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給我一個億》

《誰能給我一個億》

《誰能給我一個億》能給你一個億。它將財富的秘密完全解碼,以最質樸的語言、最淺顯的形式展現在你的面前。只要你翻開它、讀懂它、理解它,然後身體力行,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財富。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一團廢紙締造的首富;一個小朵役的富豪蛻變史;一條褲子引發的淘金夢……誰給了他們一個億?現在,“一個億”就擺在你的面前,不要再與他擦肩而過!動起你的大腦,動起你的雙手,取回自己的一個億!

內容簡介

誰能給我一個億》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人物為主線,將十三位具有典型意義的頂級富豪的成功經驗進行濃縮,用最精簡的文字加以表述,讓我們在讀故事的過程中,領略獲取財富所必須具備的意志品質和所需品嘗的酸甜苦辣。
第二部分,本書將各種獲取取財富的能力進行拆解、估價。總結出十個價值千萬的能力(包括獲取財富的勇氣、創意、行動力、機遇、人脈、口才、激情、誠信、自信以及對於財富的執著),帶領我們去細絀地體味獲取財富所需要的點點滴滴。

目錄

第一部分 誰給了他們一個億
一團廢紙締造的首富——眼光獨到、穩步打天下的張茵-
廢紙裡面撿金子
玖龍紙業的誕生
玖龍上市
一隻企鵝闖出的名堂——敏感機警、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馬化騰
軟體工程師馬化騰
0ICQ帶來的啟示
馬氏QQ帝國
一瓶汽水帶來的財富——善抓時機、以勇氣贏財富的坎德勒
店員的失誤與可口可樂的誕生
千里馬遇上了伯樂
炮製可口可樂神話
一個軟體彈出的帝國——不懼風險、以實力贏天下的比爾·蓋茨
不安分的學生
微軟,橫空出世
微軟的橫向擴展
一個小雜役的富豪蛻變史——天道酬勤、全方位綻放的鄭裕彤
非同一般的小雜役
周大福的鄭老闆
變身地產大鱷
一隻炸雞締造的快餐神話——堅定自信、小生意收穫大財富的山德士
40歲創業的“老爺爺”
“老爺爺”的困境與轉變
快餐連鎖的勝利
一條領帶引領走向世界——穩紮穩打、激情打造財富殿堂的曾憲梓
初識曾憲梓
第一筆“學費”
“高調”起家
金利來的誕生
一條褲子引發的淘金夢——滿懷激情、平凡中掘商機的李維·史特勞斯
舊金山的淘金夢
帆布帳篷的啟示
李維·史特勞斯的服裝公司
一次巧遇促成的網路商業帝國——冷靜謹慎、不懼商戰殘酷的馬雲
巧遇網際網路
“阿里巴巴”與馬雲
一瓶麻辣醬走向世界——誠信待人、以實在贏市場的陶華碧
拌涼粉的麻辣醬
老乾媽的麻辣醬廠
“陶氏”管理
誠信才是王道
一盒保健品掀起的消費潮流——白手起家、挫折面前永不低頭的史玉柱
“巨人”史玉柱
從“白金”“黃金”里掘金
踏上“征途”
一道網址營造的搜尋世界——深謀遠略、新行業“老手”的李彥宏
“美漂”生涯
回國創業
海外擴張
一塊地皮撐起的亞洲神話——虛心真誠、風險中把握時機的李嘉誠
塑膠花起家
地產成就霸業
第二部分 誰給了我一個億
一千萬的勇氣——給自己創業的勇氣,一個億不是夢
勇氣是通向一個億的第一步
別人不敢,你敢,你就有機會了
沒有理智,勇氣只能稱作“魯莽”
一個億離不開破釜沉舟的勇氣
只要值得就要去冒險
放棄也是一種勇氣
一千萬的創意——創意有多大,一個億就有多近
創意是一個聚寶盆
拋除舊有觀念才能收穫創意
學會變通,創意才能無限
標新立異的創意方式
奇思妙想創造億萬財富
一千萬的行動——想到還要去做,一個億不會憑空飛來
坐著不動,永遠也賺不到一個億
想好了就要馬上去做
一個億的目標,帶來一個億的財富
分清楚輕重緩急,先做最重要的
別給自己找拖延的藉口
“一個億”就是“一億個一”
別讓抱怨耽擱你的腳步
一千萬的機遇——個億不是小錢,抓得住機遇才能得到
不靠好機遇,賺不到大錢
別輕易放過每個賺錢的良機
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致富的機遇
多收集信息,機會藏在信息里
借雞生蛋,你可以借出機會
只有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有抓住機遇的本事
讓銳利的眼光拉近你與良機的距離
“危”機也可化為賺錢的“契”機
一千萬的人脈——獨木不成林,有人幫襯才能賺到一個億
擁有好人脈,才有好財路
誠實可靠的形象是構建人脈的第一步
謙虛謹慎,人人都會喜歡你
善待他人,讓人脈網路幫你成功
與優秀的人為伍,讓一個億成為你的囊中之物
經常保持聯繫,維護人脈資源
莫對你自己的小圈子“情有獨鍾”
坦誠合作,追求雙贏
一千萬的口才——能說會道,讓一個億成為囊中之物
好口才能夠幫你實現財富夢想
當個“自來熟”,生人變朋友
察言觀色,好口才成就你的財富夢想
好口才可以讓別人照你說的做
在談判中,一句關鍵的話可以給你帶來一個億
言多必失,不該說的別說
拍馬屁“拍”來滾滾財源
一千萬的激情——激情成就夢想,用激情創造一個億
激情是創造財富的動力
欲望讓你獲得奮鬥的激情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顆激情的火種
用100%的激情做1%的事
激情就是在工作中一絲不苟的耐心
一千萬的誠信——言而有信,一個億才會為你傾情
誠信是你的無形資產
言而有信,說到的就要做到
一次失信就會斷送你的億萬富翁之夢
對客戶負責,為“人品”充值
為自己的錯誤“買單”,為自己的信譽“添磚”
偷奸耍滑只能讓一個億離你越來越遠
不可有騙人之意,不可無防騙之心
一千萬的自信——不相信自己的人,憑什麼獲得一個億
相信自己能得到一個億
相信自己,敢於去拼,一個億並非難事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優勢
提升實力,你的自信會更有底氣
別在乎別人的看法,堅持走自己的路
穩紮穩打,別讓自信過了頭
一千萬的執著——拼搏不放棄,一個億終究會追到手
執著讓你拿到一個億
肯吃苦,一個億就藏在苦裡面
天道酬勤,勤勞價值一個億
陷逆境,別放棄一個億的信念
百折不撓,永不放棄
把失敗當成墊腳石
不斷嘗試,找到一個億的那條路

前言

擁有“一個億”的財富!這么刺激的事情你有想過么?
也許,這個念頭僅僅在你瀏覽福布斯排行榜時一閃即過;也許,這個念頭僅僅在你與朋友神侃時一語帶過;也許,這個念頭僅僅在你從發財夢裡睡醒時一笑而過。但是現在,當“一個億”就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否還準備與它擦肩而過呢?
這當然不是在和你說笑話。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你的手裡已經掌握了一把打開億萬財富之門的鑰匙。我們編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要讓“一個億”的財富在每個人的面前變為可能。
——誰能給你一個億
你自己就可以給你一個億。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賺取的財富,從來沒有被賜予的財富。記住,別人的永遠是別人的,就算是別人的贈與,也僅僅是暫時暫存在你這裡而已。只有憑藉自己智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
——誰能給你一個億
沒有人能夠給你一個億。不要幻想天上掉餡餅這種好事,就算是天上掉餡餅砸在你的頭上,你不去接住了、抓緊了,終歸也會被別人搶走。
——誰能給你一個億?
這本書就能給你一個億。它將財富的秘密完全解碼,以最質樸的語言、最淺顯的形式展現在你的面前。只要你翻開它、讀懂它、理解它,然後身體力行,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財富。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人物為主線,將十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頂級富豪的成功經驗進行濃縮,用最精練的文字加以概括,讓讀者在讀故事的過程中,了解他們成功的心路歷程,領略獲取財富必須具備的意志品質和需要付出的艱辛。
第二部分,本書將各種獲取財富的能力進行拆解、估價,總結出十個價值千萬的能力(包括勇氣、創意、行動、機遇、人脈、口才、激情、誠信、自信、執著),帶領讀者去細細體味獲取財富所需要的各種條件。
一個億,說少不算少,畢竟這個世界上擁有一個億財富的人並不算多;一個億,說多也不算多,對於那些頂級富豪而言,一個億也許還比不上他們財富的一個零頭。對我們來說,一個億,實際上就是一個符號,一個目標,指引著我們向財富邁進。

精彩書摘

廢紙裡面撿金子
1985年,27歲的張茵放棄了深圳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揣著3萬元到香港做起了廢紙回收生意。由於之前,張茵曾受中國一個造紙廠委託去香港收購廢紙,因此張茵決定涉足造紙業,將稻草漿造紙改為環保造紙。
剛進入到造紙業的時候,張茵觀察到內地紙張短缺的情況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由於國內的森林資源比較貧乏,特別是造紙的用速又使得森林建設嚴重滯後,而且國內廢紙回收體系很不健全,且級別不夠,所以當時大部分高檔紙的原料都需要進口的廢紙和木漿。國內只能通過進口廢紙來解決國內造紙原料的供應問題。
由於廢紙回收的門檻不高,因此,張茵“收破爛”的事業得到了不少客商的支持,很快,香港就成了張茵事業的重要集散地。同時,張茵在香港也遇到了她日後的夫君,也就是其事業夥伴——台胞劉名中。於是兩人一起在香港開展廢紙回收的工作。
在香港,儘管從事廢紙回收的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是很高,但是他們卻特別講信義,因此張茵覺得跟他們很投緣。
由於張茵對回收的廢紙堅持高標準、高品質,再加上那時正趕上香港的經濟騰飛。因此,張茵夫婦僅僅用了6年時間就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造紙的原料在握,張茵開始著手自己造紙。1987年,張茵在香港做了不到兩年,就開始在大陸尋找可以合作的造紙廠。在先後和遼寧營口造紙廠、武漢東風造紙廠、河北唐山造紙廠合資經營的經驗基礎上,張茵於1988年在東莞建立了獨資造紙廠——東莞中南紙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生活用紙。
1990年,張茵夫婦將回收廢紙的事業重心遷往美國。因為那裡不僅廢紙資源極為豐富,並且廢紙回收系統非常高效、科學。與此同時,張茵更發現了一個其他人還沒有留意的機遇,那就是大量運送出口貨物的貨櫃回到中國時都是空返,這不正是自己可以入手的方向么?
看到這個機遇,張茵積極行動了起來,用很低的運費,把這些美國廢紙運回了中國。10年間,他們先後在美國建了7家工廠,將收到的廢紙打包、運輸。張茵的造紙原料公司中南控股開始成為美國最大的造紙原料出口商,並一直蟬聯到現在。而且,張茵一直將出口廢紙的業務發展了下去,如今中南控股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紙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過500萬噸,並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業務遍及全球各地,成為全球廢紙出口的王者。
可以說,美國豐富的紙原料市場奠定了張茵事業未來發展的基礎,張茵也從美國的原料市場看到了中國造紙市場的未來。
玖龍紙業的誕生
1996年,張茵果斷地在東莞投下1.1億美元,成立了玖龍紙業。雖說張茵是一位女性,但在做投資決策時,卻具有連男性都難以企及的魄力和眼光。在所用機器都是國產機的20世紀90年代,絕大部分的中國造紙廠僅僅處於5萬噸左右的年產規模。但張茵在東莞投產的第一家工廠就是20萬噸的年產規模,而且從一開始進入造紙行業,張茵就為她實現世界第一的包裝紙廠商的目標設定了詳細的規劃。1998年7月,玖龍紙業第一條生產線建成投產,每年可生產20萬噸高檔牛卡紙。
2000年6月和2002年5月,張茵又斥巨資在東莞基地先後安裝了兩條新生產線。此時,雖然玖龍紙業以3條生產線、百萬噸產在中國眾多包裝紙板市場上確立了龍頭企業地位,但它的腳步卻絲毫沒有慢下來,新生產線一條接一條。後來,高瞻遠矚的張茵又揮師北上江蘇太倉,在太倉迅速形成了95萬噸的產能,幾乎是再造了一個玖龍。張茵說:“在2000年前後,從來沒有人像我們一樣在太倉擁有幾千畝土地。”
超前的眼光、大量的預投資使得玖龍很快就成為了行業的領導者。因為在當時,玖龍紙業在東莞市麻涌鎮的1353畝土地上建築了35萬平方米廠房,而土地成本僅為每畝2萬;至於江蘇太倉的投入,3839畝土地的買入單價則在8萬~8.6萬元。要知道,到了2005年底,玖龍在大陸持有物業(廠房、土地、樓宇等)估值達24.61億元。從長遠來看,這是節省了多么大的一筆成本啊!
此後幾年,由於中國對箱板紙的需求不斷增長,張茵不斷投資購入大型造紙機,時至2005年底,玖龍紙業的產能已達到330萬噸,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為17%,成功地超越晨鳴紙業,成為全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八的造紙巨頭。
而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外企業財團在中國的投資更是給了玖龍紙業發展壯大的機會。中國已經晉升為“世界工廠”,可口可樂、耐克、索尼等國際企業,以及海爾、TCL等國內龍頭企業生產的產品都需要高質量的包裝物,玖龍紙業產品供不應求。
張茵在全力打造玖龍紙業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中南控股公司業務的推進。2002年,中南紙業躍升為美國貨櫃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並以超500萬噸的年出貨量,成為歐美最大的紙原料供應商。
美國森林和紙業協會在2005年曾經發過一份報告稱:美國一年需要消耗4700萬噸紙張,這4700萬噸廢紙中將有75%的廢紙被循環利用。而據中國海關統計,國內2005年廢紙進口量,高達1704萬噸。這樣算來,美國每年可再生利用廢紙中的1/7被中南控股公司輸出,而中國再生造紙原料的1/4以上由中南控股公司輸入。
憑藉中南控股公司在美國的業務,張茵將廢紙低價收購併低運費運回了中國,以最最佳化的成本——中國相對廉價的土地、能源、人力資源,生產緊俏的高檔紙製品。就這樣,張茵夫婦為中國造紙行業種下了一片廣袤的“森林”。
玖龍上市
2006年3月3日對於張茵和玖龍紙業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這一天,玖龍紙業成功地在香港獲得578倍的超額認購,募集到的資金超過38億港元。而張茵也憑此一舉超過黃光裕,成為當年中國的首富。
張茵以中南控股公司為基礎,構建了龐大、穩定的原料供應渠道,同時,其前瞻性的發展眼光、專一的經營理念、超前的環保理念、完善的管理和配套服務以及規模效益,使玖龍紙業在香港股市得到了投資者的極大認同,國際頂級投行“摩根史坦利”甚至將玖龍紙業加入到了環球指數、標準指數的成分股,並加入香港恒生綜合指數。
在張茵眼中,挑戰就是當市場處於低增長期時,怎樣建立企業的成本優勢。在她看來,公司的優勢就在於:價格透明、公正,不會因為客戶的身份就區別對待,更不會對大客戶開後門。正因為如此,玖龍紙業的客戶才能遍布五大洲。張茵對此解釋過:“玖龍紙業的客戶都是全球性的,最大客戶只占其銷售總量的3%,40%的客戶都是國外企業,包括許多財富500強企業。”
張茵在財富之旅上一路走來,帶給我們的啟示在於,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明確自己的定位:要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能盲目地跟隨市場進入到自己不了解、不擅長的領域;而一旦確定了事業的發展方向,就要專注於目標,不能朝三暮四。追逐財富,就要有寬廣的心胸和敢於衝破壓力的決心,能夠在遇到困難時意志堅強地勇往直前,衝破一切阻力,直到取得最後的成功。
……
·查看全部>>物為主線,將十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頂級富豪的成功經驗進行濃縮,用最精練的文字加以概括,讓讀者在讀故事的過程中,了解他們成功的心路歷程,領略獲取財富必須具備的意志品質和需要付出的艱辛。
第二部分,本書將各種獲取財富的能力進行拆解、估價,總結出十個價值千萬的能力(包括勇氣、創意、行動、機遇、人脈、口才、激情、誠信、自信、執著),帶領讀者去細細體味獲取財富所需要的各種條件。
一個億,說少不算少,畢竟這個世界上擁有一個億財富的人並不算多;一個億,說多也不算多,對於那些頂級富豪而言,一個億也許還比不上他們財富的一個零頭。對我們來說,一個億,實際上就是一個符號,一個目標,指引著我們向財富邁進。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廢紙裡面撿金子
1985年,27歲的張茵放棄了深圳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揣著3萬元到香港做起了廢紙回收生意。由於之前,張茵曾受中國一個造紙廠委託去香港收購廢紙,因此張茵決定涉足造紙業,將稻草漿造紙改為環保造紙。
剛進入到造紙業的時候,張茵觀察到內地紙張短缺的情況和巨大的市場潛力。由於國內的森林資源比較貧乏,特別是造紙的用速又使得森林建設嚴重滯後,而且國內廢紙回收體系很不健全,且級別不夠,所以當時大部分高檔紙的原料都需要進口的廢紙和木漿。國內只能通過進口廢紙來解決國內造紙原料的供應問題。
由於廢紙回收的門檻不高,因此,張茵“收破爛”的事業得到了不少客商的支持,很快,香港就成了張茵事業的重要集散地。同時,張茵在香港也遇到了她日後的夫君,也就是其事業夥伴——台胞劉名中。於是兩人一起在香港開展廢紙回收的工作。
在香港,儘管從事廢紙回收的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是很高,但是他們卻特別講信義,因此張茵覺得跟他們很投緣。
由於張茵對回收的廢紙堅持高標準、高品質,再加上那時正趕上香港的經濟騰飛。因此,張茵夫婦僅僅用了6年時間就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造紙的原料在握,張茵開始著手自己造紙。1987年,張茵在香港做了不到兩年,就開始在大陸尋找可以合作的造紙廠。在先後和遼寧營口造紙廠、武漢東風造紙廠、河北唐山造紙廠合資經營的經驗基礎上,張茵於1988年在東莞建立了獨資造紙廠——東莞中南紙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生活用紙。
1990年,張茵夫婦將回收廢紙的事業重心遷往美國。因為那裡不僅廢紙資源極為豐富,並且廢紙回收系統非常高效、科學。與此同時,張茵更發現了一個其他人還沒有留意的機遇,那就是大量運送出口貨物的貨櫃回到中國時都是空返,這不正是自己可以入手的方向么?
看到這個機遇,張茵積極行動了起來,用很低的運費,把這些美國廢紙運回了中國。10年間,他們先後在美國建了7家工廠,將收到的廢紙打包、運輸。張茵的造紙原料公司中南控股開始成為美國最大的造紙原料出口商,並一直蟬聯到現在。而且,張茵一直將出口廢紙的業務發展了下去,如今中南控股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紙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過500萬噸,並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業務遍及全球各地,成為全球廢紙出口的王者。
可以說,美國豐富的紙原料市場奠定了張茵事業未來發展的基礎,張茵也從美國的原料市場看到了中國造紙市場的未來。
玖龍紙業的誕生
1996年,張茵果斷地在東莞投下1.1億美元,成立了玖龍紙業。雖說張茵是一位女性,但在做投資決策時,卻具有連男性都難以企及的魄力和眼光。在所用機器都是國產機的20世紀90年代,絕大部分的中國造紙廠僅僅處於5萬噸左右的年產規模。但張茵在東莞投產的第一家工廠就是20萬噸的年產規模,而且從一開始進入造紙行業,張茵就為她實現世界第一的包裝紙廠商的目標設定了詳細的規劃。1998年7月,玖龍紙業第一條生產線建成投產,每年可生產20萬噸高檔牛卡紙。
2000年6月和2002年5月,張茵又斥巨資在東莞基地先後安裝了兩條新生產線。此時,雖然玖龍紙業以3條生產線、百萬噸產在中國眾多包裝紙板市場上確立了龍頭企業地位,但它的腳步卻絲毫沒有慢下來,新生產線一條接一條。後來,高瞻遠矚的張茵又揮師北上江蘇太倉,在太倉迅速形成了95萬噸的產能,幾乎是再造了一個玖龍。張茵說:“在2000年前後,從來沒有人像我們一樣在太倉擁有幾千畝土地。”
超前的眼光、大量的預投資使得玖龍很快就成為了行業的領導者。因為在當時,玖龍紙業在東莞市麻涌鎮的1353畝土地上建築了35萬平方米廠房,而土地成本僅為每畝2萬;至於江蘇太倉的投入,3839畝土地的買入單價則在8萬~8.6萬元。要知道,到了2005年底,玖龍在大陸持有物業(廠房、土地、樓宇等)估值達24.61億元。從長遠來看,這是節省了多么大的一筆成本啊!
此後幾年,由於中國對箱板紙的需求不斷增長,張茵不斷投資購入大型造紙機,時至2005年底,玖龍紙業的產能已達到330萬噸,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為17%,成功地超越晨鳴紙業,成為全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八的造紙巨頭。
而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外企業財團在中國的投資更是給了玖龍紙業發展壯大的機會。中國已經晉升為“世界工廠”,可口可樂、耐克、索尼等國際企業,以及海爾、TCL等國內龍頭企業生產的產品都需要高質量的包裝物,玖龍紙業產品供不應求。
張茵在全力打造玖龍紙業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中南控股公司業務的推進。2002年,中南紙業躍升為美國貨櫃出口用量最多的公司,並以超500萬噸的年出貨量,成為歐美最大的紙原料供應商。
美國森林和紙業協會在2005年曾經發過一份報告稱:美國一年需要消耗4700萬噸紙張,這4700萬噸廢紙中將有75%的廢紙被循環利用。而據中國海關統計,國內2005年廢紙進口量,高達1704萬噸。這樣算來,美國每年可再生利用廢紙中的1/7被中南控股公司輸出,而中國再生造紙原料的1/4以上由中南控股公司輸入。
憑藉中南控股公司在美國的業務,張茵將廢紙低價收購併低運費運回了中國,以最最佳化的成本——中國相對廉價的土地、能源、人力資源,生產緊俏的高檔紙製品。就這樣,張茵夫婦為中國造紙行業種下了一片廣袤的“森林”。
玖龍上市
2006年3月3日對於張茵和玖龍紙業來說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這一天,玖龍紙業成功地在香港獲得578倍的超額認購,募集到的資金超過38億港元。而張茵也憑此一舉超過黃光裕,成為當年中國的首富。
張茵以中南控股公司為基礎,構建了龐大、穩定的原料供應渠道,同時,其前瞻性的發展眼光、專一的經營理念、超前的環保理念、完善的管理和配套服務以及規模效益,使玖龍紙業在香港股市得到了投資者的極大認同,國際頂級投行“摩根史坦利”甚至將玖龍紙業加入到了環球指數、標準指數的成分股,並加入香港恒生綜合指數。
在張茵眼中,挑戰就是當市場處於低增長期時,怎樣建立企業的成本優勢。在她看來,公司的優勢就在於:價格透明、公正,不會因為客戶的身份就區別對待,更不會對大客戶開後門。正因為如此,玖龍紙業的客戶才能遍布五大洲。張茵對此解釋過:“玖龍紙業的客戶都是全球性的,最大客戶只占其銷售總量的3%,40%的客戶都是國外企業,包括許多財富500強企業。”
張茵在財富之旅上一路走來,帶給我們的啟示在於,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就要明確自己的定位:要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能盲目地跟隨市場進入到自己不了解、不擅長的領域;而一旦確定了事業的發展方向,就要專注於目標,不能朝三暮四。追逐財富,就要有寬廣的心胸和敢於衝破壓力的決心,能夠在遇到困難時意志堅強地勇往直前,衝破一切阻力,直到取得最後的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