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不住的女兒》

流傳下來的最古老的芭蕾劇目。又名《無益的謹慎》,兩幕芭蕾,是最古老的芭蕾劇目之一,音樂採用法國民間歌曲和樂曲,編導J.多貝瓦爾,1789年首演於法國波爾多大劇院。劇情描寫少女麗莎和祖母住在幽靜的莊園裡,祖母為孫女選中了磨坊主的兒子,但麗莎卻愛著僱工柯連。祖母嚴防麗莎和柯連見面,把孫女鎖在屋裡,誰知反而成全了一對戀人。多貝瓦爾一反古典芭蕾表現仙女王子的慣例,把平民百姓的生活搬上舞台。該劇音樂和舞蹈輕快、恬靜,猶如一首田園詩多貝瓦爾是J.-G.諾韋爾的學生和事業繼承人,在這一劇中,體現了諾韋爾情節舞劇的主張。1957年,北京舞蹈學院芭蕾專業師生首次將該劇搬上中國舞台,此後中央芭蕾舞團和遼寧芭蕾舞團也曾先後按A.阿隆索編導的版本演出過《關不住的女兒》。

劇情

西蒙夫人有一個漂亮的女兒麗莎。母親為了索取重金聘禮,一心想把姑娘嫁給村里最富有的葡萄園主托瑪斯的傻兒子阿倫。但她私下已和同村一位名叫柯勒斯的有志青年相愛,並準備與他結婚。為了同情人幽會,麗莎深情地把一根象徵愛情的緞帶放在院子裡一個醒目的地方,這顯然是要將少女的心意再次傳達給自己的戀人。二人相見了。
西蒙夫人時刻不忘地把麗莎拴在身邊,但無意中卻將兩個相愛的年青人關在了房中!當西蒙夫人、托瑪斯、阿倫與簽訂婚約的公證人一起來到家中,當著表情莊嚴的證人面前,雙方家長在婚約書上鄭重地簽上各自的名字時,從貯藏室里走出了身上沾滿麥草的麗莎與柯勒斯,他們兩人顯然已結成夫妻。西蒙夫人想盡一切辦法依然管不住自己的女兒,如今生米煮成了熟飯,她不得不當著證人的面允諾了這對有情人結為眷屬,並對他們施以祝福。
《關不住的女兒》是遵循十八世紀著名的舞劇改革家諾維爾倡導的理論而編導的“情節芭蕾”,也是至今還在劇院裡上演的最古老的芭蕾劇目之一。
第一幕第一場:(寡婦Simone的農莊裡)

Simone的女兒Lise和年輕的農夫Colas是一對小情侶。但Simone卻想將女兒嫁給Alain,一個有財有勢的酒莊主人Thomas的白痴兒子。Lise和Colas互相向對方表達愛意但Colas給趕了去收拾農作物。而Thomas就帶了Alain去向Lise求愛。之後所有人一起前往玉米田慶祝豐收。

第一幕第二場:(玉米田中)

Alain想和Lise跳舞,但卻被Colas打擾。Lise和Colas跳了一段熱情的雙人舞。Simone感到很憤怒,但其怒火因眾人請她表演木屐舞而平息。在跳完五月柱舞后一場,雷暴嚇跑了一眾狂歡者。
第二幕:(Simome的農莊中)

被雷雨淋濕了的Lise和她的母親回到農莊圍著火爐邊取暖。趁Simone睡著了Lise嘗試溜走去見Colas,但Simone及時驚醒了並責罵她。這時收割者帶來一堆堆的玉米而Simone則離開屋子,並把Lise鎖了在屋子裡。正當Lise夢想著一段美滿的婚姻和生兒育女的事時,Colas突然從玉米堆中走出來。這對小情侶當然很高興,但他們看見Simone快要回來了,Lise只好將Colas藏在她的睡房中。Simone一回來後便將Lise鎖了進睡房,要她準備和Alain訂婚。這時Alain和他的父親Thomas來到了農莊,人們看著雙方簽了那張婚約。Simone給了Alain睡房的鑰匙。當Alain打開了睡房的門,竟看到了Lise和Colas擁抱在一起。無可奈何的Simone只好讓這對小情侶結婚。整個舞劇在一片歡欣與一點點驚訝中完結。

諾維爾

倡導的“情節芭蕾”原則

1760年,法國舞劇改革家舞劇編導諾維爾(J.G.Novene1727-1810)出版了著名的《舞蹈和舞劇書信集》,全面地提出了創作“情節芭蕾”的原則。他認為舞蹈是屬於戲劇表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芭蕾必須向戲劇靠攏,“應該分場、分幕,每一場都應該像一幕一樣,有其開始、中場和結束”,而“那些與情節無關的舞蹈段落都得取消。”他的觀點為芭蕾最終脫離歌劇院,真正成為獨立的表演藝術鋪平了道路

多貝瓦《關不住的女兒》的創作靈感

諾維爾的學生多貝瓦創作《關不住的女兒》的最初構想是出自於一幅名不見經傳的風俗。在1789年的某一天,舞蹈家在街上散步,忽然一家商店櫥窗里擺設著的彩色畫片引起了他的興趣。這張製作得並不精美的圖畫描繪了一個鄉下小伙子慌張地從一間農舍里逃走,他的後面有個正在生氣地向他扔帽子的農婦,而婦女的旁邊還站著一位年輕的姑娘在傷心地抹著眼淚。這張畫清楚明白地說出了這樣一段情節:不服母親管教的女兒偷偷地和自己的意中人幽會,事情敗露後她立即遭到母親的責難。多貝瓦從這幅突出了農村社會生活情趣的畫中得到啟發,創作靈感油然而生,便很快著手編導了《關不住的女兒》,並於1789年7月1日在波爾多市首演。

配圖

所屬分類

芭蕾
著名芭蕾劇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