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洛維茨之夜:肖像素描》

《霍洛維茨之夜:肖像素描》

《霍洛維茨之夜:肖像素描》,作者大衛·杜巴爾,由人民音樂出版社於2006年1月1日出版。這本書是大衛·杜巴爾觀察符拉基米爾·霍羅維茨的真實記錄。霍羅維茨是性格複雜的人和別具一格的音樂家,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作者有幸結識了他,並同他交往了三年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第1版(2006年1月1日)
平裝:351頁
開本:32開
ISBN:7103030022
條形碼:9787103030028
商品尺寸:21x14.8x1.3cm
商品重量:422g
ASIN:B00114C1BU

內容簡介

認識與了解我們人類的偉大人物是很有人情味的事情,即使軼聞趣事也包括在內。約翰·濟慈寫道:“莎士比亞寫‘生存還是毀滅,的時候坐在什麼位置?知道了這一點堪稱一大賞心樂事。”這本書是大衛·杜巴爾觀察符拉基米爾·霍羅維茨的真實記錄。霍羅維茨是性格複雜的人和別具一格的音樂家,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作者有幸結識了他,並同他交往了三年半。現在,作者帶領我們走進霍羅維茨的世界。
就廣義的公眾而言,霍羅維茨是浪漫主義鋼琴藝術的最後代表。他的死不僅僅意味著那個時代的終結。他是源於李斯特和魯賓斯坦的那個偉大傳統的巔峰。這種鋼琴演奏觀念植根於浪漫主義的文獻本體,融合了蕭邦的詩人氣質和舒曼的激情天才,以及李斯特出神入化的音樂造型能力。本書開始部分是霍羅維茨傳略,寫到開始退隱的1953年為止。本書是作者和霍羅維茨三年半交談的提煉與精華,這些談話都保存在筆記本和錄音帶上。

編輯推薦

認識與了解我們人類的偉大人物是很有人情味的事情,即使軼聞趣事也包括在內。約翰·濟慈寫道:“莎士比亞寫‘生存還是毀滅,的時候坐在什麼位置?知道了這一點堪稱一大賞心樂事。”這本書是大衛·杜巴爾觀察符拉基米爾·霍羅維茨的真實記錄。霍羅維茨是性格複雜的人和別具一格的音樂家,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作者有幸結識了他,並同他交往了三年半。現在,作者帶領我們走進霍羅維茨的世界。
就廣義的公眾而言,霍羅維茨是浪漫主義鋼琴藝術的最後代表。他的死不僅僅意味著那個時代的終結。他是源於李斯特和魯賓斯坦的那個偉大傳統的巔峰。這種鋼琴演奏觀念植根於浪漫主義的文獻本體,融合了蕭邦的詩人氣質和舒曼的激情天才,以及李斯特出神入化的音樂造型能力。本書開始部分是霍羅維茨傳略,寫到開始退隱的1953年為止。本書是作者和霍羅維茨三年半交談的提煉與精華,這些談話都保存在筆記本和錄音帶上。

作者簡介

作者:(美)大衛·杜巴爾
大衛·杜巴爾是《鍵盤沉思錄》、《鋼琴的藝術》和《梅紐因談話錄》的作者,這3本書都受到高度讚揚。
杜巴爾先生任紐約古典音樂台WNCN音樂編導達二十多年。他獲得了令人羨慕的喬治·福斯特·皮博迪獎,還獲得第一屆美國作曲家、作者與出版者協會暨迪姆斯-泰勒廣播獎。
從1983年起,杜巴爾任朱利亞音樂學院音樂文獻教授。
杜巴爾先生出了好幾張唱片;作為音樂會鋼琴家,他在美國和歐洲許多地方巡迴演出。他還兩次去韓國舉辦大師班並演出。杜巴爾先生在多個國際鋼琴比賽擔任評審。他住在紐約市。

目錄

鳴謝
作者致讀者
霍羅維茨年譜簡編
1.初涉人生22年
2.霍羅維茨征服世界
3.早年退隱
4.勝利的回歸
5.第二次出山
6.我第二次拜訪大師
7.世界上最大的手掌
8.霍羅維茨決定去朱利亞
9.霍羅維茨與舒曼以樂相融
10.抓住正確速度
11.“我喜歡即興演奏”
12.雞尾酒會女鋼琴手
13.霍羅維茨談音樂
14.從黑暗到光明
15.新年除夕
16.千鈞一髮
17.和解
18.理想的加演節目
19.啟程去俄羅斯
20.全世界都聽得到的音樂會
21.回家
22.總統的邀請
23.白宮獨奏會
24.“我是個好美國人”
25.我生命中的莫扎特
26.尋找完美的華彩樂段
27.扳腕子冠軍
28.蝶形領結獎
29.與魯賓斯坦的較量
30.帶著震顫的聆聽
31.拉赫瑪尼諾夫:霍羅維茨的偶像
32.老年
33.霍羅維茨與搖滾樂
34.帕德雷夫斯基:最高貴的靈魂
35.勃拉姆斯:小巫見大巫
36.霍羅維茨和我單獨進餐
37.攀登象牙之塔
38.默里·佩拉希亞為霍羅維茨彈奏
39.作曲家第一
40.安德拉斯·希夫造訪東九十四街
41.五百美元的賭注
42.第五十萬台鋼琴
43.慶典音樂會以後
44.霍羅維茨教琴
45.霍羅維茨85周歲生日派對
46.友誼的終結
47.大師與世長辭
後記:霍羅維茨藝術鑑賞
霍羅維茨唱片賞析
作者簡介
文摘

書摘

到現在為止,霍羅維茨已經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大指揮家同台表演過,惟一的例外是托斯卡尼尼,他是音樂史上最著名的指揮家。因此1932年10月霍羅維茨接到大師的邀請時,心情格外激動。托斯卡尼尼打來電報,請霍羅維茨與紐約愛樂樂團聯手演奏《皇帝》協奏曲,這是貝多芬系列演出的一場,時間是1933年春,將由托斯卡尼尼指揮。
但是霍羅維茨有兩點擔心,其一是能否達到托斯卡尼尼的期望,其二是能否克服對貝多芬音樂的不適感覺。
他不熟悉那首協奏曲,時間只有6個月。他一面要應付排得滿滿的日程,一面要抓緊時間練習。這將是他公開演奏的第一首古典協奏曲。好在霍羅維茨是個工作狂,他不放過任何可以擠出的時問,連在火車上也不例外,這時他就拿出攜帶型無聲鍵盤練習指法。法國鋼琴家阿爾弗雷德·科爾托說:“霍羅維茨準備演出的辦法很有一套,他是這方面的天才。”
托斯卡尼尼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指揮家。他對所謂“明星”獨奏家的傲慢態度簡直帶有傳奇色彩。他是極限音樂家,是無情驅使演奏家達到他的完美要求的暴君。托斯卡尼尼在漫長的音樂生涯中從未滿足過,實際上他說,他在音樂上連5分鐘的滿足也沒有享受過。霍羅維茨狂熱地崇拜他。
1932年托斯卡尼尼成了人類自由的象徵。在義大利,他始終跟墨索里尼作對,在斯卡拉歌劇院演出前拒絕奏法西斯黨歌《青春》。他抨擊排猶政策,並拒絕在拜羅伊特指揮華格納歌劇。
與托斯卡尼尼合演前10天,霍羅維茨在芝加哥演奏了那首貝多芬協奏曲,評論相當糟糕。
P3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