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聖母》

《鮮花聖母》

寫作是一種考驗,閱讀更是一種考驗。

簡介

《鮮花聖母》
法國作家讓•熱內寫於獄中的《鮮花聖母》是法語文學中的奇葩,翻開本書,大部分人都忍不住會質疑起讓•熱奈——這個偷竊過、賣淫過、入獄過,沾染過任何離經叛道行徑的法國同性戀戲劇家、小說家、詩人。
寫作是一種考驗,閱讀更是一種考驗。“鮮花聖母”、“神女”、“寶貝”、“含羞草”……如果抱著神聖美麗的心情讀讓•熱奈的這本書,那么從一開始,所有的東西都將轟然倒地。直白的同性戀描寫、毫無自製的暴力隨時出現、冒犯社會秩序的叛逆人格展露,他筆下的小說世界與一切崇高無關。
當年薩特的一次斡旋,讓因偷竊罪第十次被叛刑的讓•熱奈免遭流放。於是他追隨了薩特的存在主義警世恆言,三部名劇《陽台》、《黑奴》和《屏風》讓他成為法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作家之之一。可事實上,此前寫作的處女作小說《鮮花聖母》更類似於波行萊爾當年的“惡之花”,是他們與主流社會最為格格入不時撞擊出的燦爛火花。

作者簡介

讓•熱內(1910-1986)法國作家。他的生平頗為傳奇。幼時被父母遺棄,後淪落為小偷,青少年時期幾乎全是在流浪、行竅、監獄中度過的。熱內認為他的犯罪是社會環境造成的,但這個偽善的社會本身卻不受任何懲罰,所以他決定與這個社會勢不兩立。他發現寫作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判逆方式,於是在監獄中創作了小說《鮮花聖母》、《玫瑰奇蹟》。這兩部作品以及熱內的另一部小說《小偷日記》都帶有相當程度的自傳性。《鮮花聖母》、《玫瑰奇蹟》是二十世紀法國文學中的奇葩,但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一種“惡之花”。因為小說描寫的都是最為忌諱的問題,如同性戀和監獄生活等,並把罪孽的心態提示得淋漓盡致。而在作者絢麗多彩的文筆中不難看出試圖走向詩意的美麗的努力。薩特在讓•熱內的作品中發現了一種特別的,甚至可以說高尚的東西,即他對人的荒謬生活處境表示了毫無拘束的抗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