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是一首單調小令。通過女主人公口語式的內心獨白,揭示了作為一個閨中弱女子被負心人所折磨而帶來的心靈創傷,表現了舊社會情愛悲劇的一個方面。主人公怨中有愛,愛怨兼發,心情複雜。作品在藝術構思與表現手法上甚見匠心,深得後代詞評家的讚賞。其中,“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是傳唱名句。

基本信息

原詞

月將沉月將沉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
香閣掩,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注釋

永夜:長夜。
爭忍:怎忍。
尋:尋思。
衾:被子。

譯文

漫漫長夜呀,你拋下我到哪兒去了呢?一點音訊都沒有。
閨門緊閉,眉頭緊鎖,眼看著一彎新月漸漸西沉,天就要亮了,怎么能夠忍得住不去思念他呢?
看著孤單單的衾被,心生怨恨。此情此景,如果換成是你,你才能明白我對你的思念有多深!

詞牌

訴衷情教坊曲名。毛文錫詞,有“桃花流水漾縱橫”句,又名《桃花水》。 按,《花間集》此調有兩體,單調者,或間入一仄韻,或間入兩仄韻,韋莊顧夐溫庭筠三詞略同。雙調者,全押平韻,毛文錫魏承班三詞略同。

格律

永夜拋人何處去 絕來音香閣掩眉斂 月將沉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平韻平仄仄仄韻平仄韻仄平平平韻
爭忍不相尋 怨孤衾 換我心 為你心 始知相憶深
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仄平讀平仄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按,《花間集》顧詞二首,其一首與韋詞同,此亦韋詞體,惟第七句添一字,第八句添一字,作折腰句法,結句添二字,即開宋人添字之法。元詞襯字,實本於此。

作者

顧敻,五代詞人。生卒年、籍貫及字號均不詳。前蜀王建通正(916)時,以小臣給事內廷,見禿鷲翔摩訶池上,作詩刺之,幾遭不測之禍。後擢茂州刺史。入後蜀,累官至太尉。顧夐能詩善詞。《花間集》收其詞55首,全部寫男女艷情。
況周頤評為“五代艷詞上駟也”。認為其特點是“工致麗密,時復清疏。以艷之神與骨為清,其艷乃益入神入骨。其體格如宋院畫工筆折枝小,非元人設色所及”(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引《餐櫻廡詞話》)。如〔荷葉杯〕第 9首:“一去又乖期信,春盡。滿院長莓苔,手挼裙帶獨徘徊。來摩來,來摩來!”語言質直,寫情傳神入骨。又如〔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寫空閨曠怨,“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王士禛稱許為“自是透骨情語”(《花草蒙拾》)。這類詞已開宋代柳永一派,並對元人小曲影響較大。此外,如《醉公子》“岸柳重金線”,則被鄭文焯評為“極古拙,亦極高淡,非五代不能有是詞境”(《唐宋名家詞選》引)。其事跡見《十國春秋》。

品詞

王士禛《花草蒙拾》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自是透骨情語。
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入恨深。”全襲此,然已為柳七一派濫觴。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曾把此詞作為“有專作情語而絕妙者”的顯例之一,並且說:“此等詞,求之古今人詞中,曾不多見。”足見評價之高。
《知本堂讀杜》:杜陵《月夜詩》,明是公憶鄜州之閨中及小兒女,卻代閨中憶己。明是公憶閨中,久立月下而淚不乾,卻云何時偕閨中倚幌,雙照淚痕。身在長安,神遊鄜州,恍若身亦在鄜州,神馳長安矣。曩讀顧夐《訴衷情》詞云:“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是此一派神理。(《五代詩話》卷四引)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元人小曲,往往脫胎於此。

賞析

這是一首單調小令。開頭五句,奏的是感情音響的主鏇律——怨。“永夜”兩句,就懸想負心人行蹤著筆。“長夜漫漫,負心人啊,你拋下我到哪裡去了?”自問還復自答:“音信已絕,奈何!”這一“絕”字,點出薄悻者之寡信絕情。“香閣掩”三句,就閨中人己方情況著筆,從環境描寫(閨門緊閉)、表情描寫(眉頭緊皺)、時間推移(斜月將落、長夜將盡)這三個方面,寫出了終宵坐候之難耐。這兩筆歸結到一點——對薄悻者之怨。
“爭忍”句以下寫心池又起新瀾。“爭忍”兩句是第一個浪頭,特點是思之不已,愛怨兼發。“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尋啊?”這一句心靈獨白,表明她怨中有愛,情絲難解。但稍加推究,閨門緊閉,室內一目了然,有何可尋?“尋”這一動作,正好顯示她已陷於身難自主迷離恍惚的精神狀態。等到她頭腦稍為清醒,又得面對令人心碎的現實——孤衾獨處,因而“怨”字又重上心頭。“換我心”三句是第二個浪頭,特點是情之所鍾,忽發痴語。換心者,移心之謂也。主人公是多么希望把自己的一顆心移置在對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對方對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就事論事,移心之說似屬無理,而主人公發此痴想,卻正好顯示其愛之深,其情之真,此即所謂“無理而有情”。當然儘管如此,主人公的悲劇命運將是難以避免的。這一點,明湯顯祖在《花間集》評本中曾一語道破:“若到換心田地,換與他也未必好。”但作品的思想傾向性卻十分明朗,同情完全放在被折磨被損害的弱女子這一邊,這也就從側面鞭撻了薄悻之徒。
這首詞通過女主人公口語式的內心獨白,揭示了作為一個閨中弱女子被負心人所折磨而帶來的心靈創傷,表現了舊社會情愛悲劇的一個方面。主人公怨中有愛,愛怨兼發,心情複雜。作品在藝術構思與表現手法上甚見匠心,深得後代詞評家的讚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