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海灘》

《陌生的海灘》

《陌生的海灘》是北島在1978年出版的詩集。

書籍介紹

北島:這世界仍是一片陌生的海灘 中國青年報(北京)

至今收藏著北島最早自行用油墨印刷的詩集《陌生的海灘》,藍色封面上,用水粉畫著一隻長翅膀的眼睛,沒有作者署名。這本集子收了他短到只有一個字、名為《生活》的那首詩:“網。”還有著名的《回答》,其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成為一個時代的寫照乃至預言。更多詩篇,表達的卻是一個年輕人對溫情與愛的渴求,這長期以來被一些研究者差不多忽略了。
“文革”的絕對化思維,把人與人的關係變成簡單的敵人、戰友與第三者(當時稱為逍遙派,往往大家都不喜歡、也難以容忍)。其實許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點理解和同情及不慍不火的相處。
1979年路過北京,一個老朋友帶我去看北島,算是初識。幾年後,北島攜新婚的妻子邵飛來內蒙古週遊,曾到我借居的平房聚飲。北島是個細心人,記得還帶了兩瓶好酒,一瓶古井貢,另一瓶竹葉青。那天大家成箱地喝啤酒,只有阿古拉泰獨自喝光了古井貢,而從來不收藏什麼東西的我,居然把那瓶竹葉青一直留到現在,成為真正的陳酒。前些年暗中有個想法,可以在慶祝北島獲某個文學獎時邀同好來喝掉它,現在看來沒戲了,也就更沒喝掉的理由。
借著酒興,那天大家唱了半夜老歌,許多是“文革”歌曲,北島也興致盎然。這種看來像是奇怪的精神悖離現象曾讓我思考良久,發覺聲音要比別的東西更沉潛在人的意識底層,甚至終身難以消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恐怕這也是一代人的宿命,即使最堅決的叛逆者仍不能不深受那個時代的影響和限制。
結束週遊回北京後,北島寄給我一篇某個老幹部回憶長征的文章,希望能夠見刊。以我當時想法,這不該是北島的做法,也就沒有理會。現在再來審視同一件事,覺得能夠跨越不同的年齡與身份而尋求彼此的理解與友誼,正是北島高明之處,也是他一直以來追求的理想境界。倒是自己,未免失之偏狹。
北島隨後不久就出國去了。多年後,讀到《失敗之書》,那是他在海外尋求人與人之間友誼和溫暖的記錄,書題則表明了某種結論性的觀點。許多以前的朋友對之不解,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理解,覺得他是不是放棄了曾經堅持的立場?
我看完此書後不能不覺得沉重。北島在海外交遊頗廣,其中不少和他一樣是懷疑主義者,對身邊的文明持批判態度,譬如美國垮掉一代的金斯伯格、其好友蓋瑞、墨西哥詩人帕斯等,差別似乎在於那些鬥士或學者,不管如何另類,最終都還是在某種人類文化中找到心靈的寄託,或是東方佛教,或是印地安神話;但所有這些都並不能安放北島的靈魂,他的精神與身體一樣,始終處於遊蕩中。其實這並不只是北島的悲局,而是大陸一代人乃至幾代人的悲局,北島不過以詩人的敏感,更早也更強烈地感受到它罷了。他所言之“失敗”,如果我沒弄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想起《陌生的海灘》一詩的結句“孩子們追逐著一彎新月。/一隻海鷗迎面撲來,/卻沒有落在你伸出的手上。”這是無望中的希望,誰能證明自己的經驗以外就沒有一個生動與充滿希望的世界呢?但對北島來說,更大的悲局在於他已遊歷過了這個世界,卻仍然未能消解自己的疑惑。(或許正是遊歷這種方式,令他很難介入一個社會甚而只是一個人的深處?)
北島和邵飛的婚姻關係就是在這種飄忽不定的遊歷中結束的。他目下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不大發出從前那種震聾發聵的聲音了。對這位當代詩歌的先行者而言,身處其間的世界仍是一片“陌生的海灘”。

圖書

《陌生的海灘》《陌生的海灘》
《陌生的海灘》封面《陌生的海灘》封面

《陌生的海灘》《陌生的海灘》
《陌生的海灘》《陌生的海灘》

目錄與插圖

《陌生的海灘》《陌生的海灘》
《陌生的海灘》插圖《陌生的海灘》插圖
《陌生的海灘》插圖《陌生的海灘》插圖
《陌生的海灘》插圖《陌生的海灘》插圖

中國當代詩人北島作品

北島,原名趙振開,中國當代詩人,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先後獲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古根海姆獎學金等,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本任務為中國當代詩人北島作品的介紹與解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