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之舞》

《颶風之舞》

《颶風之舞》(原名《颶風之吻》)是中國首部馬術題材的奧運獻禮片,於2008年8月12日黃金時間19:35在CCTV-6央視電影頻道播出。

基本信息

《颶風之舞》颶風之舞》劇照
《颶風之舞》(原名《颶風之吻》)是中國首部馬術題材的奧運獻禮片,於2008年8月12日黃金時間19:35在CCTV-6央視電影頻道播出。馬術運動和賽馬活動題材的經典影片在歐美不乏先例——從與馬情感交融的《馬語者》,到讓人熱血沸騰的《賓士年代》,經典畫面至今讓人念念不忘。而把馬術運動搬上中國銀幕,《颶風之舞》還是第一次。

劇情介紹

《颶風之舞》高為與“颶風”
留學歸國的富家女小雨(鄧家佳飾)到父親投資的馬場度假,結識了俱樂部的招牌馬“颶風”和性格古怪的馬夫高為(林申飾)。高為本是一名馬術運動員,在一次國家隊的選拔賽中落馬受傷,從此一蹶不振,隱姓埋名當馬夫。

小雨喜歡上高為,並開始努力跟高為學習馬術基本功,並且把“颶風”帶上賽場,可在第一輪比賽中,小雨摔馬受傷,高為聞訊從病房急奔賽場,看到頭纏繃帶的小雨勇敢地重新上場,艱難地完成了比賽,雖然沒有拿到冠軍,但是得到了觀眾的尊重和掌聲。

林申飾演的性格古怪的馬夫高為,本是一名非常有前途的馬術運動員,在一次意外落馬受傷後一蹶不振,躲到一家俱樂部做了一名馬夫;鄧家佳飾演的小雨,來到這家俱樂部學習馬術,偏巧由高為負責指導馬術。影片中,高為和小雨,兩個同樣倔強傲氣的年輕人,與頂級賽馬“颶風”,共同演繹了一段扣人心弦的競技故事。

幕後信息

《颶風之舞》《颶風之舞》
主演都曾墜馬受傷
華天墜馬,主演林申和鄧家佳也感到很遺憾,他們兩人也有墜馬經歷。林申在《颶風之舞》中飾演的高為,曾因挫敗而一度害怕騎馬,這與他生活中的經歷一樣。一次騎馬時,由於馬鞍鬆脫,林申不慎從馬背上摔落下來,受驚的馬用後蹄狠狠踢中了左腳還纏繞在馬鐙上的林申,疼得他大汗淋漓,腿部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後來別說騎馬訓練了,林申連靠近馬都心裡發憷,一度對參加《颶風之舞》的影片拍攝萌生退意。

方軍亮導演鼓勵林申不要輕易放棄,經過專業騎師指導,加上耐心細緻地與馬溝通,林申終於和戲中主角一樣尋回自信。他說:“其實和馬相處就像和朋友相處是一樣的,馬也有著敏感又細膩的情感,你對它好,當它是朋友,和它榮辱與共,它也會信任你、尊重你,心甘情願地配合支持你完成你所想要的事。”

鄧家佳受傷則是在片場,正在橫店拍戲的鄧家佳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說:“這個戲有很多鏡頭,我都希望自己能夠完成。我從馬上摔下來三次,最嚴重的一次在床上躺了一個月,為了不影響進度,能坐直了的時候,就被他們用椅子抬到片場,拍上半身的戲。”

這部數字電影的故事看起來很浪漫,但是拍攝過程卻讓演員苦不堪言,雖然《颶風之舞》里的一些馬匹都是出鏡經驗豐富的明星,但本片也難逃“動物戲難拍”的定律圈,導演也只有找專業的馬術師來充當部分鏡頭的替身

《颶風之舞》《颶風之舞》
片中用馬正在奧運征戰
作為中國首部講述馬術運動的電影,與本屆奧運會有不少關聯。鄧家佳說:“拍電影時,訓練地點是在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場,為我們訓練的教練也是中國馬術隊的教練。訓練用馬,就是參加奧運會馬術項目的馬匹,非常聽話。馬是用一個小時就要休息的,而我們還要不停地訓練,訓練很嚴格,要求我們脫韁還要保持良好的姿態。”鄧家佳稱,當時並不認識華天,不過在訓練場看到過不少像混血兒的年輕人在訓練騎馬。

林申和鄧家佳以親身體會說,馬術這項運動,是世界上最困難、最具挑戰性的運動之一。各式各樣的運動中,選手可能使用某種工具競技,只有馬術運動所使用的工具是有生命的動物,人馬之間的互動,受到生理體能心理、技術、觀念感覺等因素影響。馬術是競技體育中最優雅、最具欣賞性的一項比賽,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包括場地障礙賽、盛裝舞步賽、三項賽。與騎馬不一樣,馬術中的障礙跳,要訓練兩到三年才能越過障礙。

鄧家佳說,盛裝舞步是最具觀賞價值的,“拍戲過程中,就看到過現場表演。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國訓練隊的一個瑞典籍外教,非常厲害。”

騎馬是平價的享受
看馬術是一種享受,盛裝舞步堪稱是馬的芭蕾表演,策馬奔騰的障礙賽看上去意氣風發。馬術,對於大多數中國人是陌生的,但隨著中國組建馬術隊,這個項目將很快走進人們的生活。對於“馬術”是“貴族運動”的說法,鄧家佳並不認同,她說:“在歐洲,這種運動很普及,它的確是從貴族運動延續下來的。在中國,大家都喜歡傳統的運動項目,對馬術了解不多。一般人認為騎馬花費金錢很多,騎馬是達官貴人的專利、男人意氣風發的表征。但現在,騎馬是平價的享受,不分男女不分年齡,是所有人均可參與的全民運動,中國能騎馬的地方很多,我建議大家不妨都去騎騎馬,尤其是女孩子,騎馬的時候會更漂亮。”

相關條目

林申
鄧家佳
華天
《馬語者》
《賓士年代》
馬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