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文學》

《電影文學》創刊於1958年,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旗下的刊物之一,由長影集團主管與主辦的一本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專業刊物。欄目設定:勁片品評;影視論說;作品透視;獨家視點;影視與文學;影視與文化;專家論壇;新銳視點;高校方桌;文本研究;藝術沙龍;名家論壇;比較研究;環球縱論;深度批評;電影劇本等等。

基本信息

雜誌簡介

《電影文學》《電影文學》

報刊名稱:《電影文學》
英文名稱: Film Literature
主管單位: 長影集團
主辦單位: 長春電影製片廠
編輯出版: 長影集團期刊出版公司

開本:16開
創刊時間:1958年

辦刊宗旨

立足電影電視的理論研究,關注導演表演的創作思潮,拓展學術爭鳴的文化視野,探究藝術流派的價值取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掘優秀作品,扶植影視文學新人,研究電影創作理論,總結藝術創作經驗,傳播海內外影視發展信息,為中國電影多出精品做出應有的貢獻。

主要欄目

主要版塊欄目: 新片先知 世界影壇 國內掃瞄 對話名人 影星天地 港台聚焦 銀幕長廊 劇本閱讀室 景節專場 正方反方 電影名家 故人懷念 影史之窗 佳片重溫 獨立影評

核心期刊

《電影文學》《電影文學》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雜誌影響

《電影文學》創刊於1958年,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旗下的刊物之一。創刊近50年來,依託長影的人才資源與品牌優勢,發表了大量的影視文學劇本及影視學術作品,在全國廣有影響。《電影文學》在1996、2000、2004、2008年連續入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入期刊。

2007年6月下總第441期

新銳論壇
換一個角度看歷史
——重新解讀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汪奇兵
凝視的目光
——論《夜宴》對《哈姆雷特》深度內涵的視覺轉換/季中揚
電影現象學質疑/趙 勇
試論電影語言與語境/馮學民王 珍
電影品牌的文化行銷時代/陳 強
熱片勁評
全球化想像之外的上海形象
——評析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馬建峰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一幅現代都市市井生活的浮世繪/張新英
真實的血案陌生的感受
——解讀《馬嘶嶺血案》中的陌生化手法/祁麗岩
從跨文化視野解讀影片“律政俏佳人”/趙 巍肖本羅陳連慶
主鏇律影片淺論/馮 例
科幻電影中的時空觀念/許利軍
《瘋狂的石頭》中的語言特色/羅永強
電影《聞香識女人》的心理描寫藝術/徐建綱
環球縱橫
試論全球化時代影視傳媒的功能/劉國蓮范海浪
論蘇美史詩戰爭電影產生的文化語境/趙佃強時國炎
英文影片及其英語習語對英美文化的影響/楊 柳
《通天塔》:隱喻的解讀/譚 雄
文本研究 
《哈姆雷特》的悲劇與人生抉擇/劉獻麗
不凡的經歷與不凡的創作主題
——從海明威不平凡的經歷解讀其獨有的創作藝術風格/劉開富
關於海明威與他的“硬漢子”形象的研究/魏仙梅孔鳳華
論《寵兒》中語言的隱喻性/胡 妮
一聲嘆息
——對轉型期小林形象的另一種思考/苗 禕
影印在牆上的愛情
——解讀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魏紅梅
革命家族的歷史演義
——解讀袁勁梅1小說《忠臣逆子》/景銀輝
《茶館》
——老舍兩種身份意識的矛盾/胡桂紅
淺析《傲慢與偏見》中簡·奧斯汀的婚姻觀/王琳
中西家族文學的敘事藝術特徵/吳金濤
刪繁就簡,洗鍊之美放光華
 ——評《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的對話藝術/莫燕鳳
從《簡·愛》解讀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女性意識/周慧英
神話的消解
——從女性主義批評角度讀《苔絲》和《嘉莉妹妹》/孫磊民
女性角色的困境
——解讀《阮玲玉》/邱 賢趙棚鴿

影視技術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電影海報設計/張笑非
繪畫傳統與影像素養
——對中國傳統視覺觀念的反思/陶安萍
水墨動畫電影的繪畫性
——以《山水情》為例解析/張 凱王 燕
生肖文化在動漫角色創作中的重要性/孫西龍申 澤
影視剪輯淺論/於瑞華
電視研究
破案電視劇的結構主義初探/雷 穎
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淺談
——以《本周》為例/楊曉麗
創作思潮
《紅樓夢》中老年女僕群體的悲劇/袁培堯
——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理論之一/劉廣遠張青嶺
略論vanDijk語境模式論對批評話語分析的理論支持/張 魁
中國古典悲劇“大團圓”結局的文化闡釋/張愛鳳
《西廂記》人性覺醒意識與男權社會的衝突和相與/武學軍
影視教育
電視與語文/邵艷
選秀類媒體活動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影響/呂志偉
藝術教育為適應變革的社會應重視素質教育/劉有全
由學生電視廣告作品引起的反思/胡麗芳李亦非
媒體文化對客群的影響/王慧青田悅芳

投稿須知
一、選題新穎,觀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影視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特色稿件和文學論文。對於有重大學術理論創新的論文,本刊將優先發表,稿酬從優。
二、文稿書寫格式及要求。
(一)格式。來稿請按如下順序撰寫:
1.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不超過18字元為宜,一般不用副標題。
2.作者姓名:不超過2個。
3.作者單位:包括單位名稱、所在省、市名稱、郵編。
4.中文摘要:180-220字元;關鍵字:3-5個。
5.作者簡介:格式為:[作者簡介]xxx(1972-?),男,浙江寧波人,浙江大學法學院碩士,溫州廣播電視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法律與文化。
若有基金資助或課題經費資助的論文,請在[作者簡介]後用[基金項目]或[課題項目]註明基金項目名稱或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
6.正文
7.注釋、參考文獻:共3條以上。
8.聯繫方式:須附有作者詳細的通訊地址(收件人姓名及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單位或住所名稱、郵政編碼)及聯繫電話、電子信箱、身份證號等,以便電影文學編輯部和作者聯繫。
註:帶有圖表的文章,請將圖錶轉換成陳述性的文字或刪掉。
(二)要求。
1.名詞使用:文中所用專用名詞不要隨意縮寫,如所用名詞過長,而文中又需多次使用,則應在第一次使用時在全名後加圓括弧註明縮寫。
2.計量單位:使用我國法定計量單位。標點符號、數字用法等均按國家標準執行。
3.標題序號:可按四級小標題的格式寫:“一、”“(一)”“1.”“(1)”;一級、二級標題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級、四級小標題不另起段,與正文接排。
3.注釋: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詮釋和說明,用數字加圓圈標註如①②……,置於文後,標註文獻類型。中文注釋須依次標明序號(外加圓圈)、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頁碼;外文注釋須依次標明序號(外加圓圈)、作者姓、作者名、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頁碼。
4.參考文獻:所列參考文獻只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的主要文獻,按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內部刊物或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均不列入。參考文獻置於注釋之後,標註文獻類型。中文參考文獻須依次標明序號(外加方括弧)、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外文參考文獻須依次標明序號(外加方括弧)、作者姓、作者名、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既有中文文獻又有外文文獻的,請按中文在前、外文在後的順序分別排列,並以第一作者姓氏的漢語拼音及外文字母為序;外文書名及刊名請用斜體字。若引用文章為電子文獻,請註明網路地址及時間。
5.文獻類型:以單字母標識(外加方括弧),如專著(普通圖書)為[M],論文集(會議錄)為[C],彙編為[G],報紙文章為[N],期刊文章為[J],學位論文為[D],研究報告為[R],專著論文集中析出文獻為[A],未說明的文獻為[Z],資料庫為[DB],電子公告為[EB],在線上網路為[OL],在線上網上數據為[DB/OL],網上電子公告為[EB/OL]。
三、常用注釋和參考文獻標註舉例:
[注釋]①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40.②陳宇.我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與職業,2004(1):46.
四、電影文學雜誌社對所發表論文只做文字和技術的編輯處理,作者須對文稿的真實性負責,並聲明未一稿多投。
五、多作者文稿署名時須徵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後次序,用稿通知後不再改動。
六、作者請自留底稿,電影文學編輯部對採用或未採用的論文都不退。

電影期刊雜誌薈萃

電影,也稱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藝術。本期任務將盤點以電影新片報導、專題策劃和影評見長的一種期刊、雜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