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

《謀略》這部著作,流傳下來的共有四卷,前三卷由弗龍蒂努斯所寫,第四卷作者是誰不詳。

關鍵字

《謀略》

情況連線

古羅馬軍事名著。一譯《謀略例說》。成書於公
元1世紀下半葉。作者S.J.弗龍蒂
努斯(約公元35~約103),古羅馬軍事著作家,先後任羅馬執政官、不列顛行省總
督、亞細亞行省總督等職,寫過一些軍事理論著作,大部分已散失。該書除拉丁文
本外,還有多種文字譯本。中譯本由袁堅翻譯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出版。

書共4卷。前3卷為弗龍蒂努斯所撰,後1卷由後
人補寫。第1卷主要論述進入交戰前
使用謀略的各種實例,計12類。依次為:隱蔽己方計畫,刺探敵方計畫,選定作戰
式,率領軍隊通過受敵威脅地方,擺脫困境,行軍途中設伏和遭埋伏,如何掩飾物
資匱乏或怎樣補足,分散敵人精力,平息兵變,遏止不合時宜的求戰欲望,激勵軍
的作戰熱情,消弭因不利的先兆而在士兵中產生的恐懼心理。第2卷列舉了與交戰本
有關以及對制服敵人有影響的實例,計13類。依次為:選擇交戰時機,選擇交戰地點
,交戰之兵力部署,在敵人隊伍中製造混亂,設伏,欲擒故縱、力避出現困獸猶鬥之
勢,不露敗績,傾全力、振士氣,若戰鬥順利結局、如何了結未竟之戰,見兔顧犬
、亡羊補牢,堅定動搖分子的信心,為將者對自己的部隊失去信心時為穩住陣腳應做
些什麼,退卻。第3卷的內容涉及圍困和解除圍困的謀略,計18類。依次為:出敵不意
,示假隱真,策反用間,飢敵,因勢制宜、因情措法,聲東擊西、調動敵人,斷河毀水
,驚敵,攻其無備,誘敵入瓮,佯撤,提高警覺,傳送情報,調用增援和供應糧秣,
明示充裕之形、暗隱短缺之實,反間,出擊,臨危鎮定、以虛充實。第4卷屬於補遺性
質,其中有些實例已不在謀略之列,但卻有一定軍事價值,計7類。依次為:紀律,紀
律的作用,自製,正義性,堅定性,善意與機巧,其他。書中用以說明各類謀略的實例
多少不一,多者40多例,少者僅3~5例。

《謀略》

通過引證史例著意闡明以下思想
試圖
在交戰中取勝,事先必須周密準備,包括正確選擇交戰地點和時機、編組戰鬥隊
形、運用計謀瓦解敵軍,以及善於在交戰中擴張戰果等。此外,還強調了紀律對奪取勝
利的作用。《謀略》是較早運用史例闡發軍事理論的代表作之一,是研究古代羅馬軍事
思想的重要文獻,頗受歐美軍事學術界重視。由於時代的局限性,該書帶有宿命論和弱
肉強食的思想烙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