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打鬼子》

《都來打鬼子》

本書作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百部優秀作品之一,由中宣部向全國推薦發行。全書根據真實故事創作,描寫了1938年農曆七月,張家口市素稱“雜巴地”的南營坊一帶貧困市民秘密聚集打擊侵略者的英雄壯舉。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整個故事再現了抗戰初期張家口的民俗風情,史無前例地塑造了七奶奶、槓頭、老山羊、小保子等一批底層人物英勇抗日的鮮明形象,刻畫了處在日寇鐵蹄下的張家口民眾熱愛生活、熱愛和平、運用集體智慧和力量抗擊侵略者的英雄事跡。

作者簡介

劉冰之,河北張家口人,1944年6月生。《長城文藝》小說編輯。從事編輯工作20餘年,後因病離崗,蟄居深圳,現已退休。在崗期間,曾寫過一些中篇和短篇小說,發表的作品有《翡翠玲瓏鐲》、《驢皮裹不住罪惡》、《金磚奇緣》、《風流女掌勺》等。兩年前,開始寫長篇小說和影視劇本。

精彩書摘

1938年農曆七月十一日。一輛拉著皮張和穀草的兩套馬車在進城的路上艱難地行走著。這原本是一條平平坦坦、安安全全的官道。不管是駝隊馬幫、還是車倌腳夫,他們上壩下壩、出塞入塞,都喜歡走這條路。就是住在附近山裡的女人們出門進城、走親訪友回娘家,寧可繞點遠走這裡,也不去抄近路走羊腸小道。她們覺得,走起這條道來,腳下不但平穩舒適,而且一路上不用提心弔膽。如今這條官道已經變得坑坑窪窪、凹凸不平了。一路上石頭蛋子土坷垃磕磕碰碰,幾乎沒有一段路是平坦的、順暢的。剛剛填平的戰壕、彈坑,就像縫補在路面上的一塊塊補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