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風流》

《醒風流》

醒風流(又名《醒風流奇傳》),清代,敘述梅乾與馮閨英的婚姻的故事。

簡介

醒風流(又名《醒風流奇傳》)
版本:清刊本。二十回。作者:題“鶴市主人新編”,又題“鶴市道人編次”。推測作者生於明末,於康熙十一(1672)年始作本書。

內容:敘述梅乾與馮閨英的婚姻的故事。有仿《好逑傳》、《玉嬌梨》處。

內容

詩曰:
男兒少小教須嚴,
莫逞風流聽自然。
白玉方為席上寶,
名花不向道旁妍。
行奸歷歷神書錄,
戒色昭昭天榜傳。
守得堅貞松柏志,
風霜凜冽不知寒。

這首詩,是名人所作。大概說,從來才子佳人配合,是千古風流美事。正不知這句話,自古到今,壞了多少士人女子。你看,端方的士人,貞潔的女子,千古僅見,卻是為何?只因人家子弟,到十六七歲時節,詩文將就成篇,竟自恃有子建之才.人品略覺不俗,便自恃有潘安之貌。卻不專讀聖經賢傳,兼喜看淫詞艷曲,打動欲心。遇著婦女,便行奸賣俏,遞眼傳情,思量配合個佳人,做個風流才子,方為快心。弄出許多傷風敗俗的事來,以致德行大傷;功名不就,豈不可惜。人家女子,到七、八歲時,父母教他讀《孝經》、《國小》、《烈女傳》等書,指望他知書明禮,能寫能算,日後主掌中〔饋〕,做個敬備四德的淑女。有一種聰明乖巧的女子,讀了幾年書,把針指女工倒拋在半邊,喜歡去尋閒書觀看。到十五六歲,情竇已開,妝檯賡和,月下傳吟,自道是個當今才女,見了俊俏書生,便動了憐香惜玉的念頭,不管綱常倫理,做出風流事來,玷辱門風,反不如裙布釵荊萬倍。那裙布釵荊,聽憑父母配個貧夫俗子,他先看夫妻是前緣分定,苦樂自甘,倒有貞烈自許,做出驚天動地主持名教的事來。所以說才子佳人配合這句話,壞士人女子的腳根。如今待在下說一個忠烈的才子,奇俠的佳人,使人猛醒風流中大有關係於倫理的故事。正是:
偶探青史吊千秋,
是是非非莫細求。
達者妄談皆可喜,
閒來說夢亦消愁。
言關古道聽偏倦,
語出齊東說恐休。
欲問閒情破岑寂,
此書堪與寓雙眸。
話說宋朝慶元年間,浙江嘉興府秀水縣,有個公子,姓梅名乾,表字傲雪。論其相貌,生得丰姿俊秀,宛如一個美人,然溫中帶厲,令人可親而不狎。論其品行,激烈慷慨,好像個俠士,然剛柔相濟,遇事能屈而又能伸。他平日最恨的是詩朋酒友,群居談笑。所以巨卿富宦,稍或不端,便不相往來。即來亦閉門不納,恐浼了他一般,猶如伯夷之清。卻又作怪,若是遇著義俠之流,就是他出身卑賤,便結為知己,又如柳下惠之和。更有一節好處,財色二字,操守更嚴:德怨相加,報施不爽。他的父親諱馥,表字挺庵,官居國子祭酒。為人忠烈,不趨權勢。家園淡泊,惟有薄田百畝,城外茅舍一所。因夫人邢氏早亡,無人掌管,見公子年紀雖小,且自聰達,所以留主家事,梅挺庵在朝中。公子年已十六,尚未配親,公子也不在心上,每日只是閉戶讀書。貼身伏侍的童子,叫徐魁。每夕喚他取一壺酒,執壺侍立,自己把書來做了下酒之物。讀到君臣會合得意處,該奉賀一杯,徐魁斟上,飲了又讀。讀到奸臣弄權憤怒處,該罰一杯,徐魁斟上,飲了又讀。徐魁見主人如此讀書豪飲,便徹夜侍立,毫無倦怠。

一晚間,徐魁問道:“相公,書上都是古來臣事君的好歹,載來傳與後世揚名遺姓。假如奴僕輩,在主人面上,有好有不好,也載著么?”公子道:“不好的不可說,好的盡有。國有君臣,家有主僕,一樣的道理。當初有個李善,是為幼主掌家財的。還有個馬義,因主人負冤,去擊登聞鼓,蹈釘板,感動天庭,長夜不曉,冤始得白,後人傳誦為未央天。總之,不論上下人等,做得個不朽之事,便是傳名不朽的。”正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