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落日》

《長河落日》

西方是現代政治的發源地,民主政治學成為西方人所熱衷的話題,形形色色的政治學著作也多如牛毛。反觀近代中國,政治學對中國學者們來說,卻是如此陌生。

基本信息

長河落日——中國近代的政治演變

作者:鄒牧侖 著 叢書名: 《長河落日》
出版社:中國社會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08705699 出版時間:2006-1-1
字數:400000 頁數:337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定價:32元

內容提要

西方是現代政治的發源地,民主政治學成為西方人所熱衷的話題,形形色色的政治學著作也多如牛毛。反觀近代中國政治學對中國學者們來說,卻是如此陌生。中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以及近代的學術名著,除了給人們提供一個又一個顛三倒四的模糊名詞,而讀者也該除了獲得一些同樣顛三倒四的名詞外,鮮有所獲。
如果說民主體制在發達的西方國家也歷經滄桑,並屢次作為虛假的存在而欺騙著人民大眾。那么,在近代中國,也毫不例外地使民主的欺騙性得以了最充分的表現。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中國人整整齊齊地一起跨入了民主共和國,至於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共和國,當時的中國人並沒有機會來深思。但今天的我們,卻有機會來體會他們當時那種百感交集的心情。
本書是對二十世紀政治文化的反思。對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提出了筆者的一家之言,由於這個工作過於艱巨而且工程浩大,本書亦僅僅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作者簡介

鄒牧侖,1953年6月出生於哈爾濱市。1969年國中畢業後輟學,做過工人及中學教師。
198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師從著名歷史學家王玉哲教授習先秦史。
1985的至1993的任職於中央黨校馬列所,從事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1993年底至1998年底,客居加拿大渥太華;1998年底至今客居美國北卡羅萊那州。
自1997年初著手撰著《百年震盪》歷史系列,1999年底完成其中五卷:一、《夢斷神州》;二、《長河落日》;三、《血灑征程》;四、《乾坤再造》;五、《風雨滄桑》。
自2000年底著手撰述傳統文化系列,現已陸續出版《聽老子講道》(2002年5月,海天出版社,34萬字)、《伴孔子週遊》(2002年11月,海天出版社,54萬字)、《道德經旁說》(2003年5月,海天出版社,38萬字)、《向釋尊問佛》(2005年1月,海天出版社,34萬字)、《俗眼看耶穌》(40萬字,尚未確定出版時間)。

編輯推薦

不堪回首,卻怎么能不回首?回首矚望那弱肉強食的悲苦時代——巨變驟起於國門之外,禍亂頻生於蕭牆之內,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列強交侵,盜賊橫行,斯文掃地,民生塗炭。回首矚望那神州陸沉的蒼涼世紀——英雄奮起、豪傑獻身、烈士泣血、壯士斷腕。回首矚望著一座座烈士屍骨築就的歷史豐碑,回首矚望那一條條血灑的征程,焉能作太上之忘情

目錄

前言
一、清朝的辭國詔書
二、帝制垮台之後
三、女後與小皇帝
四、傳統中的美好理想
五、悠悠黃帝魂
六、文武之道
七、中央集權與君主獨裁
八、君權神授
九、袁世凱的困境
十、中央集權與地方勢力
十一、兩難選擇的孫中山
十二、新老政權
十三、體制能否嫁接
十四、官與吏
十五、西方政黨之發軔
十六、民國政治
十七、蔣介石軍事集團
十八、人民共和國
十九、憲法是什麼
二十、革命與公僕
二十一、科舉制的覆滅
二十二、禮樂征伐白天子出
二十三、國家機器
二十四、沒有皇帝行不行
二十五、宗教偶像與民族精神
二十六、民主是什麼
二十七、向民主要什麼
二十八、理想與現實之間
二十九、精英治國
三十、先進階級與統治階級
三十一、領袖與社會群體
三十二、自己管理自己
三十三、多數人與少數人
三十四、改革開放時代
三十五、現代政治的曙光
後記

相關連線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18802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