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許多月亮》

《許多孩子,許多月亮》

《許多孩子,許多月亮》里的30堂美術課,從開放和探索出發,突破傳統教育的方法和思維,在與孩子的實際互動中,得到許多驚奇動人的結果。藝術家想從孩子身上尋回的可貴質素,我們想要理解孩子、理解藝術的企圖,都能在《許多孩子,許多月亮》中得到啟發。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許多孩子,許多月亮
作 者:藍劍虹 
許多孩子,許多月亮許多孩子,許多月亮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ISBN:9787506039918
開本:16開
定價:32.00元

內容簡介

每個孩子都能透過畫筆,發明他自己。孩子所擁有的包容性與可能性,如深邃的海洋一樣充滿未知。給他一支畫筆,一點啟發,就能創造出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

作者簡介

藍劍虹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戲劇學士、碩士,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南小區大學講師,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套用學系兼任講師,開設戲劇史、戲劇理論、表演美學、繪畫創作和兒童文學等課程。目前為台南人劇團文學顧問,負責策劃、主編《劇場事》戲劇評論刊物(2005年至今)。專欄:《人本教育札記》:“故事裡的故事”、“看圖說故事”(合撰)。著有《現代戲劇的追尋》、《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以塗鴉對抗填鴨》、《放牧的眼睛》。2003年“塗鴉畫冊”專欄(《人本教育札記》)獲得“專欄寫作”金鼎獎。2004年《放牧的眼睛》獲得藝術生活類金鼎獎。2005年《以塗鴉對抗填鴨》獲香港電台主辦年度十大好書。

目錄

自序我在舔那個甜嘛!
許多孩子,許多月亮
看見一個形狀的方法
孩子,希望的守護者
可見與不可見
空白與無所不有
明亮的黑夜
孩子和動物之間
發明自己
寶特瓶與光劍
四歲養樂多
在舌頭上鬥牛
從“指兔為貓”說起
抽象,其實不抽象
表面工夫
自己走路,大海走路
生活在他方
摔盤子的技術
看見和想像
單純的觀看
大象蛋、棒棒糖人和小師父
細節
業餘愛好者
把熊放進一隻手套的方法
不聽話孩子的畫,I:小提琴和大便巨人
不聽話孩子的畫,II:自由的練習題
蜜蜂草、下雨花、三海三手
孩子如蛹,I:單純與複雜
孩子如蛹,II:無的放矢和不可能性
教與學
緩慢

試讀章節

許多孩子,許多月亮
揚棄那些圖像模板,讓孩子自己去替世界萬物重新命名,世界上有許多鯨魚、許多月亮和許多孩子。
有這么一種說法,說畫畫是一種先於語言文字之前的活動。這是什麼意思?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來知道一下什麼是“螃蟹”。螃蟹的命名來自於螃蟹在沙灘上爬行留下痕跡而來。而“書寫”一詞的本意,也是刮擦出痕跡的意思。在中文裡,“文”一字,也是花紋、紋飾的意思。這裡我們看到,文字和紋路、花紋(乃至圖案)的共同起源之處。透過這隻“螃蟹”,讓我們可以一窺語言文字被製造出來之前的活動狀態,或是說一種自發的創造活動。
再看看其他的例子。哲學家卡西勒在《語言與神話》里說,“月亮”在希臘文中被稱為:“度量之物”,因為,其陰晴圓缺可度量時間(在古波斯文中,稱為“時光的鏡子”);在拉丁文中則為“發光之物”(1una)。他又說,“大象”,有時被稱為“喝兩倍水的”或是“兩隻牙的”,更有時被稱作為“有手的”。有手的,這當然是因為他的鼻子具有手的功能。為什麼會如此?因為在命名的活動中,我們問一個問題,那個東西是什麼?事物的名稱,根據回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月亮是什麼?是會發光的,或是用來度-量時的,答案不同,名稱也就隨之不同。而繪畫呢?我們知道繪畫是以“相似性”來表現。因此在畫畫的活動中,我們所問的問題是,那個東西像什麼?根據我們對事物的感受的不同,我們也就有不同的圖像。
月亮像什麼?隨著不同的感受,我們就可以有“許多月亮”。我想,這就是美國當代作家瑟伯那個著名兒童故事《許多月亮》所要說的。3故事裡,小公主開口向國王要一顆月亮。所有的人都傷透了腦筋。沒有人有辦法解決,除了小丑。小丑去問了公主一個問題:“月亮像什麼?”小公主舉起手用她的拇指打量一下那個在樹梢的月亮說:“比拇指頭小一點,圓圓,金色的”。於是,小丑要工匠用金子打造了一個圓圓小小的、比拇指小一點的“月亮”,讓公主當項鍊掛著。故事到此尚未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