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中國》

走紅中國 內容簡介

魏正,一個致力於推動中國品牌事業的形象策略師,曾為寧波杉杉集團、世界之窗、海思堡、廣東科龍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進行過成功的企業策劃。他立志要為中國企業創10個世界名牌,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國的品牌致勝策略。同時其豐富的個人經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策劃人的心路歷程。

走紅中國 本書前言

歷史發展到了21世紀的門檻上,歷史向我們展示的21世紀的新紀元,將是一個充滿知識競爭、頭腦競爭的社會。
歷史告訴我們,社會越是進步,經濟越是發展,競爭也越是激烈,諮詢策劃業也會越活躍,頭腦競爭也越是業彩。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歷朝歷代的智慧之星,燦若星河,光耀於秋。
現在,處在千年之交的歷史時刻,全球成為一個地球的時刻,一個嶄新的策借時代隨之到來,一代具有現代知識的智慧之星必將湧現。
我國的現代諮詢策劃業起步較晚,人才素質參差不齊,甚至魚龍混雜,策劃市場也很不規範。因此出現了"你剛唱罷,我登場"、"直釣企業錢袋"的現象:有的把策劃說得神乎其神,甚至描繪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其實,真理是簡捷明了又樸素無華的!"
魏正�D�D來自台北市,是艾青(ICON)形象策略公司的總裁。是一位有志通過形象形象策略規劃,為中國創造十個世界名牌的形象策略專家。
初來大陸時,他剛屆而立之年,但他人生經歷豐富,頗具傳奇色彩,也是由於人生旅途上的諸多舛誤,造就了他剛毅、果敢、執著、自強不息的性格。他16歲就對塑造企業形象的事業作出了無悔的選擇,27歲在台灣創建艾青形象策略公司,表現也與一般VI設計不同的創新精神。
他在台灣和大陸積累了為企業導入CI的豐富經驗,有80多個案例,並在國際化與本土化上進行了探索,他曾設法把日本的CI引入台灣,再把台灣的CI引入大陸。他對CI有自己的見解和解釋,並在CIS企業識別系統的三個子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又發展了七項策略,視企業發展的不同需求,為企業分別導入不同的策略規劃,更能切近企業的需求。
魏正(1986�D�D1993),在台灣以及1994年以來在大陸所作的大批個案例包括:自創品牌、創立領導品牌、企業發展戰略、集團經營整合、老企業改造、新事業規劃、顧客滿意工程、企業文化建設等,特別是近兩年來,他不僅幫助一些很有成績的企業再創輝煌,也幫助有的企業從谷底升起,還為科龍集團進行了企業文化塑造工程。
1994年魏正單槍匹馬而來,五年走紅中國大陸,現在已在深圳建立了艾肯總部,他從默默無聞到聲譽鵲起,從3年沒接單到顧客盈門,在CI界之中他被稱為佼佼者,人們引用他的設計思想,推介他的CI策劃案例,他的CI演講、案例展示更是走遍北京、廣州、瀋陽、濟南、南京、成都等20多個省會城市,並受到聽眾和傳媒的好評。
他和他的艾肯形象策略公司為企業導入CI的主要做法是:深入企業各個層面,充分溝通,調查研究,直面企業困難,從企業實際出發,找出企業核心資源優勢,達成共識,明確企業發展戰略,凝聚企業精神文化,塑造企業獨特的差異化個性形象。他用這種做法為寧波杉杉集團、深圳華橋集團、世界之窗、特發集團、柳泥集團、科龍集團和山東海思堡公司導入CI均獲成功。
魏正曾赴日本學習過CI,艾肯的CI策劃受日本深耕型CI策劃的影響,投入企業的時間多數在一年左右,不少活動在導入過程中實施,有艾青的指導,又有企業的努力,企業投入的熱情越高,參與的程度越深,效果也越好。這就增強了企業導入和推行CI的信心。
艾肯的實踐表明:CI策劃不是空穴來風,創意策劃不是靠拍腦門:成功的策劃也不只是策劃者單方的智慧:再好的策劃也不是靈丹妙藥。
企業好像一棵大樹,樹上結的果實都是多因果,甜美的果實離不開陽光、寸露、除蟲、鋤草和良好的栽培技術。企業的成長也是多種因素促成的。企業家的膽識眼光、管理、服務、科技、企劃等等。所以即使是CI導入很成功的企業,也不能把企業成長的功勞都寫在CI的功勞簿上。何況導入CI是一項師傅領進門,候船行在個人的事情,而且一般來說導入與推行相比,生在推行實施,是3與7之比。再好的策劃案束之高閣,不去推行也只能等於零。
導入過程對實施的影響作用十分重要,關鍵是策劃者要盡心盡意,企業要積極投入參與,兩者密切合作。對於策劃者來說,西方有一句名言:"世間有思想的人,應當先想到事情的終局,然後著手去做。"策劃者應當從一開頭就考慮到策劃的結果,並以無私的心情全力以赴,遇到困難也應當百折不撓的精神,力求兌現出理想所策劃結果,否則,你就不要去做。這是目前中國策劃人成長的最重要的責任和道德因素,也是企業選擇策劃人首先要考慮的條件。

葉子

1998年12月於石家莊

走紅中國 本書目錄

上篇 魏正這個人
窮孩子魏正
家道中落太突然
風雨求學路
16歲:我知道我要做什麼了
生死之間悟生死
不會再讓人拒絕我
苦學生魏正
得遇恩公謝貞
米蘭之辱
東瀛求學
十萬獎金和一個年輕人的夢
再訪名師
蕃茄銀行�D�D恩師的經典
策略師魏正
艾肯誕生
策略公司的自強方略
為中國人創10個世界名牌
在大陸的等待
人間魏正
飛機上的愛情
新的裂變只為來大陸
同窗同心
良師益友楊夏
巨鹿尋根
我要討回公道
人生策劃的兩部曲
中篇 策略師的十大名案
小馬哥走紅台灣又走進大陸
�D�D台灣大草原出版社創品牌策劃案例
"黑馬"變成"小馬哥"顯奇效
"小馬哥"營造一個兒童大世界
"以小搏大"何嘗不是一個贏的策略
異想天開,殯葬變國寶
�D�D台灣北海福座到國寶集團CI形象策略整合案例
北海福座為什麼要導入CI形象策略?
異想天開的聯想
"飛天計畫"的推行
由福座到國寶的創意
國寶信條、理念和標誌
把國寶推出去!
獨樹一幟的
台灣物流配送第一品牌
�D�D�D台北東源儲運股份有限公司轉型創牌案例
為了轉型創牌的需要
人人都從愛心出發
配送到家服務系統
別具創意的黑白兩隻狗
東源的非凡業績
杉杉瀟灑邁向21世紀
�D�D�D寧波杉杉集團導入CI與創立世界服裝品牌案例
"裁縫之鄉"里經營大師的創造
強強合作,挑戰世界名牌
立馬滄海,挑戰未來,大氣磅礴
換一張臉,凸現企業形象優勢
用專賣店提高形象
綠風綠的遍全國,怎一個"綠"字了得
形象的魅力,持續跳躍式發展
創意再創意,無形資產經營更上一層樓
聽聽局外人的評說
華僑城二次創業出奇制勝
�D�D�D深圳華僑城導入CI策劃案例
"規劃就是財富"華僑城的一句名言
把溝通擺在首位,共識在溝通中達成
大家都來頭腦激盪,都來當一次策劃師
華僑城人的意外收穫�D�D新的思維方式
回眸華僑城!
在精美的藝術品上施墨
�D�D�D世界之窗全員大培訓的CI策劃案例
名牌與克隆的悲哀
幾十人的大診脈
變革就是創新
五色之變 不可勝觀也
全員大培訓
我是最佳景點
崗前10分鐘
世界之窗知多少?
顧客滿意嗎?
餘音繞樑,揮之不去
思路就是財富
�D�D廣東佛山賓館導入MIS 案例
謀求新發展 要有新理念
"YES SIR!"運動
"一個追求新鮮的地方"的思路
中層是推進CI的中堅力量
雪中送炭式的品牌策劃
�D�D�D海思堡走出低谷自創品牌的策劃案例
韓保良破釜沉舟激魏正
做好市場調查這篇大文章
品牌共識營里創出海思堡
教好學生 練好內功
品牌上市創意迭出
"萬龍耕心"企業文化大塑造
�D�D廣東科龍集團塑造企業文化的策劃案例
惟有文化生生不息
"萬龍耕心"總體方案出台
企業文化必須服務於企業經營
溝通和創新的大本營�D�D文化研討營
新舊文化調適與科龍完美宣言
由內而外層層揭示企業文化實質
事隔兩年看CI
�D�D廣西柳州魚峰水泥集團導入CI前後
豪華落盡見真淳
�D�D從柳泥標誌說起
一點浩然氣
�D�D�D一股爭創一流、開拓八方的氣息在柳泥激盪
潤物細無聲
�D�D�D一場深刻的觀念革命在悄悄地進行
功夫在詩外
�D�D�D柳泥領導班子CI之外的CI功夫
秀外而慧中
�D�D�D從裡到外透出來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下篇 魏正的名牌秘笈
魏正的獨特的CI觀
艾肯的三大經營理念
艾肯形象策略的發展
魏正的名牌策略
擴大參與 共同操作
深植人心靠活動
重視過程 操作到位

走紅中國 文章節選


摘錄1: 聽聽局外人的評說

杉杉形象已走入千家萬戶

就在艾肯與杉杉一起精心導入CI,規劃杉杉的發展策略的時候,美國紐約全美平面設計藝術院院長、倫敦皇家學術會皇家工業設計師柯林弗貝先生,已開始,並始終以極為讚賞的目光,關注著杉杉集團的CI導入與執行的全過程,他評述說:"作為亞洲企業之新銳,在成功地完成了VI設計的同時,也體現了該領域的系統化、科學化的共同特性�D�D�D�D具有鮮明的BI個性特徵,成功地塑造和提升了優美的企業形象,展示了與國際先進企業接軌的發展態勢,表現了亞洲企業在CI領域的獨創性和成熟性。
浙江兩位比較了解情況的專家也早有評論,寧波企業形象戰略研究會副會長、副研究員朱惠民先生在他的《寧波品牌發展與CIS》一文中說:"杉杉的新標誌體現了杉杉的CIS水平。"杉杉的CIS的推展,有好多絕招,其精心策劃設計的"杉杉品牌綠色之旅"的BI行動,都十分成功。"杉杉品牌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毋庸置疑,CIS為它的騰飛,添上了雙翼……"

1997年彬彬集團走進東方在京城掀起一片軒然大波

朱惠民先生指出:"CIS作業是經濟文化與現代設計的交叉和糅合,非完善的專業結構,人員架構是無法駕奴的,因而作業者應有高資質。"
浙江樹人大學教授陶濟先生認為:"杉杉集團企業識別標聲標準組織視覺獨特,內涵深刻……"充分發揮和有效晉升了標準名稱、標準圖形、標準色彩、整體構成組合的協同拓展優勢。其一,表現了杉杉集團在空間上與自然同在,在時間上與世紀同行,像杉樹那樣節節升高,獨步雲天:其二,表現了杉杉集團從單一西服到系列服飾,並以服飾產業為龍頭,金融和貿易為兩翼,滾雪球發展的過去和跨世紀發展的今天;其三,表現了杉杉集團跳出傳統,挑戰未來,全方位開拓、集團化經營,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相結合的跨紀世獨特發展的戰略、行為方式、運行實態,瀟瀟灑灑地邁向21世紀。

最後,還是應當聽聽杉杉集團總裁鄭永剛怎樣說,褒貶是買主,他的實際體驗,更有說服力。他說:"1994年春,杉杉開始與台灣艾青公司成功的合作導入CI策劃,杉杉個性化的價值觀得到提升,進一步構建了杉杉人培養高級人才,創建一流企業文化形象的第二個5年計畫。1992年以來,廣受各界獎勵、推崇肯定的杉杉西服,已擁有新的發展著眼點,CI的成功導入,杉杉年營業額1995年比1993年增長了近5倍,1996年杉杉股票上市,更開創中國股市最高上市面額10.88元,體現了企業形象策略展開的實質效益。一年46個專賣店的成立與360個專賣點的拓展,杉杉並已涉足金融、證券、房地產、資本經營、品牌伸延等多元方向發展,杉杉人憑藉立馬滄海,挑戰未來的宏大氣魄,已向現代化、國際化的大型產業集團挺進。"這些成果是杉杉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也有實施"形象策略"實現企業新突破的助力。
這是一個客觀而公正的評價。

策劃者是人,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更離不開企業的智慧和汗水,離不開企業的實際與企業得力地合作。

服裝行業的FASHION對品牌形象影響很大

策劃者必須認真面對企業的實際,敢於直面企業的難題,然後開動自己的頭腦,同時也讓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激盪起頭腦,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集中他們的智慧,然後提出從現實走向理想目標的路程的建議,也就是找到從此岸到達理想彼岸的最佳過河方法�D�D�D策略。這要靠策劃者在自己的頭腦里的知識、智慧信息和經驗庫里去挑選、聯想、比較,最後拿出的策略越貼進企業的實際,越新鮮出奇,越不易被別人仿製,往往也就越有實效。

策劃人追求的不應是天馬行空的豪氣俠風,也不是聽聽介紹就左一個思路,左一個點子,盡顯頭腦與點石成金術。這種本領用在一時一事上還可以,而用在企業發展戰略上則應慎之又慎。

摘錄2: 換一張臉,凸現企業形象優勢
本來魏正認為比起企業的MI(理念)來說,企業的這張臉並不那么重要。但在杉杉她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因為這不僅是杉杉導入CI的初衷的首要一條,而且,企業的名牌戰略,是企業形象戰略的導向和靈魂。世界級名牌的企業標識,應當是企業內在素質與外在表現的集中凝結,應當別具感官衝擊力。
杉杉的標誌,原來經過了1985年,1991年和1993年三次演進。1993年改進的標誌像是聯合國標誌的桂冠。用"S"字型,配上外圓圖,並以葉莖為裝飾。艾肯在做品牌調查時,一些人將其認作農業象徵,並沒有高級服裝形象,杉杉當時用的英文字母"ChinaFIRS(中國水杉) 。
魏正說,從策略擬定到視覺用品審查與分析中,我找到了全新設計杉杉標誌的方向,既不能隨波逐流,又要與主要競爭品牌顯出明顯的差異,讓人一看就知道"我是誰"。
魏正認為杉杉這個牌子很富有大自然氣息,杉樹挺拔偉岸,英俊瀟灑,這與我國男人的陽剛之氣很吻合,有磅礴之氣。杉杉企劃部將原來的英文字中的"China"去掉,簡化成"Firs"。他著意於中國文化的滲透,把這種廣泛生長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的常綠喬木的特性,與5000年積澱下來的民族文化聯繫起來。杉樹喜光又喜濕,生長快,木紋直,用途廣,耐朽力強,與我們的民族性格也很相像。與杉杉集團蓬勃向上、生生不息、挑戰未來的企業精神和諧一致。設計結構上用兩個"S"作陰陽曲線之拓展文化,意味杉杉集團由單一西服品牌進入多元發展集團,聳立挺拔的杉樹圖形讓人一眼從眾多品牌中識別出來,也易於聯想到杉杉從傳統到現代的結合,象徵杉杉集團創新突破的成長,以實現杉杉創中國一流、世界名牌的企業價值觀。
魏正還把大自然的意蘊融入設計,"S"的變體字象徵杉樹節節升高之意,又如流水般生生不息。
魏正選擇沉穩的青綠色與現代清新的水藍色搭配,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生動有勁,象徵杉杉集團如青山綠水般永無止境。更與綠化環保相配合,表明杉杉人關心人類之生存環境,營造充滿生命活動與親和清新的新世紀早晨的氛圍。
在標誌設計上,艾肯首先做了一次廣度創意發想。他總共提出260組標誌,經過篩選向杉杉提出30組設計方案,與CI決策委員會一起討論,挑出6組,作為向職工作喜好度和認知度調查,同時送北京國家商標局評審。
第二次做深度設計,將五組深度標誌設計、用在信封、信紙、名片、桌上小中旗、西服品牌、袖標及大小手提紙袋上,讓它表現出在這些物品上的實用效果,結果在針織袖標上就十分醒目。
將這種設計結果提交CI決策委員會研究篩選,再推派200名員工代表觀察投票,從上下兩個方面廣泛徵求意見之後,最後選出是雙"S"和一株杉杉相結合的這個造型。魏正說,這是VI設計的關鍵時刻,多方面收集意見,讓更多的人參與,就更多幾分把握。

走紅中國 作者介紹

《走紅中國》魏正簡介

魏正先生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在台灣完成美術專業學業,曾赴日本學習企業戰略與新品牌開發專業,精研形象策略規劃,1985年開始從事企業形象設計規劃;1990年成立ICON艾肯形象策略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企業發展戰略與企業形象識別服務;1994年回到祖國大陸專研中國型的企業形象策略。至今已有20多家企業提供品牌戰略、企業形象識別、企業文化建設、市場行銷、連鎖專賣規劃與顧客滿意度等工程。從行業來看,服裝業有中國服裝四大名牌之一的杉杉西服;家電業有亞洲規模最大的製冷企業�D�D科龍集團;旅遊業有中國一流的文化主題�D�D世界之窗;超百億的集團整合策劃有深圳的特發集團與華僑集團;新品牌規劃有山東的海思堡休閒運動服;廣東中山的米思維休閒女裝;新事業規劃有福州BOC集團的酷藍純淨水等等。至今ICON已在深圳落戶成立亞太事業總部,帶領著陣容強大的形象策略專業隊伍,為中國的企業提供競爭力策略服務,創造名牌,為企業贏得競爭,為華人贏得新世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