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鄱陽龍居寺》

原文

《題鄱陽龍居寺》
 
巍石山前寺,
林泉勝復幽。
紫金諸佛相,
白雪老僧頭。
潭水寒生月,
松風夜帶秋。
我來矚龍語,
為雨濟民憂。

出處

這首詩錄自清乾隆三十四年黃邦寧《岳愚武王文集》卷八。清康熙二十二年增刻本《饒州府志》 卷二收有此詩,題為《巍石山》。清乾隆十四年《鄱陽縣誌》亦載此詩。明萬曆十年刊本《湯陰精忠廟志》中此詩標題,《鄱陽巍石山龍居寺題》。

題解

龍居寺,宋建隆年間(960—963)創建,在鄱陽縣和北鄉巍石山前。鄱陽,古代州縣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陽縣。這首詩應是紹興元年(1131)岳飛屯兵洪州時的。

注釋

巍石山: 《鄱陽縣誌》卷一:“巍石山,在和北鄉四十四都, 去城東九十餘里,又名獅子山。高十丈,山頂址皆石,巉岩峭壁,下臨清溪。岳武穆經此,有詩,見藝文 。”
林泉:山林泉石,指龍居寺周圍的風物。勝復幽:優美而且僻靜。
紫金諸佛相:大乘佛教認為有無數佛,但各種佛像的形體形象基本一樣,只是手印,姿態及所持物品有所區別,這種區別在塑造釋尊形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凝固不變的公式化的典型造型,具體說,有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例如三十二相中的“金色相”是:全身現纖細的金色光輝,造像時以貼金塗金當之。
白雪老僧頭:寺中老僧人頭上白髮如雪。
潭水寒生月:月光下幽深的潭水閃耀著清冷的波光。
松風夜帶秋:夜裡松林中的涼風吹來了幾分秋意。
矚龍語;囑咐龍幾句話。
為:製造,動詞。為雨就是降雨。濟:停止,這裡可作解除講。《淮南子·天文訓》:“大風濟。”高誘注; “濟,止也。”當時可能是久旱不雨, 民不聊生,所以,岳飛囑咐“龍”應該趕緊下雨, 以解除農民民眾的憂愁。 這裡不是龍居寺嗎?既然能呼風喚雨的“龍”在這裡居住著,為什麼不降雨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