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萊夫》

《阿萊夫》

《阿萊夫》, 作者:豪·路·博爾赫斯 (作者), 王永年 (譯),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年3月1日。《阿萊夫》作者博爾赫斯,“博爾赫斯作品系列”收錄了博爾赫斯最有代表性、最有個性的單行本作品,直接由西班牙語原版翻譯而來,原汁原味地呈現出博爾赫斯作品的原始風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第1版(2008年3月1日)
叢書名:博爾赫斯作品系列
平裝:15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533926013,9787533926014
條形碼:9787533926014
商品尺寸:20.6x14.4x1.2cm
商品重量:227g
ASIN:B00188IIZ2

內容簡介

《阿萊夫》作者博爾赫斯,“博爾赫斯作品系列”收錄了博爾赫斯最有代表性、最有個性的單行本作品,直接由西班牙語原版翻譯而來,原汁原味地呈現出博爾赫斯作品的原始風貌。“博爾赫斯作品系列”包括:《惡棍列傳》(小說)、《虛構集》(小說)、《阿萊夫》(小說)、《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詩歌)、《另一個,同一個》(詩歌)、《探討別集》(散文)、《博爾赫斯口述》(散文)、《私人藏書》(散文)等8種。
以單行本形態獨立出版的博爾赫斯作品,與以全集形式出版相比,所帶來的閱讀體驗是有極大差別的,因為博爾赫斯的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僅體現在其作品的數量上,尤其體現在作品的深度上,體現在他的一個作品集,甚至是某篇作品的一些段落、句子、詞語的深度上。

編輯推薦

短篇小說集《阿萊夫》發表於1949年,收入17篇小說,並附後記。這個集子裡除了《埃瑪?宗茲》和《武士和女俘的故事》以外,都屬於幻想小說類型。

專業書評

•智利偉大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聶魯達說:“博爾赫斯是影響歐美文學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
•法國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亞說:“博爾赫斯是一位只寫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氣候,在於其智慧的光芒、構想的豐富和文筆的簡潔,文筆像數學一樣簡潔。”
•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約翰•勃拉緒伍德乾脆將其視為美國文學的分水嶺,他說:“一位研究美國文學的學者把美國文學分成兩個時期:博爾赫斯之前和博爾赫斯之後,我覺得此說不無道理。”
•墨西哥著名詩人、塞萬提斯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斯說:“博爾赫斯

作者簡介

豪·路·博爾赫斯(JorgeLuisBorges1899-1986),阿根廷小說家、詩人兼學者。年青時隨家旅居歐洲,在日內瓦等地求學。1921年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從事文學創作,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
1935年,小說集《惡棍列傳》問世,引起阿根廷文學界重視。1941年出版的小說《小徑分岔的花園》是他最具開拓意義的作品,此後《阿萊夫》、《布羅迪報告》諸集愈臻其妙,以豐富的敘事手法構築了作者獨有的迷宮式小說世界。
博爾赫斯的創作成就還體現於篇目眾多的談藝妙文,那是20世紀經典作家的智慧之門。從早年的《埃瓦里斯托?卡列戈》到逝世後結集的《私人藏書:序言集》,他的隨筆集幾乎組成了一部藝術聖經。
博爾赫斯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文學教授20年之久,還做過18年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晚年失明,仍以口述創作。
1961年獲國際出版家協會福門托獎,1962年獲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勳章,1979年獲塞萬提斯文學獎,1981年獲墨西哥奧林?約利茲獎,1983年獲西班牙智者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勳章。博爾赫斯未能獲得最重要的文學獎項諾貝爾獎。耐人尋味的是,包括他在內的20世紀幾位頂級大師——普魯斯特、魯迅、喬伊斯、卡夫卡等,均與諾獎無緣。
做過國立圖書館館長的博爾赫斯博淹群籍,精通多種語言,以致被視為一個圖書館,或者“作家們的作家”。晚年的博爾赫斯雖然雙眼失明,但藉著想像和智力,似乎更真實和充分地生活在書籍和文字構築的世界中,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正如夢境和天使所展示的,飛翔是人類基本的渴望之一”。因此,有人將他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夢遊者”。
“博爾赫斯作品系列”譯者全部經過博爾赫斯助手、遺孀瑪麗亞?兒玉女士親自過目認可;
譯者王永年先生,高級譯審,來自新華社,中國最優秀的博爾赫斯翻譯家,他幾乎精通歐洲所有重要的語言;在正式著手翻譯以前,他先期翻譯了一本《博爾赫斯傳》,以尋找更為精準的語感
譯文兼具信、達、雅,極好地傳達出博爾赫斯“像數學一樣簡潔的文風”。

目錄

永生
斧底游魚
神學家
武士和女俘的故事
塔德奧?伊西多羅?克魯斯小傳(1829—1874)
埃瑪?宗茲
阿斯特里昂的家
另一次死亡
德意志安魂曲
阿威羅伊的探索
薩伊
神的文字
死於自己的迷宮的阿本哈坎-艾爾-波哈里
兩位國王和兩個迷宮
等待
門檻旁邊的人
阿萊夫
後記

序言

博爾赫斯自述
博爾赫斯曾經“冒著犯下時代錯誤的危險”,虛擬了一個百年之後關於自己的百科詞條,極有博爾赫斯風,節選如下:
博爾赫斯,豪爾赫?弗朗西斯科?伊西多羅?路易斯作家和自修學者,1899年生於當時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去世日期不詳,因為作為當時的文學品類的報紙在當地的歷史學家們如今正在評述的那場大戰亂期間全部遺失了。他的父親是心理學教師。他是諾拉?博爾赫斯的哥哥。他愛好文學、哲學和倫理學。在文學方面,他為我們留下了一些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的致命的局限。……他喜歡寫短篇小說,這一點使我們想起了愛倫?坡在讚賞某些東方國家的詩風時說的那句名言:“沒有別的什麼更像一首長詩。”……他雖然只是在日內瓦受過正式的中學教育,卻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和哈佛大學授過課。他是卡約大學和牛津大學的榮譽博士。有傳聞說他在考試中從不提問,只是請學生隨意就命題的某個方面發表見解。他不限定日期,總是說他自己就沒有日期的概念。他討厭開列參考書目,認為參考書籍會使學生捨本逐末。
他慶幸自己屬於其姓氏所代表著的資產階級。他覺得平民和貴族全都耽於金錢、賭博、體育運動、民主狂熱、追逐功名和爭出風頭,幾乎沒有差別。他於1960年前後加入了保守黨,因為(他說)“它無疑是唯一不會煽起狂熱的政黨”。
有一大堆專題和辯論文章斷言博爾赫斯一生中享盡榮華,這種名聲至今仍然讓我們疑惑。我們發現對此最不理解的竟是他本人。他生平就怕人家說他虛張聲勢和言不由衷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時至今日,這種說法已經秘不可測,我們將繼續探究其中的奧妙。
尤其不應忘記博爾赫斯生活的年代適逢國家處於沒落時期。他出自軍人家庭,非常懷念先輩們那可歌可泣的人生。他深信勇敢是男人難得能有的品德之一,但是,像其他許多人一樣,信仰卻使他崇敬起了下流社會的人們。所以,他的作品中流傳最廣的是通過一個殺人兇手之口講出來的故事《玫瑰角的漢子》。他為謠曲填詞,謳歌同一類的殺人犯。他為某個小詩人寫了一篇感人的傳記,那人唯一的功績就是發掘出了妓院裡的常用詞語。獨幕戲劇的作者們早已營造出了一個本質上屬於博爾赫斯的世界了,但是有教養的人們卻不可能胸懷坦蕩地欣賞那些節目。他們為那個給了他們這一樂趣的人歡呼叫好是可以理解的。他秘而不宣的而且說不定竟是下意識的苦心則是編造出一個壓根兒就未曾存在過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神話。因此,年復一年,他於不知不覺中而且完全沒有料到竟然助長了對殘忍暴行的推崇,這種推崇最後演變成了對高喬人、對阿蒂加斯和對羅薩斯的崇拜。
博爾赫斯是否曾在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命運感到過不滿呢?我們猜想他會的。他已經不再相信自由意志,而是喜歡重複卡萊爾的這句名言:“世界歷史是我們被迫閱讀和不斷撰寫的文章,在那篇文章裡面我們自己也在被人描寫著”。

文摘

這個集子裡除了《埃瑪?宗茲》和《武士和女俘的故事》以外,都屬於幻想小說類型。前者的梗概是塞西莉亞?因赫涅羅斯提供給我的,我寫作時字斟句酌,唯恐損害如此精彩的情節;後者試圖演繹兩件可靠的事實。第一篇花了很大功夫;主題涉及永生給人類帶來的後果。那篇闡述永生者的倫理觀的故事後面是《釜底游魚》:小說里的阿塞韋多?班德拉是里韋拉或者塞羅?拉爾戈之類的獷悍的漢子,是切斯特頓筆下的無與倫比的森迪的混血兒翻版。(《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二十九章敘說了一個遭遇和奧塔洛拉相似的人物,但情節更悲慘、更匪夷所思。)《神學家》寫的是一個有關個人特徵的淒楚的夢;《塔德奧?伊西多羅?克魯斯小傳》是對馬丁?菲耶羅的注釋。《阿斯特里昂的家》的創作和主角性格的塑造是我從瓦茨1896年的一幅油畫得到的啟發。《另一次死亡》是有關時間的幻想,彼爾?達米亞尼幾句話給了我靈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比誰都更希望德國打敗;比誰都更深切地感到德國命運的悲劇性;《德意志安魂曲》試圖對那種命運加以探索,我們的“親德分子”對德國一無所知,不懂得為德國的命運悲嘆,甚至沒有料到德國會落到這種地步。《神的文字》得到慷慨的好評;那頭美洲豹使我不得不通過一個“卡霍隆金字塔的巫師”之口道出神秘主義或者神學者的觀點。我認為在《薩伊》和《阿萊夫》里可以看到威爾斯1899年寫的短篇小說《水晶蛋》的某些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