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華與智慧課堂》

《黃愛華與智慧課堂》

《黃愛華與智慧課堂》是一部由特級教師黃愛華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進行理論升華的優秀作品。

基本信息

書籍信息

書籍作者:黃愛華

圖書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圖書售價:24.00元圖書原價:30.00

圖書類別:教育

圖書標籤:黃愛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上書時間:2011-05-16

出版日期: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ISBN:9787303077236

頁碼:309

裝幀:平裝

編輯推薦

黃愛華與智慧課堂》是成長中的教育家寫的書,是寫給成長中的教育家讀的書。“《黃愛華與智慧課堂》”的二十位作者,均為獲得過全國優秀教師等省部級以上獎勵和榮譽稱號,被譽為“師德表率,育人楷模,教學專家”的特級教師。在全國有影響,教育理念有創新,教育理論有建樹,教學方法有特色,教學效果有定論,為全國同行所熟知,為廣大學生所歡迎,為社會所認可,具有相當的名氣和威望,這就為“《黃愛華與智慧課堂》”的質量和水平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黃愛華與智慧課堂》”作為培訓教材,其目標讀者是全國各地的中國小教師,以及那些準備以教師作為其終身職業的人。這一讀者定位,一方面要求作者水平要高,另一方面要求“《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重在可讀、可學、可鑑賞。所以“《黃愛華與智慧課堂》”除每本書的書名和內容外,編寫體例統一,均有成長之路、教育觀、典型案例、社會凡響以及成果展示五部分組成。每本書字數在30萬左右,力圖精煉、把結合自己實際比較、思考的空間留給廣大讀者。

內容提要

《黃愛華與智慧課堂》主要內容:“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黃老師這樣認為。上同一教學內容“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黃老師在浙江紹興借班上課時,他從紹興黃酒的酒精度17.5%導入新課。而三個星期後去大連上課時,他想如果再問大連的小朋友知道紹興黃酒嗎?肯定不妥當,於是,他想到大連是個足球城市,恰逢上課前一天有一場奧運會外圍賽。於是,他又從中國國奧隊的控球時間占整場比賽時間的69.8%來導入新課………不難發現,黃老師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了數學課堂,讓學生時時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教學“整數除以分數”一課,當學生自主探索,得到許多所謂的方法時,黃老師並不滿足,更多地引導學生用學過的方法進行驗證。結果,學生聯想到了商不變的性質……一節普通的計算課,從預設教案到動態生成,可謂波瀾起伏,學生經歷著猜想——驗證的學習進程,真正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了新知,知識、能力、態度、情感等同時得到了發展。

目錄

第一篇 我的成長之路黃愛華自傳——我的教學天堂一、我的童年二、老師的寵兒三、影響了我一生的人四、我的寶貝五、走向深圳六、出征全國七、與思考結伴八、師友無問九、與計算機親密對話十、一個筆耕者十一、享受數字十二、妻兒與我十三、痴迷講台十四、做個有魅力的人十五、走在路上第二篇 我的教學主張一、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二、數學應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三、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四、精心設計現實而富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五、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學課堂六、給學生充分的探究、討論和表達的機會七、讓學生做做“數學實驗”,親身體會如何解決問題八、激發學生參與認知活動的積極情感九、把學習成功的歡樂帶給學生十、引起學生探究欲望的“好問題”十一、引領學生進入真正思考的創造境界十二、開放式教學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十三、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十四、關注細節是具有品位的教學新境界的體現十五、數學教學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十六、教學機智與教學幽默十七、風格產生魅力,魅力啟迪智慧十八、現代教師素質的構建十九、數學教師的語言魅力二十、建立良好的現代師生關係第三篇 課堂實錄與點評一、在主動參與的探究活動中體會領悟——“認識物體”教學實錄與點評二、激起思維漣漪,讓課堂活起來——“認識角”教學實錄與點評三、精彩源於預設——“24時記時法”教學實錄與點評四、沒有部分重合就沒有完全重合——“軸對稱圖形”課堂實錄與點評五、玩中“逼”出法則——“比較數的大小”教學實錄與點評六、創造數學符號體會知識來源——“循環小數”教學實錄與點評七、在“做分數”的過程中認識分數——“分數的意義”教學實錄與點評八、為了學生的思考和創造——“真分數與假分數”教學實錄與點評九、數學原理寓於數學活動之中——“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實錄與點評十、讓學生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哪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教學實錄與點評十一、在知識生長點處設計數學活動——“倒數的認識”教學實錄與點評十二、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圓的認識”教學實錄與點評十三、細節體現理念和智慧——“百分數的意義”教學實錄與點評第四篇 專家評說一、教學也是創造——《黃愛華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藝術》一書序言周玉仁二、創造“活”的數學課堂邱學華三、關注學生的發展,追求教學的卓越 黃孔辰四、教育的智者、學者、行者——黃愛華老師印象 劉瑜五、感動兒童學習數學——黃愛華課堂教學藝術初探 盧專文六、博採眾長自成一格——黃愛華課堂教學藝術探析 管建福七、清新雋永渾然天成——黃愛華課堂教學藝術賞析 夏玉貴八、讓個性在課堂中飛揚——特級教師黃愛華精彩教學片段賞析 聶艷軍九、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學的多元走向——著名特級教師黃愛華課堂教學片段賞析 湯雪峰第五篇 人物介紹一、特區裡的特級教師二、他,一顆教壇新星——記特級教師黃愛華三、一位年輕特級教師的追求附錄

黃愛華從教大事年表後記

作者介紹

黃愛華,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特級教師,現任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多媒體教學研究部副主任、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特等獎,廣東省青年崗位能手,深圳市十大傑出青年,深圳市“鵬城青年功勳獎章”獲得者。1985年以來,一直從事國小數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兩次獲全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多次在全國教學研討會上作觀摩課、示範課。在全國十多家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教學論文近百篇,多篇教學論文在各級研討會上獲獎。參與編寫少兒讀物計十五冊,約八十萬字,編著教學參考用書八十多萬字。

文摘

第一篇 我的成長之路黃愛華自傳——我的教學天堂仔細想來,生命真是個奇異的過程。從一個充滿稚氣的孩童,經過幾十年成長為一個身材還比較結實、戴著副眼鏡,有些書卷氣息的中年男子,這其中恰逢的人和事,回望起來,競不由心生疑惑,就是特定的那些人,那些場境,才讓自己走到了今天么。一、我的童年我出生在蘇北一個小鎮的幹部家庭。翻開早年的相冊,可見我小時候胖胖乎乎、純真的樣子。聽長輩們說,在我們姐弟三個中,我是最淘氣的一個,總喜歡刨根問底,一直問到大人無話可說。我也喜歡串門子,東家游西家藏的,常常是外婆去滿鎮的街坊鄰居中尋找才拽回家來。母親是一家工廠的領導,平時工作很忙,但也從來不曾打罵過我。那時,街頭巷尾滿是對聯、詩畫,引起我濃厚的興趣,面對那些飄著濃郁墨香的龍飛鳳舞的字、畫,我常常說出它們像什麼又像什麼的句子,並且總是煞有介事地拿著樹枝在地上寫呀,畫呀,引來大人們發出一陣嘖嘖的讚嘆聲。漸漸,他們常用“天資聰穎、古靈精怪”等詞語來評價我。在兒時小夥伴眼裡,我也成了他們的“領袖”。後來發展到在孩子們所有的遊戲中,我都被他們尊稱為王,有指揮一切、統領全盤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就連鄰里中搖著蒲扇的長鬍子老人見到我都會笑眯眯地喊我一聲:“孩子王!”。童年,我過足了“領袖”癮。我的家庭氣氛是很融合的。父母很少爭吵,對我們仨,他們總是極具耐心。教育方式也不是簡單的說教,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尤其是母親,在今天看來,她是個極有智慧的人。她總是說凡事都要“悟腦”。就是自己要仔細想清楚,弄明白這個事的前因後果。大概就是謹遵母命、多思慎行吧,我成了最受父母寵愛的一個。頭腦也跟著漸次靈活起來。小時在學校里任少先隊大隊長、成績非常優異的表現令母親看到了希望,她更期望我能夠出類拔萃了。記憶中,那時的我也特別樂於看到我報喜訊時她那種發自肺腑的開心笑容。我感到有一絲滿足、驕傲。這也在我幼小的心中悄悄地潛伏了一件事,之後多年來,我對獲勝的執著與渴望便是從那時埋下了種子吧!當然,母親那種在生活中跟人和諧交往,在合適的時機辦適宜的事,謙和老實地做人也給了我潛移默化的影響。直到現在我都感到震驚,母親那雙明亮的期盼的眸子,似乎一直跟在我的身後,經年不斷,如影隨形。二、老師的寵兒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他所在讀的學校、教師是至關重要的。我不得不感謝命運的眷顧,國小、中學時期,我的老師們把我引入到一片廣闊的天地。當時,老師都是來自於上海南京的知識青年,他們中的有些人回城後最終還去了南京各大學任教。他們帶著都市人的視野與胸襟,帶著迥異於旁人的性情與心靈來到我們面前。他們在課堂上講生活中的學問,繪聲繪色地講許多有趣的故事和道理,每每這時,我都會如聽天籟般沉醉其間。在課外,他們又把同學們當朋友,常把學生帶到他們的家裡。那時的我就是他們家裡的常客。在鄉鎮單調的生活里,聽著他們腳踏風琴的鏇律,和唱著或歡快或抒情的歌曲,是件極其暢快的事。我至今都記得一個叫傅志琴的老師,她非常喜歡讀書,常常把好書推薦給我閱讀,我的業餘時間基本上都泡在她家裡。長大後我廣泛的興趣愛好大抵便始於那時吧。在她那兒,我還能領到特別的任務,那就是幫她出數學單元試卷。這可真是個了不起的活兒。記得第一次老師把她的教參和其他資料交給我時,我的手不住地抖動,手心直冒汗,要知道那時在孩子的眼裡,這些都是很神秘的東西,絕不敢輕易去觸碰的。當我翻閱資料,試著從老師的角度來給同學們出考題時我的心真正是狂喜不已。我的字寫得好,也成為當“老師”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黑板上抄題目,布置作業,幫老師抄評語。這樣的經歷我相信是一般孩子沒辦法涉及的。同學們羨慕不已。在他們心中,我儼然就是個“小老師”。在那段時間裡,我體驗到了強烈的優越感,並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現在成為一名數學教師。近年當我應邀回到老家講課,我當年的個別老師坐在台下當我的觀眾,注視、聆聽我的講課時,課畢我都會深深鞠躬,向那段難忘的歲月,向他們特別的教育方式,向給予我早期諸多塑造的老師們致意。三、影響了我一生的人不論我對未來的生活怎樣想像,我都不會想到,在我師範畢業真正走上講台時,我會遇到那樣的兩個人,他們不僅改變了我的教學生活,甚至影響了我的一生。我被分配到一所重點國小。這所學校里有兩位全國知名的特級教師。盧專文,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他是給我“課堂教學”影響最深的人。我初上講台,一切都是那么稚嫩。對我的懵懂,盧老師充滿了愛護,總是很有耐心地教誨,超越了平常師父的界限。他經常來我的課堂聽課,細緻做出指導,在我沒有領悟時會親自上示範課給我看。他也常邀我去他家吃飯,在用餐過程中,講得興起時,他就拿著筷子在牆上比划起來,某一個知識點的突破,某一塊板書的設計,某一句教學語言,對學生的評價,某一個情境的創設,也許就在飯桌旁生成。他極其投入,一頓飯常常會停了再停,往往延至二三個小時。在我刻苦學習,不斷改進自己,對教學找到些許感覺,教學水平與日俱長時,又是我的老師積極為我創造了很多機會,策劃了很多活動,指導我上了很多各種級別的公開課、比賽課,為我搭建了鍛鍊與展示自己的平台,鋪就了一條嶄新的教學之路,也讓我品嘗到了教學的樂趣,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前進的步伐注入了更大的動力。1986年,我認識了國小數學教學法專家、特級教師邱學華。他是國內著名的嘗試教學法的創始人。他看到了年輕的我身上有著對教學的滿腔熱情,便開始了又一個艱巨的扶攜工程。我們常常在一起促膝談心。他告訴我,光上好課還不行,還要沉靜下來寫好文章,寫作是一種提升,文句組織好了認識才會更深刻。經常筆耕的人,課堂教學品味與不愛動筆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在他的教導下,我開始提筆,跟他一起幫中國少兒出版社編寫少兒讀物。又與盧專文三人合作編寫《數學大世界》,蒐集整理嘗試教學法的論文,編輯《嘗試教學文集》等。邱老師還多次讓我在全國嘗試教學研討會上作報告、上課。在我後來獨立寫作的日子裡,他經常會詢問我的寫作進程,為我答疑解惑,有了他的點撥,所有困難都迎刃而解。在文稿基本成形後,他又主動為書題詞,不分晝夜地修改,那些圈圈點點記錄了一個老師培育學子的心血。邱老師所做的這一切,為我日後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漸漸培養了我一種良好的習慣,一種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習慣。一個人走路的姿勢正是在最初的一段路程上定型的。我永遠感謝這兩位恩師。他們的教學藝術讓我讚嘆,他們對教育的執著一直震撼著我的心靈。我一生的精神追求方向正是在他們的影響下奠定的。在我初涉教壇,求知慾最旺盛的時候,他們做了我的引路人,把我帶到了教學殿堂的大門前。儘管我在這個殿堂里只走了很小一個角落,但是,一旦走了進去,看見了瑰麗的東西,我就獲得了基本的鑑賞力。在江蘇的六七年時間裡,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多次獲得了淮陰市、江蘇省課堂教學、課例評選、論文評比一等獎,成為一個小有名氣的數學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