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

《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

1933年由柯雪飛譯成中文,上海揚子江書店出版。現譯載《史達林全集》中文版第二卷。

基本信息

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
史達林闡述布爾什維克關於民族問題的理論和綱領的著作。最初發表於1913年《啟蒙》雜誌第3~5期,題為《民族問題和社會民主黨》。1914年在聖彼得堡以《民族問題和馬克思主義》為書名印成單行本。中譯文收入《史達林全集》第2卷和《史達林選集》上卷。
史達林在這篇著作中批判了民族主義和一部分社會民主黨人在民族問題上的機會主義觀點,號召用國際主義和統一而不可分的階級鬥爭去對抗民族主義。他主要根據歐洲各民族的形成,研究了民族的特徵,給民族下了定義:“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 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 質的穩 定的共同體。”史達林分析了民族運動的產生、形式和性質,認為當時歐洲的民族運動實質上是資產階級的運動,它的命運是同資產階級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他主張無產階級政黨應為民族自決權而鬥爭,其目的是消滅民族壓迫,消除民族間的鬥爭。他批判了奧地利社會民主黨提出而為俄國崩得和孟什維克所支持的民族文化自治綱領。史達林認為:俄國的民族問題是國家解放這個總問題的一部分;只有國家完全民主化,才能解決俄國的民族問題;而實行民族自決和區域自治、在一切方面 (語言、學校等等)實行民族平等和工人的民族間團結的原則,則是解決俄國民族問題的必要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