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攝像技藝教程》

《電視攝像技藝教程》

《電視攝像技藝教程》是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工具書,本書是對如何掌握優秀電視攝像技術進行詳細講述,售價22.7人民幣。

(圖)《電視攝像技藝教程》電視攝像技藝教程

作者: 王利劍 主編
出 版 社: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2-1
字數:
版次: 1
頁數: 464
印刷時間:
開本: 32開
印次:
紙張:
I S B N : 9787504355348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藝術 >> 影視藝術 >> 影視製作

內容簡介

電視攝像是一門藝術,有著自身的基本規律,這種規律就是電視記者在拍攝過程中,必須遵循的一般原則。
電視攝像技術,是一門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課程。只懂理論不能動手操作的學生是不合格的,而只會操作攝像機。沒有自己的思想,不會藝術性地創造發揮,也是不行的。編寫二本適合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將技術與藝術良好地結合起來的的攝像課程教材,以達到培養技藝雙佳人才的目的,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本著這樣的願望,我們在編寫這本教材的過程中力圖體現出自己的優勢和針對性。
  首先,針對課程的特點和學生學習中普遍反映出來的要求。我們竭力突出了藝術與技術的結合。不孤立地空談技術或藝術。在講解技術時,儘量指出了該技術操作在藝術表達上的各種可能性;在電視攝像的藝術創作部分,我們又相應地告之如何通過具體的操作來實現這一藝術效果。在不少章節、一我們甚至將“如何攝像”的命題改換為“如何獲得優秀的電視畫面”。思路上的這一改變,應該說對我們實現“編寫的教材要更加切合實際需要”的目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我們特意注重了對各種新技術新知識的介紹。明確將數字攝錄設備作為重點,不管是原理部分。還是對各種具體操作技巧的介紹,都是以數字攝像機為藍本,甚至在第四章還專門討論了數碼攝像機的選購和維護,體現出較高的前瞻性和實踐操作價值。再次,針對當今攝像技術隨DV產品的市場擴張而被越來越多非專業用戶使用的特點,以及藝術類學生理論基礎相對薄弱的實際情況,我們編寫這一教材,在注意理論體系完整專業概念,儘量做出相應的簡要明了的解釋,從而使教材既不失大學本科教育的水準,又便於學生和普通社會讀者的自學。

作者簡介

王利劍,四川眉山人,2001年畢業於重慶師範學院影像工程專業,2005年畢業於重慶師範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近年,則有數篇學術論文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現為廣播電視編導教學部講師,從事攝影、攝像和兒童文藝等相關課程的教學、研究工作。

目錄

上編 電視攝像技術基礎
 第一章 對攝像機的初步認識
  第一節 攝像機的基本組成
  第二節 攝像機的類別
  第三節 攝像機的發展歷程
 第二章 對錄像機及電視製作系統的初步認識
  第一節 錄像機的類別
  第二節 錄像機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電視製作系統概況
 第三章 攝像機的基本操作
第一節 家用DV的初步使用
第二節 專業數碼攝像機的初步使用
第三節 攝像機常見拍攝方式及注意事項
 第四章 攝像機的選購與維護
第一節 攝像機選購前應考慮的問題
第二節 攝像機選購時的技巧與事項
第三節 攝像機購買後的維護與保養
 第五章 電視攝錄一體機的工作原理
  第一節 攝像原理
  第二節 視頻記錄原理
 第六章 白平衡調節
  第一節 光線與色溫
  第二節 白平衡調節及運用
 第七章 曝光控制
  第一節 曝光控制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曝光控制的實際操作
 第八章 攝像輔助設備
  第一節 話筒及攝像機音頻系統
  第二節 攝像機支撐設備
  第三節 其他常見攝像輔助設備
下編 電視攝像藝術創作
 第九章 電視畫面概述
第一節 電視畫面的特徵與作用
第二節 景別
第三節 拍攝角度
第四節 電視畫面的時間
 第十章 電視畫面構圖
第一節 電視畫面構圖的特點及要求
第二節 電視畫面構圖的元素及單元
第三節 電視畫面構圖的種類及技巧
 第十一章 電視畫面的光線
第一節 電視攝像用光的特點與作用
第二節 自然光條件下的拍攝
第三節 人工光條件下的拍攝
 第十二章 電視畫面的色彩
第一節 色彩的性質及其在電視畫面中的作用
……
 第十三章 電視畫面中的運動
 第十四章 電視畫面的聲音
 第十五章 電視攝像師的編輯意識
 第十六章 各類電視節目的畫面創作
主要參考書目
致謝

書摘插圖

第一章 對攝像機的初步認識
第一節 攝像機的基本組成
本書並不能為打算修理攝像機的學員提供幫助。但為了用好和保護好攝像設備,對常見的攝像機做一簡單的結構介紹還是很有必要的。關於攝像機的基本組成,我們大概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攝像機由光學系統、電路系統、機械系統三大系統組成
任何攝像機,從演播室大型座機,到小巧的掌中寶,甚至就是街頭簡易的“電子眼”,不管體積的大小、價錢的多少,攝像設備都由這基本的三大系統構成。並且,這三大系統,任何一個系統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攝像機的正常工作,甚至使設備完全癱瘓。對於負責維修的師傅來說,他們往往從這三個基本的角度切人,尋找問題的所在。而對我們這些普通使用者來說呢?則主要是提醒我們必須全面保護好攝像機。比如,要注意攝像機的清潔,避免在高揚塵的地方使用,否則光學系統將嚴重受損;同時,高濕度的地方也很危險,比如雨天、海邊,這些地方水霧密集,對電路系統影響巨大;在放置和運輸過程當中,必須特別注意防震,則是攝像機精密的機械系統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二、攝像機由鏡頭、光電轉換系統和錄像系統以及監視及錄音系統等五部分組成
如果說攝像機組成的三系統論過於抽象的話,那么這五種分法則顯得具體多了。廠家在製作攝像機時,往往從這五個方面進行設計和製造。因此,這也是我們作為一般消費者挑選攝像機時採用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考察鏡頭。攝像機的鏡頭種類繁多,生產的廠家也著實不少,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使景物成像。其基本工作原理同我們中學所學的凸透鏡成像並沒有本質區別——雖然高檔的攝像機鏡頭同一片普通的凸透鏡相比,造價相差十萬八千里。很顯然,如果攝像鏡頭不好,那將影響攝像機拍攝的整個效果。關於鏡頭的特性、選購。維護以及運用,我們在後面的章節中,將有更詳細的敘述。
其次,是光電轉換系統。由攝像機鏡頭得來的景物影像要成為攝像機可以記錄的信號,就必須將之由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從某種意義上講,攝像機所謂的“攝像”,就是指這一部分的工作,“將鏡頭得來的影像攝取下來”。可見這一部分是攝像機非常重要和關鍵的部分,攝取得成功不成功,攝取的質量如何將決定攝像機全部的命運。傳統的模擬攝像機主要是由攝像管來作為光電轉換的元件,而現代的數碼攝像機則主要使用光電半導體作為光電轉換的元件,其中又以CCD和CMOS最為常見。在採用光電半導體元件的攝像機當中,又有具體的攝像元件工作方式不同、採用的數量不同、每片CCD元件的大小質量不同等諸多差異,從而導致攝像機千差萬別的種類。對於如此重要的攝像機組成部分,我們當然也會在後面的章節中給予更詳細的介紹。
……

相關詞條

文學 小說 書籍 青春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