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百年鑒 追尋自然之律》

諾貝爾獎百年鑒 追尋自然之律 特色及評論

《諾貝爾獎百年鑒》是為紀念諾貝爾獎頒發100周年而編纂的原創科普圖書,總計29卷、270萬字,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等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中40名專家教授撰寫。它將諾貝爾科學獎的百年歷程放在整個20世紀科學發展的廣闊背景之中進行全景式刻畫,著眼於突出諾貝爾獎的神髓―――科技創新精神。該書除了用3卷綜述分別全面回顧現代物理學、化學和生命科學的百年巨變外,還根據對百年來所有諾貝爾科學獎獲獎項目的具體分析,將它們按內在關聯和發展脈絡歸為26個領域,每個領域各設一卷,以該領域科學發展的傳承性為主線,以相關諾貝爾獎獲獎項目為重點,既通俗介紹有關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並著眼於弘揚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全書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而且富有人文色彩,兼具文獻價值和收藏價值。

諾貝爾獎百年鑒 追尋自然之律 內容簡介

20世紀是物理學發展史上最富有成就的世紀,物理學在經典物理學的基礎飛速發展,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果,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20世紀之前,物理學家對於物質結構的認識還只是觀念性的。20世紀前夕的1897年,人類才發了第一個基本粒子――電子。在那以後,物理學家才真正開始了探索微觀物質世界的進程。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說,量子論就此誕生。其後,愛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論解了光電效應。1913年,玻爾提出了原子光譜理論,建立了現代意義上的原子模型。在20世紀20年代,矩陣力學、薛丁格方程、泡利不相容原理、海森伯不確定原理和狄拉克電子方程相繼提出,為量子力學奠定了基礎。這是20世紀物理學史上一場名副其實的革命。
與量子革命幾乎同時,愛因斯坦發動了20世紀物理學的另一場革命。1905年,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把自牛頓以來一直根深蒂固的絕對時空觀從物理學中驅逐出去了。1915年,他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從而建立起引力的科學理論。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一起,成為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石。40年,量子電動力學誕生,它利用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對電磁力進行了極為深入的闡述。50年代,發現了弱相互作用的宇稱不守恆現象。60年代,夸克模成功建立。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電弱統一理論和量子色動力學相繼提出,標準模型正式形成。標準模型是人類認識微觀世界的進程中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堪稱20世紀物理學的又一場革命。
然而,標準模型並不意味著人類探索自然的腳步就此停止。一方面,將引力與電磁力、弱力和強力統一到一個完整的大統一理論一直是物理學家無法割捨的夢想;另一方面,實驗和觀測所提供的數據也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弦論的蓬勃發,也許同樣將是一場給物理學帶來巨大影響的革命。
上面是《20紀物理學革命》給我們描述的物理學的革命歷程。這本書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諾貝爾獎百年鑒》叢書中的一本。本叢書將20世紀物理學、化學和生命科學三大學科的全部諾貝爾獎按具體獲獎內容分為26個領域,每個領域寫成一部8萬字左右的小書,每本書內容以該領域的進展為脈絡,以相關諾貝爾獎獲獎項目為重點。由此,讀者不但能了解這些諾貝爾獎成果的科學內容,更能知道這個領域的發展歷程。

諾貝爾獎百年鑒 追尋自然之律 本書目錄

一、科學與人
二、現代物理學與諾貝爾獎
三、愛因斯坦:世界的神話
四、燦爛的量子群英
五、標準模型的輝煌
六、新的曙光
七、無冕之王
八、再鑄輝煌一、科學與人
二、現代物理學與諾貝爾獎
三、愛因斯坦:世界的神話
四、燦爛的量子群英
五、標準模型的輝煌
六、新的曙光
七、無冕之王
八、再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