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寂寞》

說吧,寂寞 內容簡介

胡曉梅的聲音在深圳這個380萬人口的城市裡,擁有最多的耳朵,連續8年每晚都有近百萬聽眾的在傾聽她的聲音;在這塊廣袤無邊而又無影無形的電波世界裡,她的嗓音成為了許多午夜未眠人的精神寄託。有人說她是“男性公敵”,她入木三分的分析力是男人都所不能及的,她大膽、犀利的硬派女性主持風格曾備受爭議。然而也正因為這些,她才受到大家的矚目。

本書記錄下的是她幾年來“聲音歷險”中的故事,是關於一個午夜“脫口秀”主持人解剖自己和他人的書,是能夠讓我們的目光下潛到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河流的深處,瞥見千姿百態的人性之礁,感覺到被觸動被刺痛的書。

說吧,寂寞 本書前言

她的聲音在深圳擁有最多的耳朵,在電波這塊廣袤無邊而又無影無形的世界裡,如果說面具的存在是客觀和先天的話,她的嗓音似乎就構成了最完美的面具和最無堅不摧的武器。

在她剛剛入行的90年代初期,在大城市的孤獨人口呈幾何級數遞增的狀況下,她憑藉自己的聲音得天獨厚地占據了一個有利地形,一個最直接最便捷俯瞰城市人心的有利地形。而那時候的她,初出茅廬,少女情懷,蒼翠欲滴。她不假思索地、理所應當地把這塊午夜的時空當成了屬於自己的情感自留地,專門播種她泛濫和唯美的情懷。她營造了了片仙樂飄飄、夜半輕私語的浪漫空間,以寄放廣大移民青年和她自己寂寞漂泊的心靈,當然,她成功了,在深圳這個移民人口眾多的、年輕得似乎可以犯任何錯誤的城市裡,這種成功似乎是必然的。

然而,慢慢地,她開始質疑了,質疑這種惟美幻覺空間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她覺得自己像一個用軟綿綿的手掌從事按摩工作的蹩腳按摩師,甚至是一個販賣迷幻劑的人。於是,她開始消化、吸收和透視人們交付給她的各種故事,她開始學習解析人性,她嘗試不再做一個垃圾收集站,而是垃圾處理廠。簡而言之,她不再虛假地陪著人們廉價地抒情,她變得敏銳並且尖銳起來,她練就了一套迅速卸掉對方面具的本事,正如她自己所說:“多年的廣播對話工作讓我深深地了解到,我們在話筒後面戴上面具的本能是多么強大,而我們在面對一個虛似的空間傾訴的時候,遮掩和躲藏也幾乎是下意識的。”她以職業心理治療師式的敬業精神和朋友工的真誠和寬容,釋放著溫暖的關懷和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了解和同情。

90年代的最後一年,胡曉梅捧到了國家級的主持人多獎,成為這一獎項廣播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她說:我從怯生生的走到話筒前坐下,到現在捧到“金話筒”其實也是一個學會卸掉面具的過程,自己的,和聽眾的。

話筒和面具之外,私人生活里的胡曉梅,可提供以下細節-------

據說,當一個人的樂趣與所從事的工作完全吻合時,他將獲得一種接近完美的人生。據此可以推斷,胡曉梅的人生是接近“接近完美”的。因為,她是那一類從舌頭翻卷中獲得樂趣的人之一,而話筒後的工作顯然讓她如魚得水,當然,在每天凌晨時分兩個小時的法定說話時間之後,如果她的辭彙和靈感或者亢奮的情緒持續的話。她的朋友們就要嚴陣以待,做好防洪排澇的準備了。因為她的話語海洋即刻就會將你淹沒。在對某件事情進行前後左右的說理論證後,順便再對某種明景開展無遠無界的想像和展望。你在和沉重的眼皮作戰,而她在夢想的高溫下目光炯炯。

有人說胡曉梅是一個“用嘴巴思考”的人,綜上所述,似乎也可以說她是一個“用嘴巴生活的人”。再套一句時髦的句式,她是一個“在舌尖上舞蹈”的人。

關於胡曉梅,在同事間還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場景:她喜歡打牌,打牌時她發出的分貝足以嚇死一隻碩鼠,而在她爆出勝的狂笑時,大家就會互相殷勤地介紹說:“這就是傳說中的浪笑!”

關於胡曉梅,她的朋友們都知道,她的一句著名的至今被大家廣泛打趣和嘲笑的濫情句子是:“在這樣深的夜裡---”某種意義上,她是這座城市裡集最實際和最追求新奇兩種性格於一身的那一類女子之一,最典型的表現是,她熱衷於俊男靚女的浪漫劇情片,好萊塢的、日劇、韓劇,一個也不放過,而且喜歡獨自躲在家裡偷偷享受。如果第二天碰見她,她會主動告訴你什麼什麼情節把她感動得淚雨滂沱。但如果第三天你再問她,她卻可能一臉茫然地連片名都不記得了。如果再過一星期,你還向她提這件事,她一定會義正辭嚴地宣布,她已經深刻反省過了,流行的都是垃圾,她又被騙了一次。

當然,關於胡曉梅,你肯定能從她自己的回憶里了解到更多。在這本書里,她把自己當成了一塊解剖材料,像她在節目裡曾經對無數聽眾做過的那樣,她切割、分解、挖掘並且展示了自己。如她自己所言,這樣的“自己”或許也還是不準確不完整的,但我想,相對於二十多分鐘的對話交流,二十多年的人生資料應該是更有說服力、更加清晰立體的吧。更何況,這把手術刀經過了多年的磨鍊。

總而方之,這是一本講述“聲音的歷險”的書,是關於一個午夜“脫口秀”主持人解剖自己和他人的書,是能夠讓我們的目光下潛到光怪陸離的都市生活河流的深處。瞥見千姿百態的人性之礁,感覺到被觸動被刺痛的書。基本上,你可以說這是一本深圳人的完全情感手冊,也可以說是一本隱秘的都市人性大全。當然,在滿足好奇心之外,我相信,我們應該還會有其他的收穫。如果你想了解自己多一點的話。

說吧,寂寞 本書目錄

序:話筒、面具與胡曉梅 葉貞
我的故事
童年

情感試驗
聲音的夢
走進深圳
夜的生活
小蒼蘭
夜空不寂寞
幕後
愛情
下一站是幸福

他們的故事

真情篇
監獄之約
傷逝
愛與哀愁

迷情篇
心戒
遇上100%的混球
都是酒精惹的禍
愛她不是他

危情篇
第一次
可恥的天真
同居陷阱
愛比死更冷

矯情篇
深圳寶貝
完美有罪
看上去很美
真實的謊言

寡情篇
永遠說不的男人
假面
樓上燈光

憂情篇
心之全蝕
我不讓自己浪費
無辜的羔羊

"圍觀"胡曉梅
Ⅰ.說吧!
Ⅱ.說吧!!

說吧,寂寞 文章節選

永遠說不的男人

這是一個為了在心理上作自我防禦,處處在交談中設定障礙的男人。他先後打了兩次電話,第一次試圖把自己描繪成寬容而不同凡響的人,第二次則想告訴我他即使不寬容也是別人的錯。當然,他的話里漏洞百出,矛盾重重,但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完善,他會不停地對他所持的懷疑採取激烈的否定,而他這種愈演愈烈的蠻橫,令我實在忍無可忍,最後只好把電話掛上了事。在這裡,我不想對我採取的方式做過多的辯解,讀者可以通過文末附上的兩封聽眾來信自行作出判斷。但我覺得,這個事件帶出了另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當我在節目中試圖把握對談者心理活動時,在收音機旁的聽眾是不是也在揣測我隱藏在談話背後的真實想法呢?因此,以下的談話,我在括弧里作了評註(一部人是當時的想法,一部分是整理錄音時的想法),我想這樣讀者可能會更明白,在談話中我的提問與應答是基於什麼樣的心理。

看完這個永遠說"不"的男人的故事,我不知道讀者會不會想到一本"可以說不"的書來,在整理錄音時我幾次想起那本書,同樣是卑又自負,無知又狂妄、褊狹又做作、只不過那本書是以民族的名義說"不"的,而這個男人一直糾纏在�T的生活里,難怪有心理學家認為,一種�}心理的結構往往能在個人的心理案例中找到相同的模式,反之亦然。

(一)

M:你好!第一次打種電話,我想聊一下,在深圳,我把我的愛人丟了。

H:在哪兒丟的?在商場門口?

M:在我的心裡丟了。我在她的心裡已經不存在了。

H:為什麼呢?

M:很簡單嘛,其實簡單就是一種複雜,是吧?

H:你還挺邏輯的。

M:是這樣的,我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方式和別人不同,我如果對你講一個漫長的愛情故事,對這么多聽眾有點不公平(我有些訝異,他一上來就忍不住標榜�T與眾不同,還要刻意表現對聽眾的體貼,這種造作之舉表明他意識到他正在視線中心,這是一個有表演欲的人)我是第一次給你打電話,是真的,以前聽過,聽得很少,因為自己的感情已經很複雜了。我的方式有兩種:一喝酒,二看電影。為什麼要喝酒呢?因為喝完酒之後,我喜歡那種感覺,人與人之間,是那么地真誠(他把酒後拍胸脯當作真誠!一個喜歡騙�T投入真誠幻覺的人!)至於我為什麼喜歡看電影呢?因為在電影裡,我可以體會到我體驗不到的愛情。

H:你已經無意挽回嗎?

M:我很想挽回,但是我想隨意,因為我以前太不隨意了(他為什麼反覆強調�T想隨意?他太不隨意地時候做過些什麼?他從不肯提及任何�q事件,不斷地只談感受和結論)。如果再這么下去的話,我會打擾她平靜的生活。她追求到這個生活很不容易,跟著我受了那么多的苦,所以我覺得她得到了應該得到的。他們兩個很合適,他家境也很好(再次提到別人的家境)。她跟我還要受很多年苦,沒什麼意思,就像我喝醉後就一句話:"我是一個好人,其實我是一個好人。"雖然我小時很壞,比如說把女孩小辮子綁到板凳上吧(三番五次說一些不能證明自己壞的事,最壞也不過如此嘛),亂七八糟的很多事,可我心地很好,我有一顆寬容的心。就像我跟我朋友開玩笑說:"我以後找對象啊,一個女孩根本不可能"他問:"為什麼?"我說:"我的愛這么博大,一個女孩受得了嗎?"(得意地笑)我覺得本來這是這樣,她愛上我就愛上我這一點。

H:愛上你的寬容博大?

M:正是因為我知道都是我的錯,所以根本不用去怨別人!(順勢再顯示一把寬容博大!)人生一定要隨意,並不是那種刻意的隨意,而是一種---曉梅,為什麼大家都這么喜歡你?因為你隨意,非常隨意,你能夠隨意面對你的人生,並不是找一個理由的隨意,我說得對嗎?

H:你好像不是在說我,你似乎是在說你想要做的自己。你真的不怨恨她離開你?有很多男人給我打電話說:"我的女人離開我了,不就是因為我窮嗎?"

M:如果說這樣話,我覺得這個男人不怎么的,我說過了,我有一顆寬大的心,我能夠體會她,理解她。

H:能怎么樣體會她?

M:我能理解她,可是我知道這個男人沒有我理解她(他怎么知道呢?)但是她為什麼不跟我呢(�Q還是不理解)

H:為什麼嫌貧愛富呢?

M:她並不是嫌貧愛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承受能力。她出生在一個比我好的環境裡,不能以我的環境來衡量她的心,她的承受能力。我能夠體諒她,因為我知道,一般女孩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的,像我現在吧,身上欠五六萬塊錢債,你說我讓人家女孩跟著我,簡直就是一種,卑鄙吧。我昨天對她說,我現在學會了一種本事,你知道是什麼本事嗎?----因為她一路上跟我講她的男朋友,我說:"我的心裡在流淚,我還能笑著對你"她說:"為什麼呢?"我說:"因為我還是愛著你,但是我這種愛已經不像以前那種愛了。"我以前的愛是瘋狂的,瘋狂得她都怕了,為什麼我現在這么隨意呢,因為我知道我錯了,我應該,就像我朋友對我說(借別人的口說),"十億人裡面就出你梁東一個",喲,我把名字說了(挺看得起自己!自己的人才說這種話,才需要虛張聲勢的狂妄)

H(笑)……

M:"出了我一個,你知道吧,如果我為了你不喝酒了,我就不是我了。為了你,不去看電影了,少抽好多煙,我就不是我自己了。"我一定要先有我自己(做自己就是絕不會為了別人去改變自己,不管錯或者對?!)所以,我不能這樣虧待人家女孩。因為我發現我還是在追求我自己,根本就不是追求另外一個人。何況,我現在沒有那個權利,我知道物質決定經濟基礎(再次把責任推到物質上),所以,我現在先要追求到我自己,先要把我的家事辦理完以後,再找另一半。她說的一句話我很生氣,她說:"如果我和現在男朋友分了的話,我會找一個大款"(女方是在暗示怎么樣都不會找回他)我就開玩笑地說:"我以後就是大款呀"她說:"那我也不會找你,好馬不吃回頭草,"我說:"你不是好馬呀,她說,我不是好馬也不吃回頭草,"比較好玩吧。

H:你們可以這樣交談?

M:這是因為我呀,這是因為我的心態變了(又自我感覺了一把,與眾不同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我自己就是個心理醫生,我給很多的人治過病,而且我能給自己治病,調節我的心情,並不是刻意地去調節(再次強調自己不是刻意,要隨意!說明他其實知道刻意才是自己最大的問題)我知道,我現在處於什麼樣的環境,我應該怎么樣使我的心情變得平衡(他真的知道嗎)?

H:所以你去儘量理解她。她在這段感情里跟著你吃了很多苦吧?

M:對,這是肯定的,各種苦。

H:而她中途走掉……

M:她走掉有她的原因,我不想影響她的思想,因為她是一個人,她有她的精神生活。

H:她有選擇的權利。

M:不,我不想用"權利"兩個字(他似乎不想承認別人有"權利"試圖強調是自己主動放她走,是自己的偉大,而不是因為自己失敗)。一個人有她的精神世界,如果你影響了她的精神世界,她的自我,這個時候她已經不是她了,即使她為了你改變了自己,你發現你已經不愛她了。一個人哪,一定要保持自我,沒有自我,就會比很多在街上的人低一個檔次。我現在要追求物質(又在怪物質!他"精神"過嗎?)以前我很不現實,現在我很現實了。

H:你的確是一人很自我的人!

M:我一直都沒有自我!從很小的時候……(�】在強調要做自我,即使是愛也不能改變自我,現在又說一直都沒有自我,他矛盾到自我是什麼都不知道!)

H:一直沒有自我?!這種沒有自我來自於讓你自卑的家庭環境?

M(迅速地)我沒有自卑過(條件反射地否認自己不願承認的)我只是向上(永遠把自己往好的方面解釋,死不承認自己負面情緒)這種家庭環境給了我永遠向上的動力。每當自己沒有動力的時候,我相信我的能力(他的豪言壯語太多了!)像我女朋友說的那樣:"我知道你以後一定會成功。"我說:"你為什麼不等呢?"這是我以前心態沒有改變的時候(不斷強調�T今天已經超越)。然後她說:"我隨不了了。"以前的我還是很瘋狂的,會在大馬路上狂喊亂叫,現在不會了,我現在很冷靜,不,不是冷靜,是很隨意。

H:或者是不得不接受?

M(不高興地)也不是一種接受。我覺得你的語言非常刻意(剛剛才誇過我隨意!看來我激怒他了!)也許是你的工作影響了你,天天這么多電話,你也挺累的。

H:當一個人刻意追逐隨意的時候,你不認為他並沒有真正隨意嗎?

M:但我沒有以我的隨意來衡量你呀。

H:你剛才已經做了。

M:沒有,我沒有以我的隨意來衡量你(他可以瞬間��覆記憶!)因為是第一次交談吧,以後你會理解的了(看樣子他還會再給我打電話)。

H:你在轉變過程中極力想證明�T已經平穩過渡,但事實不是這么容易,你還處在自我勸勉的階段。不管怎樣,希望你繼續努力。

M:沒有,沒有,你太小看我了。

H:也許,但你要允許別人懷疑,懷疑一個人在兩個極端里如此迅速消化和平衡的能力,我是持懷疑態度的,你說的多過你做的。

M:我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人物(啊?)

H:我一向不信這種說法。

M:你信不信不重要,反正我就是這樣的人。

H:你可以這么理解和相信自己,但是你要允許別人有懷疑的權利,凡事你自己也不要這么絕對,給自己留有餘地。

……

說吧,寂寞 作者介紹

胡曉梅,1992年12月進入深圳廣播電台主持晚間談話節目至今,胡曉梅和她的《夜空不寂寞》成為這座移民城市一個穩定的文化符號,代表著理解、信任和追問。

1995年,大型記錄片《輝煌十五年》對《夜空不寂寞》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給予肯定。次年,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製作播出三集《夜空不寂寞》同名專題片。

1997年至1999年,獲"全國城市電台十佳節目主持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新聞工作者"、"鵬城青年文明勳章"、"中國城市廣播新聞獎"等多項榮譽。

1999年摘取全國廣播電視"百優雙十佳"節目主持人評選"金話筒"金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