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馬調》

《趕馬調》

《趕馬調》,雲南漢族山歌,演唱者是歌唱家黃虹。

《趕馬調》趕馬調
中文名稱:趕馬調
介紹
這是一首雲南漢族山歌,可視為《放馬山歌》的姊妹篇,也是歌唱家黃虹的保留曲目之一。《放馬山歌》所唱的是牧馬生活,而《趕馬調》則表現的是男女情愛;《放馬山歌》的歌者是牧馬人,而《趕馬調》的歌者則是趕馬運貨的“馬幫”成員。趕馬者如西北高原上的“腳夫”一樣,常年行走在山嶺之間,為驅散寂寞,自我撫慰,他們總是用歌解憂,所唱的歌詞隨興所至。其中,以愛情題材為主,這首《趕馬調》以砍柴、耪田為喻,表達了山區老百姓純樸的愛情觀。其曲調使用了寬音域、大句幅、散節拍、非對稱等音樂形態,表現了趕馬人身處高山闊野的激奮之情。特別是首句一、二小節間的八度大跳及隨之而來的凌厲的拖腔(嘔斗),響徹于山野之間。另外,在分句和行腔上,它也不拘一格,幾次大的停頓都不是在唱詞正常的詞節處,四句唱詞的句尾都沒有相應的長音作句間的分界。相反,在第一、二句的第四個句詞處,要么加進襯腔,要么處理為長音,加上二、四句尾部“哥尼妹子親親”這句襯腔,所以,使全首民歌的句幅、句節似乎隨時都在變化:歌腔自由而疏散,使我們聯想到西北高原的《腳夫調》,二者都是高原社會的產物,都是山歌體裁,但因一個在西南,一個在西北,差別就如此明顯,可見在決定音樂風格的諸因素中地域因素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流傳於雲南漢族地區。在雲南的賓川、祥雲一帶,又叫《大趕馬》和《小趕馬》,名稱相似,但曲調相異,且各具特點。解放以來由歌唱家黃虹經常演唱、為音樂愛好者熟悉的《趕馬調》,是經過加工改編的。歌詞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提醒人們:“好女不愛閒遊浪蕩的無用人”,“好男人不愛好吃懶做的大姑娘”,而“有志的男兒象常青樹”,“聰明的姑娘她樣樣會”。詞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愛憎。這首民歌具有山歌的特點,高亢而又抒情。由兩個段落組成。前一段落音樂較開朗、奔放,樂句間夾有由呼喝牲畜變化而來的高揚的歌腔;後一段落較柔婉、親切,鏇律較曲折。兩個部分都唱兩句詞,段尾處都有一句固定的襯腔“哥呢妹子親親”,給人以親切之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