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

《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是唐代詩人李世民的作品之一。

作者

李世民

詩詞正文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參差麗雙闕,照耀滿重闈
仙馭隨輪轉,靈烏帶影飛。臨波光定彩,入隙有圓暉
還當葵霍志,傾葉自相依。

注釋

⑴清光:清美的風彩。多喻帝王的容顏。房玄齡(579—648),唐初名相。名喬,字玄齡(因清康熙帝名玄燁,為避其諱,故在清代所重修的史書和相關資料中又追改其名為“元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幼警敏,博覽經史,工書善文,書兼隸草,有“倚馬立成”之文才。年十八、舉進士,授羽騎尉,校秘書省。隋末大亂,李淵率兵入關,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任秦王府記室。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謀士。

⑵翠微:翠微宮是唐代著名皇家行宮之一。地處古都西安以南,秦嶺山脈北麓、青華山東南方,今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道辦事處南部。距西安市中心19公里外,位於翠微山下,海拔1568米。

⑶雙闕:①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台上的樓觀。②借指宮門。③借指京都。

⑷重闈:①重重宮門。指深宮。②閨門。③舊稱父母或祖父母。

⑸馭:①太陽。日形如輪,周行不息,故稱。隋盧思道《從駕經大慈照寺》詩:“日馭非難假,雲師本易憑。”前蜀韋莊《立春》詩:“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清金農《憩王屋山後十方院》詩之二:“大椿靈餌話堯年,鍊液升煙日馭前。”②指古代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神。黃瀾《送李生孟夐留學美利堅》詩:“星精倚馬憂天墜,日馭揮戈上地平。”③指帝王的車駕。宋代蘇軾《賜安神宗御容押班馮宗道等銀合茶藥敕書》:“屬祠宮之告具,驂日馭以遄征,往復之間,忠勞亦至。特加存問。

⑹靈烏:①指太陽。相傳太陽中有三足烏,故稱。②指烏鴉。③喜鵲。喜鵲烏屬,亦稱烏鵲,俗稱能報喜,故稱。

⑺葵藿:①指葵與藿圴為菜名。②單指葵。葵性向日。古人多用以比喻下對上赤心趨向。語出《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向之者誠也。竊自比於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

作品譯文

秋天的早晨,露水凝結在朝殿上,在陽光照耀下,山光水色顯得是多么的青翠縹緲。宮門外的樓觀錯落有序,淹映在朝霞里,七彩光芒照耀著重重宮門,紫氣東來,萬物呈祥,真是一派美麗的景象啊!哎呀,日形如輪,萬物生息;鴉鵲飛過,一片陰影。正午,潺潺流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水波蕩漾,五光十色。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才能真正看見圓圓滿滿的太陽。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間已經到了秋天。但我們仍然像那葵與藿一樣,相恤相依,傾心向陽呵。

作品鑑賞

一般人知道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叱吒風雲、功德兼隆,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大唐盛世,三百年長盛不衰,被歷代累世所敬仰,所推崇。但對李世民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卻知之甚少了。李世民是一位造詣很高的文學家。他的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其詩詞作品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字字錘鍊,語言凝重,思路廣闊,大氣泰然,知識淵博,厚重真誠,想像豐富,感染力強。李世民曾三次賦詩給房玄齡,一位開國君王,為一位大臣三次賦詩,可見其對房玄齡之倚重。《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這首詩,全文共十句,前四句描寫宮廷內外美好的秋光秋色,歌頌了朝野上下一派和諧美麗的景象。中間四句通過太陽周轉、流光溢彩的描寫,表達詩人光陰易逝人已老的感嘆,也隱含太宗皇帝功成名就,玄齡賢臣忠貞不渝之意。最後兩句通過葵藿草相戀相依的自然景象,借喻作者與房玄齡的情誼之深厚,將君臣之交讚嘆為兄弟手足之情。最後兩句也是全詩的重點與賦詩之目的所在。豪情中映射著淡愁,雄渾中蘊含著細膩。這首帝王之詩,句型優美,對仗合韻,詩中有畫,畫中寓意,借秋日風光,抒己之胸腸;寄風物之志,傳己之友情。堪稱賦和饋贈之佳品。

作者簡介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又是理論家、書法家和詩人。中國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被譽為“千古一帝”。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繁榮,軍事力量強大。後人稱他在貞觀(627—649)年間的統治為“貞觀之治”。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樹,在詩歌創作上也頗有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