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炎座》

《陽炎座》

《陽炎座》,是由鈴木清順導演的一部日本愛情電影。影片根據泉鏡花的同名小說改編,是一部頗為難懂的作品。片中充滿了毫無邏輯、悖離現實的詭異場面,主人公白日夢中的場景和真實的故事交織在一起,而死後的世界與生者的世界也交替出現,這令整部作品展現出一種莊周夢蝶般的玄妙意蘊。影片的畫面十分艷麗,從充滿日本傳統藝能特色的構圖,到大膽奔放的色彩運用,無不體現出導演所崇尚的美學理念。整部影片就仿佛是一場奇幻與美的旅程。本片入選電影旬報評出的年度十佳影片榜,出演玉肋的中村嘉葎雄憑藉此片獲得了當年度多座最佳男配角獎盃。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劇照劇照
劇情梗概:1962年大正昭和交替之年,東京新派劇作家松崎春狐連續三次神奇地邂逅了美貌的女子品子。他將此事告訴了贊助人玉肋。數日後,松崎遇到了一位身著振袖和服,酷似品子的女子伊音,伊音自稱是玉肋的妻子。松崎從他人口中得知了玉肋過去——玉肋在德國留學時認識了伊音,兩人回國後結婚,然而伊音因病去世,玉肋便娶了品子當續弦。這時,松崎收到了來自品子的信,信中約他去金澤會面並暗示要一同殉情。在火車上,松崎偶遇玉肋,玉肋聲稱自己要前往金澤看一個有夫之婦與其年輕的愛人殉情。松崎見到品子後,品子卻否認自己寄過這樣的信。金澤受人之邀前往觀看一場人偶劇,他驚異地發現劇目所描繪的是死後的世界。松崎匆匆離開了金澤,而不可思議的事件依然圍繞在他身邊。

幕後製作

劇照劇照
影片的畫面十分艷麗,從充滿日本傳統藝能特色的構圖,到大膽奔放的色彩運用,無不體現出導演所崇尚的美學理念。整部影片就仿佛是一場奇幻與美的旅程。本片入選電影旬報評出的年度十佳影片榜,出演玉肋的中村嘉葎雄憑藉此片獲得了當年度多座最佳男配角獎盃。影片根據泉鏡花的同名小說改編,是一部頗為難懂的作品。片中充滿了毫無邏輯、悖離現實的詭異場面,主人公白日夢中的場景和真實的故事交織在一起,而死後的世界與生者的世界也交替出現,這令整部作品展現出一種莊周夢蝶般的玄妙意蘊。

演員介紹

劇照劇照
松田優作1989年11月6日,一直活躍於日本影視界的年輕個性派演員松田優作,被膀胱癌無情地奪去了生命,享年只有39歲。松田優作1950年9月21日出生在日本山口縣。67年念高中時他投靠在美國的嬸嬸家,一年之後回到日本,開始幹了二年劇場後台工作。以後在金子信雄劇社裡學習表演。72年進文學座演員研究所進一步進修,1973年畢業加入文學座,同年在《野狼徽章》一片中以其1.80米的高挑身材、瀟灑風度和冷峻氣質嶄露頭角。並因為在電視劇《向太陽怒吼》中飾演一名反叛不羈的下級警官而躋身受人歡迎的演員行列。

《大小孩》中,松田首次出演主角。而從《龍馬暗殺》等片起,他作為嶄新的打鬥片英雄人物引起人們關注,特別是《最危險的遊戲》後系列打鬥片的風靡,很快使這位二段空手道手確立了打鬥明星的地位。

從1981年《陽炎座》起,他卻一改硬朗鐵漢的形象,開始塑造更接近生活的平凡人物,這標誌他從打鬥派明星發展到了演技派明星。1983年在森田其光導演的《遊戲家族》一片裡,他飾演一個補習教師,清新溫馨,獲得電影界"最真實表演"的好評並奪得《電影旬報》男主角獎。從此,他一發不可收,一連獲得好幾個類似的表演獎。1985年他首次同森田導演合作,主演在夏日漱石同名原作的基礎上改編的電影《從那以後》,他的演技已爐火純青。1986年的《阿霍·曼西》一片,他不僅主演,而且第一次嘗試到當導演的滋味。

1988年起,以卓越的演技與響亮的名聲為後盾,他開始向電影巨作進軍了,無論是吉田喜重《丘山》(與田中裕子合演),還是深作欣二《花之亂》(與吉永小百合合演),均獲得了成功。1989年在《黑雨》中,他扮演作惡多端的日本惡勢力頭目佐藤,活靈活現地刻劃了一個冷酷兇殘的壞蛋,塑造得令人毛骨悚然,在日本和美國備受矚目。被公認為很有希望成為國際超級明星的"有望明星"。遺憾的是當他攥著大把片約信時,已在病榻上輾轉呻吟了。

松田優作在生活中一如他塑造的藝術形象,沉默寡語,並為人耿直,他曾同專愛挖別人隱私的記者發生過衝突。他幾乎沒有什麼生活照,只留下了劇照。

在中國影迷心目中,松田優作由於扮演了《人證》嫉惡如仇的警官棟居和《偵探物語》中不畏強暴的私人偵探,其精湛的演技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導演介紹

鈴木清順在東京出生,本名清太郎,祖業是腳踏車警鈴的製造商。1941年商科學校畢業後,當了一年浪人,43年12月應召入伍,曾到過台灣作戰,46年復員,本想投考東京大學,後受喜愛戲劇的朋友所慫恿,進入了剛創辦的鎌倉演藝學院的電影系,同年9月松竹大船攝影廠招考副導演,又與友人報考,同期報考而又錄取的還有中平康、松山善三等人。期間他跟隨過的導演有澀谷實、佐佐木康及中村登等。

1954年他轉移到日活公司工作,兩年後正式當上導演的崗位,拍成《港的乾杯勝利在我手中》,用的仍是鈴木清太郎的名字,直到58年的《黑暗街的美女》才改名為鈴木清順。五十年代末期,日本電影界流行青春片熱潮,並由松竹率先起用新進導演如大島渚、筱田正浩、吉田喜重等。石源慎太郎原著、以刻劃年輕人的性與暴力為題的暢銷小說《太陽的季節》又帶動了“太陽族映畫”的興起,帶頭拍攝的是日活公司,名為“日本動作系列”,鈴木清順負責製作的正是這系列作品,故事內容多是黑幫仇殺的公式化橋段,承繼了好萊塢三、四十年代的“hard-boiled”風格,但卻用上鮮明的色彩,情節更加誇張,不講邏輯,甚至帶點荒謬的味道,有種“無國籍、無內容的nonsense感覺”。很快地,鈴木清順便建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而被冠以“異色導演”的稱號,先後拍成《殺手烙印》《東京流浪客》、《肉體之門》、《刺青一代》《河內的卡門》《野獸之青春》《暴力輓歌》等經典黑幫片、情色B級片。

1967年,日活陷入財政危機,社長堀久作指責鈴木清順“不斷拍攝叫人不明白的電影,並非是一個好導演,而不可解的電影乃日活之恥”,藉口把他解僱了。這件事後來發展成一場軒然大波:電影導演、評論家和學生組織紛紛發起示威行動,支持鈴木,鈴木又正式向東京地方裁判署入稟,控告日活損害他的個人名譽,要求後者賠償738萬日圓及在全國三大報刊上刊登道歉啟事。日活在處理這件事上顯得進退失據,前後矛盾,先是下令封殺鈴木的電影,但後來卻又上映他自《肉體之門》之後的作品;堀久作指責鈴木每片必虧,卻又沒有派人上庭作供。事情擾攘了三年,鈴木終於接受了日活的庭外和解建議,得回100萬的解僱賠償。日活又刊登了對解僱鈴木的遺憾聲明,另解除禁制令,並讓國立東京近代美術館借用37部鈴木的作品舉行他的回顧專輯,但鈴木本人卻因而被各大電影公司列入了黑名單達十年之久。不過,這件事卻間接催生了大批新生代的日本導演“自主化”,後來並成立了“ATG映畫”(ATG是“藝術電影院聯盟”Art Theatre Guild的簡稱),拍出一系列極具個人風格的優質電影,可說是日本自主電影的黃金時期,而鈴木最後也在ATG的支持下,於1980年拍成傑作《流浪者之歌》。影片獲選為《電影旬報》十大電影的第一位及柏林影展的評審團特別獎。鈴木以79高齡完成《手槍歌劇》一片,參加了威尼斯影展,風格依然前衛。最新作品是2005年由中國演員章子怡出演的狸御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