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米達致花園一角》

《赫米達致花園一角》

《赫米達致花園一角》的畫面遠離我們原來熟悉的畢沙羅常畫的環境,而更接近城市文明,類似莫奈筆下的花園。這不再是鄉村的菜園,而是供人觀賞的庭園。園中不再種有白菜、生菜和南瓜,而是一片片人工種植的錯落有致的花卉、樹木和灌叢。

《赫米達致花園一角》是由卡加諾維奇夫婦於1973年捐贈的。其畫面遠離原來熟悉的畢沙羅常畫的環境,而更接

《赫米達致花園一角》《赫米達致花園一角》
近城市文明,類似莫奈筆下的花園。這不再是鄉村的菜園,而是供人觀賞的庭園。園中不再種有白菜、生菜和南瓜,而是一片片人工種植的錯落有致的花卉、樹木和灌叢。表面上看,這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差別。1874年首屆印象派畫展上,有人指責畢沙羅熱衷於畫那些普通的蔬菜,而對名貴植物不屑一顧。畢沙羅在1887年寫給兒子盧西安的信中把自己描繪成一個“身無分文的布爾喬亞”,不屬於某一階層。我們不要把他想像成一個生活在蓬圖瓦茲附近農村裡的離群索居的隱士。他不但看過雷諾瓦和莫奈的類似作品,而且也熟悉這裡所描繪的住房和居民。

基本信息

名稱:《赫米達致花園一角》
創作時間:1877年
作者:卡米耶·畢沙羅(聖托馬斯(安的列斯群島),1830年-巴黎,1903年)
類別:油畫
規格:55×46cm
右下角的作者簽名和日期:C.畢沙羅,1877
馬科斯和羅西·卡加諾維奇夫婦捐贈
現藏:奧塞博物館

作者簡介

卡米耶·畢沙羅(Pissarro,1830-1903),法國印象派大師。1830年生於安的列斯群島聖托馬斯島,1903年卒
《赫米達致花園一角》卡米耶·畢沙羅
於巴黎。在他去世前一年,遠在塔希提島的高更寫道:“他是我的老師。”在他去世後3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簽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惟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

作品賞析

這樣的住房出現在他的數件作品中,例如1873年的《修道院的山坡》 ,畫的只是建築物正面的一部分。瑪麗·德思雷姆(1828-1894年)及其姐妹曾是這座住宅的主人。大姐是一名忠實的共和黨人和議會議員,她用筆桿子捍衛共和思想,並積極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國民大會。她家境殷實,出資把馬杜林修道院修繕一新,使其成為當地的一大景觀。畢沙羅是她的朋友,1876年前後曾數次描繪過圍繞這座雄偉的建築物的花園。

奧塞博物館收藏的這幅油畫不能因其尺寸較小而容易被看成是一幅草圖。其實,它標誌著氛圍的顯著變化。畫面著力表現了兩名沒有成人陪伴的少女坐在長椅上玩耍的情景,她們在濃密的樹蔭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畫家在適當的距離內細緻地觀察兒童內心的秘密和遐想。和柯羅的作品一樣,該畫以這兩個人物為軸心,與圍繞四周的多根線條一起構成合理的布局。一小片白花宛如童話里的一葉輕舟,若隱若現,這是印象派畫家經常使用的表現手法。

右邊朦朧的建築形成了巧妙的失衡,似乎企圖吸引游移的目光和飄乎的感受。目光的轉移並沒有破壞構圖的穩固性。這近似於塞尚作品中常見的構圖。兩位畫家在一個時期里經常在一起作畫,相互影響。短促顫動的筆觸,特別是喜歡在畫面上方用濃重的綠色表現隨風搖曳的枝葉,這是他們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長期合作的標誌。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