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聲》[音樂劇]

《音樂之聲》[音樂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音樂劇《音樂之聲》與電影《音樂之聲》故事情節基本相同,都表現了天性自由、善良的美麗修女瑪利亞與馮·拉特上校的愛情故事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片中多首歌曲如《音樂之聲》、《孤獨的牧羊人》、以及《雪絨花》、《哆來咪》等等,都成了記憶中最值得回味的鏇律。

簡介

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

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是根據自傳《托普家族的歌手》改編的,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美麗修女瑪麗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坡,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其中,表達瑪麗亞對大自然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輕鬆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比托普演唱的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以及孩子們在比賽和客廳里演唱的《晚安,再見!》等,都成為了我們記憶中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該劇於1959年在美國紐約首演,已上演14 43場,獲得6項托尼戲劇大獎。1965年又被搬上銀幕,1979年該劇獲得勞倫斯·米格納獎。

男女主角

音樂劇《音樂之聲》音樂劇《音樂之聲》

女主角瑪麗亞:詹妮芙·塞繆克
詹妮芙·塞繆克近來在百老匯公司的《音樂之聲》北美巡演中飾演瑪麗亞一角,該劇還匯集了著名電視劇集《布雷迪家庭》中出演格雷格·布雷迪的童星巴里·詹姆斯。詹妮弗女士出生於北卡羅來納,在求學期間就表現出表演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天才演員。她獲得過藝術學士學位,還取得了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藝術碩士學位。作為一個出色的舞蹈演員,詹妮弗在涉足舞台表演之前曾在亞特蘭大芭蕾舞蹈團跳過一年舞蹈。在演員方面,詹妮弗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扮演過朱麗葉,在《安提戈涅》中扮演過安提戈涅,在《公司》中扮演蘇珊,在《托米》中扮演過沃克夫人,在《走入叢林》中扮演過巴克之妻。她那優雅的女高音非常適合扮演天真活潑的角色。《俄克拉荷馬》中的羅瑞一角是她最滿意的角色之一,並籍此獲得了“艾琳·瑞恩”獎的提名。
男主角特拉普上校:吉姆·巴勒德
畢業於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曾扮演過的角色包括:《安妮,拿起你的槍》中的弗蘭克·巴特勒、《危險關係》中的沃爾蒙特、《亞當的孩子》中的父親、《我恨哈姆雷特》中的約翰·巴利摩爾等。

主創介紹

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劇照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劇照

作曲作詞: 理察·羅傑斯與奧斯卡·小漢默斯坦

經過長期和完全不同的合作經歷,理察·羅傑斯(作曲家,1902—1979)與奧斯卡·小漢默斯坦(劇作家、詞作家,1895—1960)在1943年走到一起,成為了美國音樂劇歷史上最成功最多產的音樂劇組合。在合作的17年間共有11部作品,包括《俄克拉荷馬》、《鏇轉木馬》、《生活的快板》、《南太平洋》、《國王與我》、《我與朱麗葉》、《白日夢》、《花鼓曲》以及《音樂之聲》,一共算來,羅傑斯與小漢默斯坦創作的音樂劇共獲得34項托尼獎,15項學院獎,兩項普利茲獎,兩項葛萊美獎和一項艾美獎,最近美國郵政更發行了以他們為畫面的紀念郵票。
劇本: 郝沃德·林德薩和魯塞爾·科洛斯
郝沃德·林德薩(1889—1968)與魯塞爾·科洛斯(1893—1966)是音樂戲劇歷史上合作時間最長的寫作組合,他們的合作超過28年。除了《音樂之聲》,他們的合作還包括演出運作時間極長的《與父親在一起的生活》(該劇作者之一林德薩主演),獲得普利茲獎的《聯合國》,還有《往事如風》、《紅》、《熱辣與憂鬱》、《快樂的捕殺》、《叫我女士》。他們製作的劇目包括《匆忙的內心》、《偵探故事》、《砒霜》和《老緞帶》。

音樂劇《音樂之聲》劇照音樂劇《音樂之聲》劇照

導演: 戴利特·諾里斯
曾執導過全美巡演劇目《大飯店》、《卡米洛特》、《南太平洋》、《奧立弗》以及黛博拉·吉卜森、派屈克·卡西帝的《約瑟夫與神奇夢幻彩衣》。他參與籌備的經典節目有:由路易斯·喬丹擔綱主演的國際巡演劇目《金粉世界》以及日本美國共同製作的《康康舞》,。作為“三套車娛樂公司”組建者之一,諾里斯先生從1981年至1998年始終擔任藝術指導,親自監督了在北美、歐洲以及亞洲上演的所有音樂劇的製作。從卡內基麥倫大學畢業時,他榮獲了國家歌劇協會頒發的兩項獎學金,並在美國與加拿大歌劇團擔任導演。諾里斯先生現為戲劇與舞蹈編導協會成員。

演出曲目

音樂劇《音樂之聲》音樂劇《音樂之聲》

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奧地利
第一幕

第一場:儂山修道院
序曲 眾修女
第二場:修道院邊山腳下
音樂之聲 瑪麗亞
第三場:次日清晨,修道院花園
瑪麗亞 院長、瑪格麗特嬤嬤、柏絲嬤嬤、索菲婭嬤嬤
我最喜愛的東西 瑪麗亞與院長
第四場:同天下午,馮·特拉普家別墅
哆來咪 瑪麗亞與孩子們
第五場:同天晚上,別墅外
即將十七歲 拉爾夫與麗薩
第六場:深夜,瑪麗亞的臥室
孤獨的牧羊人 瑪麗亞與孩子們
第七場:六周后,特拉普家陽台
愛要如何倖存 麥克斯與艾爾莎
音樂之聲(重複) 上校、孩子們與瑪麗亞
第八場:一周后,特拉普家大廳
晚安,再會 孩子們
第九場:三天后,儂山修道院
攀越群山 院長
第二幕
第一場:同天,稍晚,特拉普家陽台
孤獨的牧羊人 麥克斯與孩子們
音樂之聲(重複) 孩子們
我最喜愛的東西(重複) 瑪麗亞與孩子們
無法阻止 艾爾莎、麥克斯與上校
有些好事 瑪麗亞與上校
第二場:兩周后,修道院小教堂
歡樂頌 眾修女
婚禮進行曲 眾修女
讚美詩 眾修女
第三場:一個月後,特拉普家陽台
即將十七歲(重複) 瑪麗亞與麗薩
哆來咪(重複) 瑪麗亞、孩子們與上校
雪絨花 上校
晚安,再會 瑪麗亞、孩子們與上校
第五場:當晚,儂山修道院
攀越群山(重複) 愛碧絲院長與眾修女

所獲獎項

托尼獎 (1950—1960年)
最佳音樂劇
最佳女演員
最佳女配角
最佳劇本
最佳作曲
最佳指揮和音樂指導
學院獎 (1965年)
年度最佳電影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電影剪輯獎
最佳錄音獎
最佳編曲獎
Billboard音樂劇演出時間排行榜
《音樂之聲》(300周 排名 前40位)

特點

在音樂劇《音樂之聲》上演6年並取得成功後,同名電影才問世。音樂劇和電影有哪些不同?導演達蘭特表示:更多美妙的歌曲、更為考究的對白,加上精緻的舞美帶給人的享受,這些都是音樂劇所獨有的。這也是多年來,世界各地的人們熱衷於走進場看《音樂之聲》的原因。主角“特拉普上校”說,音樂劇舞台表演的形式更具視覺衝擊力,演員更具表現力。“你在一天內可以看很多遍《音樂之聲》的DVD,但你肯定感覺不到舞台上的獨特魅力。因為膠片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但舞台演出每天都會不一樣。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詞,肯定會有不同,每一場都會有驚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