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緝》

《詩經》研究著作,或作《詩輯》。《詩緝》傳世刊本極稀,僅有明嘉靖年間趙府味經堂刊本(原杭州丁氏八千卷樓舊藏)。

《詩緝》

正文

《詩經》研究著作,或作《詩輯》。36卷。宋代嚴粲撰。嚴粲,生卒年不詳,字坦叔,邵武(今屬福建)人,曾任清湘令,能詩。此書以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為依據,並雜采諸家之說而成,舊說有未妥者則斷以己意。其體例為字訓句義都插注在經文各句之下;在每章之後,又概括解釋章義,明白易曉,便於初學。此書雖雜采舊說,而時有新義。如說《小雅·無羊》“牧人乃夢”是設詞頌禱,非牧人實有此夢。又釋“風雨”,認為“詩多以風雨喻暴亂:北風其涼喻虐,風雨淒淒喻亂,風雨飄搖喻危,大風有隧喻貪”(《邶風·谷風》)。又釋“罔極”,認為“罔極為無窮之意,善惡皆可言之”,並舉《魏風·園有桃》、《小雅·蓼莪》、《小雅·青蠅》、《大雅·桑柔》諸篇以相印證(《衛風·氓》)。這些解說,都注意到文學寫作手法,並能通貫全書。此書在音訓、名物考證上亦甚精當。書中也有墨守舊說,或發揮不當之處,如說《邶風·綠衣》是“綠以喻妾,衣以喻上僣”,仍遵從《詩序》之說,反映出受儒家詩教的影響。
《詩緝》傳世刊本極稀,僅有明嘉靖年間趙府味經堂刊本(原杭州丁氏八千卷樓舊藏)。《四庫全書·經部·詩類》收有此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經部》亦有此書。李盛鐸舊有清抄本,現歸北京大學圖書館。抗日戰爭期間,始有復性書院刊本,題《嚴氏詩輯》36卷,附今人葉渭清《校勘記》 1卷,流傳亦不廣。另外,鎮海劉燦撰有《嚴氏詩輯補義》,嘉慶辛未劉氏墨莊刊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