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潮》

《鹽潮》

《鹽潮》是由徐欣夫導演,胡蝶、王徵信、孫敏主演的一部中國大陸劇情片。上映於1933年。

基本信息

影片梗概

《鹽潮》《鹽潮》
導 演:徐欣夫
編 劇:鄭伯奇 阿英
主 演:胡蝶 王徵信 孫敏 王獻齋 王夢石 (更多)
上 映:1933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聲 音:無聲
時 長:100分鐘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鹽潮 (1933)故事梗概
陳炳生是個鹽民,他和同村的阿鳳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鹽村的豪紳李大戶仗著自己有權有勢,壓迫著這些窮苦的鹽民,還想奪取燒鹽的茅柴公地。阿鳳的父親張德三被懷疑“私燒”鹽,被抓了起來。胡心吾是李大戶的外甥,他看上了阿鳳,便幫助阿鳳營救張德三。善良的阿鳳沒有看出胡心吾的居心叵測,在與胡心吾的接近過程中,逐漸和陳炳生疏遠了。陳炳生家裡十分貧苦,老母又重病不起,陳炳生無奈之中加入了私販集團,不久被鹽警發現,準備逮捕他。這一訊息被阿鳳從胡心吾處得知,便跑到陳炳生那裡告訴了他,所以陳炳生及時脫險。
過了一段時間,李大戶終於奪取了茅柴公地,引起鹽民們極大的憤怒,他們開始團結起來和李大戶展開激烈的鬥爭,此時的阿鳳也悔悟了。鹽民們齊心協力終於取得了勝利,李大戶等人被迫逃往上海

幕後花絮

影片展示了鹽民們在土豪劣紳的壓迫下的生活困境,表現了他們團結起來,掀起“鹽潮”,進行鬥爭的經過。為了拍好這部影片,攝製組曾赴澉浦去體驗生活,導演在鏡頭的運用方面頗具匠心,演員則以胡蝶、王徵信的表演為佳。 《鹽潮》遭到電影檢查部門的刪剪,不少鬥爭場面都給刪去了,而且加上了一個“鹽潮平靜結束”的尾巴,以致削弱了影片的主題。

演員陣容

《鹽潮》《鹽潮》
人物簡介:胡蝶

胡蝶原名胡瑞華,1908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1924年考入上海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結業之後便參加了無聲片《戰功》的拍攝。1924—1927年她先後在“天一”、“友聯”等影片公司的影片 《秋扇怨父》、《鐵扇公主(1927)》等20多部古裝片中飾演角色。1928年她進入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導演鄭正秋、張石川很賞識她,不僅重用她主演公司的影片,而且請人為她寫劇本。她主演了轟動一時的影片《火燒紅蓮寺(第4集)》(3—17集)以及《啼笑姻緣(1932)》《空谷蘭》等片。1931年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蠟盤配音片《歌女紅牡丹(1931)》。
1933年,隨著左翼電影運動的蓬勃發展,胡蝶先後主演了《狂流》、《脂粉市場》、《鹽潮》、《姊妹花》等影《漁光曲》等影片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展,隨後又赴德、法、英、意等國訪問。全團七人中,只有她一個是演員,她是中國第一位出國訪問的女明星。回國後,她又積極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先後主演了《夜來香》、《永遠的微笑》等影片。抗戰勝利後,她在香港主演了《春之夢》、《錦秀天堂》等影片。1959年,她主演了邵氏公司的《苦兒流浪記》、《後門》等影片,她因《後門》一片而獲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1967年,她在拍攝完成《塔里的女人》後息影。1975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終年81歲。
胡蝶從影近半個世紀,主演了百餘部影片。她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三十年代初“電影皇后”的美稱。她是中國早期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人物簡介:王徵信

王徵信

《鹽潮》《鹽潮》
,中國電影演員,祖籍山東,1899年出生,曾就讀於上海法商學校。1926年入上海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任演員,同時參加拍攝影片《連環債》,該影片是典型的黑幕影片,描寫了三對男女如何暗中相互勾搭,格調不高,後又主演了《銀槍盜(1928)》、《荒唐劍客》、《熱血鴛鴦》等武俠片,反映平平。1930年進入明星影片公司任演員,在《歌女紅牡丹》、《啼笑姻緣(1932)》、《古塔奇案》等影片中擔任角色,並主演《勇士救美記》、《誰是英雄》、《美人心(上下)》、《桃李爭艷》等影片。三十年代初正值明星影片公司成為左翼電影的陣地,在此期間王徵信也參與演出了洪深的《香草美人》以及表現鹽民在殘酷壓迫下進行抗爭的《鹽潮》,夏衍編劇的《春蠶》以及《血債》、《鐵板紅淚錄》等進步影片。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影人劇團去了後方,一度任雲南昆明南屏大戲院副經理。抗戰勝利後回上海,經營影片放映。
王徵信在角色創作中不僅追求形似,他常常利用拍外景的機會,自覺體驗生活,豐富角色性格,他在銀幕上的扮相英氣逼人,冷靜機智,是三十年代上海很受觀眾歡迎的明星。
《鹽潮》《鹽潮》
人物簡介:姓名:孫敏 中國影視演員。原籍河北大城,生於安徽淮北。1975年中學畢業後在淮北農村勞動,後入煤礦當採煤工。1978年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學習,1982年畢業後任峨眉電影製片廠演員。在學期間曾在影片《原野》中扮演白傻子。1988年在影片《晚鐘》中飾演日本戰俘,於1989年獲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和八一廠小百花最佳男配角獎。因在《京都球俠》中扮演瘸子,獲電影藝術表演學會第二屆學會獎。曾在電視連續劇《今夜有暴風雪》中飾演小瓦匠,1985年獲第五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配角獎。1992年在電視劇《赤日炎炎》中扮演麥克波獲第五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獎和文匯時報杯最佳男主角獎。
王獻齋 王獻齋原名王有廷,著名電影演員。1900年出生於海參崴。二十年代畢業於滬江大學醫科,曾是中國最老的精益眼鏡公司的驗光員。後來自己開設一家眼科診所,與當時的明星影業公司相鄰,眾多的影界人士常去他的診所治療眼疾,他因此與許多影界名流相識,後經當時大名鼎鼎的張石川導演介紹進入電影界,從此棄醫從影,他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滑稽大王游華記》。他進入影壇後,很快顯露出了表演才華,成功的塑造了《孤兒救祖記》一片中的反派角色,形成了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數十部影片的反派表演風格,當時輿論界曾這樣評論“在當今電影圈內飾演反派角色,演技的圓熟,深度達到‘爐火純青’者唯王獻齋一
《鹽潮》《鹽潮》
人。”第一個壞蛋的綽號響徹整個影壇。王獻齋飾演的正派人物,也取得過很好的成績,有《玉梨魂》、《新舊上海》等影片。
王獻齋一生主演過多部影片,可謂將全部本領都貢獻在銀幕上。“做人就得做一個好人,否則便自絕人群,無善結果”。這句話道出了他舞台銀幕與台下的為世心得。1942年病世於上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