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玩不思議》

狂銷熱賣的背後,反映的不只是巨大商機,還有新誕生的社會文化現象,瞭解它的迷人之處,當然要從觀看收藏開始。本書以類型收藏介紹近800件猶如精緻藝術品的模型玩具,詳述食玩的基本定義和發展狀況,以及在創意發想、設計製造過程中,有趣的幕後故事。特別收錄達人私房教戰,是愛玩的你不可錯過的重要資訊。現在就請翻開冊頁,讓我們跟隨愛麗絲,到夢中仙境與鏡之國冒險,走入時光隧道,重溫童年最愛的經典卡通……甜美的記憶,憧憬的夢想,全新的感動,盡呈眼前。

出版信息

作者:葉怡君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03/01

商品語言:中文/繁體

裝訂:平裝

關於食玩扭蛋

“食玩”是從日本興起的新玩具形態,顧名思義就是有吃又有玩。1999年,海洋堂Furuta制果公司合作製造了“巧

《食玩不思議》《食玩不思議》
克力蛋”食玩,最初的目的是用附送的動物造型玩具,刺激朱古力的銷售。小巧逼真的造型和神態、細膩的配色及做工,讓人忍不住想要整套買齊,一年之內竟狂賣了1.2億顆。從此食玩脫離玩具和零食飲料的範疇,自成一個嶄新的平台,各種大型企劃輪番上陣,題材從電玩漫畫、日常生活到經典名著和大師藝術,全部變成精巧的袖珍模型,緊緊扣牢玩家的心。僅去年一年,食玩所創下的商機,就已經高達1000億日幣。

年銷售1000億日圓的食玩扭蛋

席捲東亞,締造無數不思議~~

◎1999~2000年,食玩「朱古力蛋」一年大賣1億2千萬顆!
◎2001~2003年,食玩「回憶20世紀」年銷售量1000萬個!
◎2003年,一尊「MissKo2」魔玩,在紐約以56萬美金賣出!
◎2003年,富士經濟發表「食玩市場」年規模已達625億日圓!
◎2004年起,食玩造型集團「海洋堂」在日本11個公立美術館巡迴展覽!
◎2005年,玩具公司BANDAI一年的扭蛋營業額,就衝破215億日圓……

作者簡介

葉怡君
應當是六年級生,號稱「天真老人」、「不老孩童」的雙面人。
從小喜愛袖珍玩物,但作夢也沒想到會收藏轉蛋、食玩,且一頭栽進不可自拔,目前已有數千收藏,耗費時間金錢不可計數,血淚斑斑無法鑄刻。
政治大學中文系、新聞所畢業,曾任電視記者、紀錄片導演及電視製作人;曾獲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台灣文學獎等獎項。著有《島嶼軌跡》(遠流)、《我們的島》(上、下集)(玉山社)等。
因神明庇佑不思議考上高考榜首,目前潛伏於某政府機構,不知道魔斯拉何時變身。

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葉怡君,兩年前遇見了她的第一套食玩模型。那是日本海洋堂製作、村田明玄原型設計的《艾麗斯漫遊仙境》,立體重現了百年前約翰·丹尼爾的初版插畫。驚嘆夾雜兒時回憶的點點滴滴,葉怡君像艾麗斯掉進了兔子洞,從此義無反顧地走進了食玩收藏之旅。現在她擁有數千件藏品和大量的藏書,占據了她的起居空間。她每天固定上網收集最新情報,同各國網友交流,每件藏品都仔細分袋歸類收好,說明書用活頁夾建檔,每個月還要悉心挑出幾套,輪流擺到展示架上看個夠。
身為公務員,葉怡君還是耕耘不輟的文學創作者,得過台北文學獎等重要大獎,報導台灣離島的影像書《我們的島》(與柯金源合著,玉山社出版),3月剛問世。她說,文字織出的世界無限寬廣,讓她廢寢忘食、流連忘返。袖珍食玩開創的小宇宙,竟也讓她有相似的感覺。

復古懷舊經典人物從老照片裡走出來

《食玩不思議》(遠流出版),是葉怡君從眾多收藏中挑出800件,把它們誕生的來龍去脈,加進數篇散文串聯寫成。乍看像一本食玩圖鑑或百科,有足夠的入門知識,選擇的類型也很溫暖可愛,昭和時代老街道系列、復古卡通名作、寵物飼養日記、文具藥妝精品百貨,連飲茶、廚房和慕夏(AlphonseMucha)甜美的花卉少女,都縮成了袖珍版。葉怡君說,台灣的食玩收藏家絕大多數是青少年,收藏範圍也以動漫畫為主,但其實食玩的創意空間不止於此。此書瞄準30歲的主力買氣,復古、懷舊題材在日本百炒不膩,夢幻生活和經典復古的內容,深受讀者喜歡。
她辦公室的案頭,就擺著一套取材法布爾巨作《昆蟲記》製成的食玩,生動重現了幾幕重要的經典場面,甲蟲、蝴蝶的光澤和斑紋無一不真實且極具動感,甚至還有一款是,法布爾先生從老照片裡走出來,現身說法,為讀者/玩家做示範。從平面突出三維立體,甚至可以親手觸摸,對《昆蟲記》愛到發燒的她來說,豈止“感動”兩字可以形容。

終極夢想擁有一隻哆啦A夢的縮小燈

那些被觸動誘因的思緒,變成了一篇篇溫暖色澤的散文,安放在每個章節的最開頭。《最後的夏日》展開了“懷舊動畫”篇,男同學W留下了一段令童年傷懷的過往。“飲食雜貨”篇的《娃娃屋之愛》,讓她驚喜發現沈從文、班雅明都是袖珍同好,兩人都帶有憂鬱氣質,都有過相關病史,之所以喜歡書和縮小物,不僅因為它們是世界的異化與變形,是自成一體的避難所、地圖、夢境、迷宮和荒原,也是可以棲身之所。在《收藏心事》中,她更自剖了藏書和食玩兩項無法自拔的嗜好,說自己永遠沒辦法像那些作家,把自己的書架大剌剌放在鎂光燈底下。“像只吝嗇的花栗鼠,寧可讓乾果發芽也不願挖出來示眾。誰叫書是戀人,所以那比《閣樓》照片更猥褻些。”葉怡君說,她本來就不打算以“食玩達人”自居,把食玩拍成照片、轉化成書重新收藏,既連通了她的兩種嗜好,寫入了瘋迷行動底層的探索,也等於創作了另一種永久保存的載體。
已經坐擁數不清的袖珍美夢,葉怡君想要的幾乎已經都買齊了,就等廠商再出新招,推廣新的產品。同時也期待曾是“玩具殿堂”的台灣,有朝一日有人用地方特色當題材,開發出令人眼睛一亮的食玩,反攻日本。如今她的終極夢想,是擁有一隻哆啦A夢的縮小燈。“把自己變小走進那個迷你世界裡,再回頭看看原來的世界有多大,感覺一定很奇妙。”葉怡君說。

本書目錄

自序:玩具與蠹魚
【一頁小史:窺看日本魔玩】
【一頁小史:窺看日本食玩】
【魔玩辭典】
1.【西洋藝術文學:給愛麗絲】
2.【建築生活:心之小鎮】
3.【學校時光:收藏心事】
4.【懷舊動畫:最後的夏日】
5.【飲食生活系列:娃娃屋之愛】
6.【寵物動物:閒談收藏一二事】
*附錄【藏家私房教戰】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