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經濟學》是美國著名生態經濟學家赫爾曼·e·戴利對環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政策研究的集大成著作,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革命意義,認為可持續發展就是一種超越增長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生態、社會、經濟三方面最佳化的集成;要求生態規模上的足夠、社會分配上的公正、經濟配置上的效率三個原則同時起作用;中心原則是、應該為足夠的人均福利而奮鬥。

內容簡介

《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經濟學》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本書是美國著名生態經濟學家赫爾曼·e·戴利對環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政策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也是90年代以來在環境與發展領域發揮著相當重要作用的著作。
在書中,作者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革命意義,認為可持續發展就是一種超越增長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是生態、社會、經濟三方面最佳化的集成;要求生態規模上的足夠、社會分配上的公正、經濟配置上的效率三個原則同時起作用;中心原則是,應該為足夠的人均福利而奮鬥。為此,作者建立了種與傳統經濟學和傳統發展觀儼然有別的新理論框架,並對包括國民賬戶、貧窮、人口、國際貿易乃至宗教、倫理等在內的發展問題進行了一系列追本溯源的再思考。作者在闡述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的同時,提出了政策性建議。在這方面,本書所具有的深刻性、系統性和革命性,尚無其他著作能匹敵,故而學術界認為本書作者是對傳統經濟學發起哥白尼式革命的最卓越的倡導者。《洛杉磯時報》評論說:“這是一本由最超前的經濟學家赫爾曼·e·戴利撰寫的新書。25年來,戴利一直在探索建立一種全新的經濟學,用以詮釋自然財富、共同體價值以及道德的必要性。”
因此,本書在國外自出版以來就深受重視,被看作是每一個關心可持續發展的人必讀的著作。

作者簡介

赫爾曼·E·戴利,美國著名的生態經濟學家。研究環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專家;國際生態經濟學學會的主要創建者之一,〈生態經濟學》雜誌的副主編;1967年獲范德比爾特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73年受聘為路易斯安那州大學教授;1988-1994年任世界銀行環境部署高級經濟學家,1994年任馬里蘭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的高級研究學者。他曾獲得許多大獎,包括格勞邁耶獎、海內肯環境科學獎以及“另類諾貝爾獎”。
戴利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關於靜態經濟》(1973)、《靜態經濟學》(1977)、《經濟學、生態學、倫理學》(1980)、《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1996)。另外,他還在學術期刊和雜誌上發表了100多篇論文。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

《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而對於可持續發展,書中用了“人人喜歡但沒有人能明確其含義”來形容,我覺得非常的貼切。這個詞成為流行是在1987年,由聯合國資助的布倫特蘭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發表了,它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滿足當下人需求的同時不犧牲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換句話說,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也就是江澤民同志指出的:“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繫,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