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風景》

《霧中風景》

希臘電影《霧中風景》講的是一對小姐弟(姐姐伍拉12歲,弟弟亞歷山大5歲)從希臘到德國,尋找從未謀面的父親的故事。可以說是一部公路電影,公路電影強調的是在路上的過程,是尋找以及漂泊的意想,電影的最後姐弟倆並沒有找到母親口中的那個父親,但是這個時候父親已經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姐弟倆在路上的旅途的過程,這個旅途本身的經歷所到達他們意識里的效果。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霧中風景Topio stin omichli

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主演:Tania Palaiologou(飾演)Voula
Aliki Georgouli
Dimitris Kaberidis(飾演)Uncle

原創音樂:艾蓮妮·卡蘭德若 Eleni Karaindrou
攝影:Yorgos Arvanitis

國家/地區: 法國 / 義大利 / 希臘
類型: 劇情
片長:美國:127分鐘
對白語言: 希臘語

劇情簡介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電影講述一個80年代末的尋父故事。烏拉(塔尼婭·帕拉依奧羅葛Tania Palaiologou飾)和弟弟亞歷山大(米卡利斯·澤克 Michalis Zeke飾)偶然聽媽媽說從未謀面的父親原來遠在德國,他們便決心要踏上艱辛的尋父之路。然而,母親說的只不過是一個謊言——他們只是這個世界上某個男人的私生子。然而,固執倔強的烏拉還是和弟弟一起上路了。

旅途充滿了風雪、泥濘、人情的殘酷和世間的無情,兩姐弟在熬不完的寒涼悽苦里掙扎著前行,直到遇見馬戲團演員奧瑞斯提。他的關懷讓烏拉慢慢卸下心中防衛。烏拉帶著亞歷山大上了奧瑞斯提的汽車,心裡分外感激眼前這個唯一一個給他們帶來溫暖的男人。但是,令人絕望的命運無法給烏拉得到喘息,她再一次陷入了深淵當中……

疲憊的姊弟倆終於來到德國,然而他們能見到父親嗎,或許這趟旅程注定只是一場殘忍的成人禮。

影片視點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成長總是充滿艱難,未知卻讓人迷戀。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整部電影瀰漫著迷霧,如題目所說,霧中的風景。但越是看不清,你越是要睜大雙眼。這部以尋根為主題的公路片,將希臘社會的政治、人心、歷史在這濃霧的悲慘旅程中一一展現。

5歲的亞歷山大和12歲的姐姐伍位在無意中得知,他們的父親在遙遠的德國。為了擺脫孤獨的生活,他們決定前往德國找尋母親口中的父親。可是,當他們上火車後因無錢買票被趕了下來。固執的伍拉不願意就此妥協,她帶著弟弟繼續踏上了尋父之路。最初,他們比較幸運的搭上了流浪劇團的順風車,走了一段路程。而後,他們又繼續上路,但這次他們沒有那么幸運。伍拉被一個卑鄙的卡車司機奪走了童貞。不過最後,姐弟倆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了夢想的地方。片未,他們終於看到了德國的霧中風景……

幕後製作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1988、1989年幾乎囊括了歐洲電影節上一些重大的電影獎項。1989年的《霧中風景》斬獲英特電影特別獎。

這部公路片通篇採用象徵的詩意表現手法,充滿謎樣的深層解讀效果,結局更是可以有多種詮釋。影片有一種夢幻色彩,色調陰暗,把背叛、孤寂和失望等情緒宣洩得淋漓盡致,而希臘社會的政治、人心、歷史也在這濃霧的悲慘旅程中一一展現,所以本片是一部頗具藝術深度的、以尋根為主題的、追尋歷史、探究人文精神的力作。

一九八八年,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帶來了他的第九部電影《霧中風景》,也是他的“沉默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另外兩部是《尤利西斯生命之旅》和《養蜂人》)。《霧中風景》是安哲羅普洛斯送給七歲小女兒的一部電影,他曾就這部電影對女兒說“如果你願意,你可以重新創造這世界。就象這樣,手輕輕一揮,霧就會消失”。毫無疑問,哲羅普洛斯做到了。這個希臘導演帶著厚重的沖刷不掉的民族積澱,憂心忡忡的創造了一個極具人文氣息的漂泊的童話寓言故事。如果人類還有最後一個精神家園,那一定是屬於童話的,生命的意義對於孩子來說是沉重的帶有飽滿歷史感的,《霧中風景》用一絲怎么樣也抹不去的希臘鄉愁告訴我們星星密集在夜晚的上空,如果沒有人唱歌,這個世界將走不出孤獨,幸福不是手中輕易得來的糖果,結局是比開端更為絕望的墳墓,但是如果停止上路,不再一次上路,你將永遠不知道生命如詩,歲月如歌的真正含義。

希臘安哲羅普洛斯一九三六年生於雅典,童年是在絕對的悽慘中度過的。二戰德軍占領期間,安哲羅普洛斯親眼看見父親被送上斷頭台,這樣巨大的痛快讓一個孩子過早的經歷了,這或許是安哲羅普洛斯為何要選擇走上電影這條路的初衷,影象世界永遠在麻痹逃避現實的人,創造出只要你想就可以得到的烏托邦世界。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通常是歷史的,宿名的,戲劇衝突模糊的,情感壓抑的。安哲羅普洛斯電影中的人物,通常是漂泊的,在路上的,用離別迎接歸途的。《霧中風景》也不例外,有影評人評價《霧中風景》是安哲羅普洛斯最偉大的史詩作品。

導演簡介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

男, 生於1935年 4月17日 ,希臘
星座: 牡羊座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希臘導演,被稱為“希臘電影之父”。用電影來敘寫歷史、哲學和詩,他和波蘭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和西班牙的阿爾莫多瓦、德國的文德斯一同,構成了20世紀歐洲電影的最後一道“大師陣線”。

安哲羅普洛斯與戈達爾大島渚、塔可夫斯基、貝托魯奇應是同齡人,但是拍攝電影卻比他們要晚10年。1953年到1957年他在雅典學習法律,因看戈達爾的《筋疲力盡》,決定到法國去學電影。1961年他就讀法國高等電影學院,中途退學。1964年他在左傾的《民主力量報》上寫影評,與幾位希臘的新浪潮電影導演走得很近。1970年,安哲羅普洛斯拍攝了第一部長片《重建》,他發現了在雅典不復存在的神話、歷史、習俗和文學。因此他說,“希臘人是在撫摩和親吻那些死石頭中長大的。我一直努力把那些神話從至高的位置上降下來,用於表現人民……”從此他以哲學和詩歌一般的電影語言,拍攝了大量電影,如七十年代的“希臘史三部曲”《三十六日》、《流浪藝人》、《獵人》 ;八十年代的“旅程三部曲”《塞瑟島之旅》、《養蜂人》、《霧中風景》;以及九十年代的《鸛鳥的躑躅》、《尤利西斯的凝望》、《盧米埃和他的夥伴們》、《永恆一日》等。坊間可以見到安哲羅普洛斯的三個集子的DVD,包含了這些影片,版本翻譯自日本。安哲羅普洛斯以遊魂似的鏡頭探討人的居所的歷史與歸屬,“時間、生命、歷史”是他的主題詞。《塞瑟島之旅》可以稱作他電影的分水嶺,在這之先,他更關注人如何受困於歷史的變動;在這之後,他開始呈現人的內在與外在的放逐,關注靜默、邊界、阻隔與溝通這些主題。他在電影中大量套用象徵和隱喻,喜歡長鏡頭和畫外空間,他自己說,在這上面受影響最大的是溝口鍵二與安東尼奧尼

影片賞析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希臘大導演安哲羅普洛斯(Angelopoulos)至今大約完成了十三部影片,其中以“沉默/旅程三部曲”——《塞瑟島之旅》、《養蜂人》和《霧中風景》最為著名。這三部影片都在追問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哪裡才是最後的棲息之地?三部曲的前兩部講述的是老年人如何在追尋中走向生命的終點,《霧中風景》則是兩個孩子在旅途中成長的故事,它給人留下了更多的希望。

整部影片統一在一片清澈的藍色之中,在憂鬱中從從容容。這正是片中兩位小主人公的氣度。這也是他們祖國的顏色。十多年前,國內有一部風行一時的電視片,創造了“蔚藍色海洋文明”的說法。這個海洋文明,正好是起源於希臘。從那以後,我想像中的希臘,就是一片深湛的藍色。
大量的長鏡頭與固定機位,平緩沉著地講述著兩個小主人公的旅行。鏡頭的運動常常帶著詩的韻律,就像給觀眾展開一幅“散點透視”的中國山水長卷。儀式般的場景,以及一些詩歌朗誦試的台詞,令觀者恍如在觀看一幕深沉凝重的希臘古典戲劇。不斷出現的空曠的馬路,無人的車站,急馳的列車,使我們與漂泊的姐弟倆一起體味在途中的悲涼與寂寥。那破敗的廠房,如好萊塢電影中怪獸似的巨大挖掘機,似乎在暗示著現代工業文明對人類家園的侵蝕。
(二)
這是一個尋父的故事。片中的“父親”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據說,“他”在德國。而這裡的德國,正如霧中的風景,影影措措,可望而不可及。如姐弟倆途中所遇的舅舅所言,“德國…真是個極大的謊言…是想給人夢想的吧?”可見,所謂“德國”, 不過是一個隱喻而已,是小孩子心中的理想天國。其實,在影片一開始,導演就傳達了這個信息。姐弟倆在謀劃旅行,姐姐在黑暗中為弟弟背誦《聖經·創世紀》:“一開始有些混沌,後來就有了光,然後光和黑暗就分開了……”這時候,母親在外邊輕推房門,光線從門縫中劃破黑暗,帶著我們漸漸進入這兩個孩子的世界。然後他們就出發了。這分明是在告訴我們,伍拉和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亞歷山大的遠行,是一個與人類的源起相關的故事。
在西方語境中,有一個永遠大寫的父親(Father)――上帝。他在創造完光明黑暗、天地萬物之後,“有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便用地上的塵土,造出了“有靈的活人”――人類誕生於有霧的風景之中。然後他們被逐出伊甸園,散居世界各地。但是千百年來,人類回歸父的樂園,尋求永生的理想從未停息。因此,尋找“父親”,尋找霧中的風景,也就是人類回歸誕生之地的努力。尋父,就是回鄉。
聯想到《奧德賽》中的回鄉之旅:英雄的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泊十年,以堅定的信念戰勝種種困難,終於感動天神,得以回到故鄉。回鄉,或漂泊,也許是東西方文化中共有的母題。在我們家喻戶曉的故事中,金禪子轉世的唐僧,歷經劫難,回到自己前世所屬的西天勝境;而“羈旅之思”,又是多少文人墨客反覆詠唱的題材。回鄉者均需要極大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抵禦種種誘惑,這是一個自由意志戰勝必然的過程。在這層層苦難的磨礪之中,人性的光芒迸發出來。所以,回鄉的過程,就是成就人性的崇高的過程,是人向神性靠攏的過程。
回鄉的過程,也是人類長大的過程。影片中的兩個孩子,在飄泊中走向成熟。伍拉辭別母親帶弟弟離家出走,直接承擔了大人的職責。她遭受凌辱,走過懵懂的初戀,堅定地告別意中人,走上自己的漫漫長路。在他們經過的最後一個車站,年少的伍拉已經開始懂得用美色向男人換取路費――她迅速學會了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五歲的亞歷山大,有著他這個年齡少見的神閒氣定。旅途中經歷的種種磨難,他都淡然視之。當餐館老闆逼他擦桌子換取麵包時,他還不忘了先坐下來,認真的聽完一位流浪小提琴手的演出,然後真誠地給以掌聲。只有在雪夜中面對躺在地上垂死的馬時,亞歷山大才忍不住哭了。親眼看著一個生命的消逝,讓孩子過早體味到存在的無常。
(三)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如果說回鄉是人的自由意志對命運的必然性的戰勝,那伍拉的愛情,則是自由意志在命運面前的粉身碎骨――她愛上了一個不能愛的人。奧列斯特斯,這個在漫漫旅途中唯一給過她溫暖的人,這個唯一願意半跪在她面前以尊敬的目光仰望她的人,這個俊秀得象古希臘雕像的青年,是一個同性戀者。在他們分別的那個清晨,他們一起在海邊觀看一架直升飛機打撈一隻巨大的手的石雕。那徐徐升起的巨手,從天空中猙獰地指向地面。那是不是命運之神在警告這兩個年輕人?難怪奧列斯特斯絕望地對著天空呼告:“我大聲地喊,有哪個天使能聽得到嗎?”這不正是俄狄浦斯的痛苦呼喊:“命運啊,你跳到哪裡去了?”
離別的時刻來到,仍然是午夜的空寂的馬路,沒有言語,沒有眼淚,只有一個緊緊的擁抱,兩個佇立良久的身影。鏡頭繞著兩人徐徐轉動,似乎在輕輕撫慰兩個受難的心靈。伍拉緩緩從地上拿起背包時,她的背影微微向前傾斜,瘦小的身軀充滿了神性的光輝。那些當年允諾奧德修斯還鄉的天神們,也恩準了伍拉姐弟的還鄉。當奧列斯特斯向疾行而去的姐弟二人揮手之時,鏡頭緩緩提升,從空中淡淡地注視著他。這是不是無常的命運之神在流露出些許惻隱之心?
希臘悲劇式的分別,卻在抗爭與毀滅之中,悲憫著全人類共同的命運――芸芸眾生,誰能戰勝命運的巨手呢?
(四)
旅行的終點終於來臨了。伍拉和亞歷山大跨過“邊界”,來到“德國”。長達數十秒的全黑畫面,接著銀幕一角閃現出一隻小船,然後又全黑約七八秒。然後就是一片濃霧,姐姐在呼喚弟弟起來。“起初,有些混沌,然後出現了光…”隨著亞歷山大朗誦起《創世紀》中的篇章,濃霧慢慢淡去,地平線上一顆大樹清

《霧中風景》《霧中風景》

晰浮出。姐弟倆奔過去,緊緊抱住了樹身。也許,這就是伊甸園中的能使人與神同壽的生命之樹吧?他們終於回到了永恆的家園。

據說,劇本起初不是這樣,安哲羅普洛斯本想讓兩個孩子消失在濃霧中。他七歲的女兒看到劇本後,哭了:“父親在哪裡?家在哪裡?”。於是他讓姐弟倆渡過“迷津”,抱住了那棵生命之樹。安哲羅普洛斯對女兒說,“如果你願意,你可以重新創造這世界。就象這樣,手輕輕一揮,霧就會消失。”

七歲的小姑娘,尚未嘗盡生活的沉重。現實中的結局,多半會是安大導演最初構想的那樣――高遠的理想,往往是沒有結果的。“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蒹葭》)。又或許,當達成一個目標之後,他/她又向下一個目標出發了。在奧德修斯的故事中,最意味深長的是,他雖然回到家鄉,與妻兒團聚,重新當上國王,但在年老之後,仍重新出海,不知所蹤。一次漂泊的結局,只是下一次漂泊的開始。
也許,理想的追尋,就象一次次把巨石推向山顛而又滾落的西緒福斯的磨難。西緒福斯是痛苦的,因為他進行著無望的工作;但他又是幸福的,因為他在體驗和感悟無限之美。他永遠在旅途中,他眼底的風景永遠不會枯竭,他的歷史永遠不會終結。所以,加繆稱西緒福斯為“荒誕的英雄”,“當他離開山頂、漸漸深入神的隱蔽的住所的時候,他高於他的命運。他比他的巨石更強大。”
(五)
安哲羅普洛斯是一位超越了一般藝術家的敘事思想家。他像一位古希臘的詩人或哲學家,用自己的鏡頭語言,記錄著人世的喜樂悲苦,思考著人類在大地上亘古不變的處境。他“對時代生活帶著艱苦思索的感受力,像一線惻隱的陽光,穿透潮濕迷朦的迷霧。”在這紛紛擾擾的塵世中,安哲羅普洛斯和他的作品,能讓人們懷著一份虔敬與肅穆,安坐於諸神之前,以一種拈花微笑式的超脫,洞察那遠未完美的人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霧中風景》中這個“永遠在途中”的故事,值得用心去品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