《黃慎攜琴仕女圖軸》

《黃慎攜琴仕女圖軸》

《攜琴仕女圖》作於雍正二年,是黃慎初到揚州的一年所作,作者描繪了一個仕女攜琴而行的動作表情,十分生動傳神。仕女一手挾琴,一手下垂提衣,左足提起,回首顧盼,動態表現自然細膩。此幅的用筆已初現寫意人物的風貌,水墨色塊的放筆運用已十分自如,線條也較為流暢奔放。是其早期寫意人物畫的代表作品。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黃慎攜琴仕女圖軸 
黃慎《攜琴仕女圖軸》黃慎《攜琴仕女圖軸》
 
【作者】:黃慎
【年代】:清代
【類別】:書畫
【材質】:紙本
【規格】:縱127.5厘米,橫55厘米
【收藏機構】:泰州市博物館收藏

作品鑑賞

攜琴仕女圖》作於雍正二年,是黃慎初到揚州的一年所作,作者描繪了一個仕女攜琴而行的動作表情,仕女一手挾琴,一手下垂提衣,左足提起,回首顧盼,動態表現自然細膩。此幅的用筆已初現寫意人物的風貌,水墨色塊的放筆運用已十分自如,線條也較為流暢奔放。是其早期寫意人物畫的代表作品

作者簡介

黃慎(1687-1766),清代著名畫家,字恭懋,後已改字恭壽、菊莊,號癭瓢,又稱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幼家貧,後長期寓居揚州,賣畫為生。讀書常有古廟佛殿的長明粉下。初師上官周,學工細人物山水。後變化為粗筆揮寫,以簡馭繁,氣勢雄偉,筆意縱橫,於粗獷中見粗煉。他擬定民人物除歷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從民民間生活取材,常畫勞動人民的形象。專畫流丐、縴夫、漁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數筆,便能形神兼備。寫山水、花鳥、蟲魚等,也無不工妙。為“揚州八怪”之一。他工草書,師法二王,出神入化,有崩岩墜石之奇、鸞舞蛇驚之勢。他善用破毫禿筆,放縱而又嚴謹,曾寫對聯一副:“別向詩中開世界,長從意外到雲霄”。其詩亦佳,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