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文化基礎2000版》

3.2.2文檔的輸入 6.4.1In 6.5.2In

計算機文化基礎2000版 特色及評論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上改革的精神,為適應計算機發展的新形勢帶來的對教學內容的新需求,由教育部工科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艾德才先生及天津大學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編寫而成的,教材內容豐富、系統、完整,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智慧。本書是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專科各專業教學用書及全國計算機水平考試及各類短訓班的培訓教材。

計算機文化基礎2000版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介紹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及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工作原理:然後介紹Windows 2000、Word 2000和Excel 2000的功能及使用、PowerPoint 2000的簡單操作;最後介紹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Internet的功能及使用以及簡單的網頁製作方法等。本書是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專科各專業教學用書及全國計算機水平考試及各類短訓班的培訓教材。

計算機文化基礎2000版 本書前言

為儘快實現教育部提出的21世紀計算機基礎教育要上一個新台階的宏偉目標,落實高等院校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上達到三個層次的基本要求,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上改革的精神,由教育部工科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艾德才先生組織部分高校內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編寫了本系列教材,其內容豐富、系統、完整,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智慧。
本系列教材由第一層次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第二層次的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和第三層次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基礎、計算機多媒體套用基礎組成。
本系列教材中的計算機文化基礎是為了適應計算機發展的新形勢帶來的對教學內容的新需求,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以Windows 2000,OFFICE 2000為平台重新編寫的。其內容包括有關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作業系統 Windows 2000,文字處理軟體 Word 2000,中文電子表格處理軟體Excel 2000,中文演示軟體PowerPoint 2000。最後介紹Internet網路基礎及使用。
本系列教材中的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獨具特色,此書以一種全新的面目展現給讀者,它是以C語言為主線,把高級程式設計語言、結構化程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式設計、軟體工程基礎等幾部分內容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教學體系,可以使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軟體技術基礎時更加自然流暢,消除了以往在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教學上的“拼盤”現象。
計算機的核心繫統軟體――作業系統,它是軟體領域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本系列教材也將其納入其中。只有掌握作業系統的基本概念、技術,特別是多任務處理以及作業系統虛擬機的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軟體開發和軟體系統的運行環境。在軟體技術基礎內,以Windows 98為例,介紹了現代作業系統環境、組成和功能服務、存儲管理、進程管理、作業管理、設備管理、檔案管理以及網路系統等。
本系列教材中的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頗具特色,它是一本集基礎性、系統性、先進性於一體的全新教科書。本書以現代最優秀的32位微處理機Pentium為例,把微處理機領域採用的最先進思想技術展示給讀者,從中可領略到微處理機內部那些隱含的、奇妙的、神秘性的東西。其內容包括Pentium微處理機的體系結構、存儲管理高速緩衝存儲器、匯流排、中斷、接口、A/D及D/A轉換,以及彙編語言程式設計等。
計算機文化基礎第一章由艾德才編寫,第二章由陸明編寫,第四章由汪大菊編寫,第三、五章由遲麗華編寫,第六章由於使編寫。全書由艾德才教授提出編寫大綱並審校了全部書稿。
出版本系列教材,是在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上進行的一次嘗試,雖力圖做好,但由於作者水平有限,難免有不足之處,殷切希望能得到廣大同仁和讀者的批評指正,以便使本系列教材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編者
2001年2月於天津大學

計算機文化基礎2000版 本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計算機基礎
1・l計算機發展簡史
l.1.1計算機發展史
1.1.2微處理機發展史
1.2計算機硬體系統
1.2.1計算機硬體組成
1.2.2計算機指令系統
1.2.3存儲程式原理
1.2.4程式的自動執行
1.3計算機軟體系統
1.3.1計算機軟體概述
1.3.2系統軟體
1.3.3套用軟體
1.4信息的表示與存儲
1.4.1計算機內部是一個二進制數字世界
1.4.2計算機的數字系統
1.4.3信息存儲單位
1.4.4非數值信息的表示
1.4.5信息的內部表示與外部顯示
1.5計算機的套用
1.5.1計算機傳統套用
1.5.2計算機的現代套用
1.6計算機文化與道德
1.6.1人類文化的發展
1.6.2計算機文化與道德
1.6.3數據的安全與維護
習題
第二章中文 Windows 2000
2.1Windows 2000的基本使用和基本操作
2.1.1 Windows 2000的安裝
2.1.2 Windows 2000的啟動
2.1.3 Windows 2000的桌面
2.1.4 Windows 2000的視窗操作
2.1.5選單和對話框
2.1.6 Windows 2000的中文輸入
2.1.7關閉系統
2.2 Windows 2000的檔案系統
2.2.1檔案及資料夾
2.2.2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
2.2.3檔案和資料夾的管理
2.3在 Windows 2000中安裝和運行套用軟體
2.3.1套用軟體的安裝
2.3.2應用程式的卸載
2.3.3啟動應用程式
2.3.4關閉應用程式
2.4 Windows 2000的辦公輔助軟體
2.4.1檔案處理軟體
2.4.2畫圖
2.4.3計算器
2.5設計個人化的工作環境
2.5.1桌面的定製
2.5.2鍵盤和滑鼠的設定
2.6計算機硬體設備的維護
2.6.1添加/刪除硬體
2.6.2硬碟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2.7 WindowS 2000與多媒體
2.7.1多媒體設備的安裝
2.7.2 Windows 2000多媒體軟體的使用
思考題
第三章中文Word
3.1 Word 2000概述
3.1.1啟動和退出
3.1.2 Word 2000視窗組成
3.2文檔的基本操作
3.2.1創建新文檔
3.2.2文檔的輸入
3.2.3保存文檔
3.2.4打開文檔
3.2.5編輯文檔
3.2.6文檔的顯示
3.3文檔的排版
3.3.1設定字元格式
3.3.2設定段落格式
3.3.3項目符號和編號
3.3.4框線和底紋
3.3.5分欄
3.3.6樣式和模板
3.4表格
3.4.1表格的建立
3.4.2編輯表格
3.4.3格式化表格
3.4.4表格的計算和排序
3.4.5由表生成圖表
3.5圖形
3.5.1插入圖片
3.5.2設定圖片格式
3.5.3繪製圖形
3.5.4藝術字
3.5.5水印
3.5.6公式編輯器
3.6頁面排版和列印文檔
3.6.1頁眉、頁腳和頁碼
3.6.2頁面設定
3.6.3列印文檔
3.7郵件合併
3.7.1創建主文檔
3.7.2創建數據源
3.7.3在主文檔中插入合併域
3.7.4合併主文檔和數據源
習題。
第四章中文Excel 2000
4.1概述
4.1.1啟動Excel2000
4.1.2 Excel 2000中文系統視窗介紹
4.1.3 Excel 2000工作表和工作簿
4.1.4檔案操作
4.1.5幫助功能
4.2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2.1單元格區域的選擇
4.2.2輸入數據
4.2.3添加數據
4.2.4刪除與恢復
4.2.5複製和移動數據
4.2.6工作表中數據的簡單運算
4.2.7公式和函式
4.3格式化工作表
4.3.1設定字型格式
4.3.2設定對齊方式
4.3.3設定數字格式
4.3.4添加框線和底紋
4.3.5自動套用格式
4.3.6工作表背景的設定
4.4圖表和圖形
4.4.1圖表
4.4.2圖形
4.5數據管理
4.5.1排序
4.5.2篩選
4.5.3分類匯總
4.6 Excel 2000的網路功能
4.6.1將工作表數據創建為Web頁
4.6.2在工作表中引用Web數據
4.6.3在工作表中建立超級連結
4.7宏
4.7.1錄製宏
4.7.2運行宏
習題
第五章中支演示軟體PowerPoint
5.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5.1.1建立演示文稿
5.1.2保存和打開演示文稿
5.1.3瀏覽和編輯演示文稿
5.2美化演示文稿
5.2.1格式化幻燈片對象
5.2.2設定幻燈片外觀
5.3動畫和超連結技術
5.3.1動畫效果
5.3.2演示文稿的超級連結
5.4放映和列印演示文稿
5.4.1放映演示文稿
5.4.2列印演示文稿
習題
第六章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
6.1Internet基礎知識
6.1.1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6.1.2 ISO的OSI參考模型
6.1.3什麼是Internet
6.1.4 Internet的發展歷史
6.1.5我國的Internet
6.1.6IT技術概念
6.2 Internet的通信協定――TCP/IP
6.2.1 TCP/IP協定
6.2.2IP位址和域名
6.3 Internet提供的服務
6.3.1電子郵件服務
6.3.2檔案傳輸服務
6.3.3WWW服務
6.3.4其他服務
6.4連線Internet
6.4.1Internet的接入方式和條件
6.4.2數據機的安裝
6.4.3建立撥號連線
6.4.4TCP/IP的配置
6.4.5連線到Internet
6.5Internet Explorers
6.5.1IE簡介
6.5.2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
6.5.3IE的配置
6.5.4使用與管理收藏夾
6.5.5使用脫機瀏覽
6.6電子郵件服務
6.6.1OutlookEXpress簡介
6.6.2創建和管理郵件賬號
6.6.3接收與管理電子郵件
6.6.4創建和傳送電子郵件
6.6.5使用通訊簿
6.7檔案傳輸服務
6.7.1使用ftp命令方式傳送檔案
6.7.2通過瀏覽器下載檔案
6.8主頁製作
6.8.1創建Web網頁
6.8.2編輯Web網頁
6.8.3保存網頁與發布站點
6.9Windows2000網路功能
習題

計算機文化基礎2000版 文章節選

……機程式、計算機網路、以及計算機本身都成為計算機病毒的生存環境和新的病毒源。
(2)依附性:不獨立地以一個檔案的形式存在,僅附著在別的程式上,當調用該程式運行時,此病毒則首先運行
(3)潛伏性:計算機病毒在傳染上某一計算機系統後,病毒的發作是有條件的,在發作條件未獲滿足之前,它在系統中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也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4)破壞性:計算機病毒一旦傳染給系統,被感染的系統在計算機病毒發作條件得到滿足後,就表現出某些症狀,像螢幕顯示異樣、計算機作業系統的運行速度變慢、檔案被刪除等。
失去這幾個特徵中的任何一個都不稱其為病毒。病毒製造者的編程技巧都比較高明,他們對作業系統也比較熟悉。
1.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一般說來,計算機病毒包括三大功能模組,即引導模組、傳染模組和破壞模組,但並非所有模組都是這樣。
從目前為止的計算機病毒的類型來看,大大小小的計算機病毒程式類型繁多,小的計算機病毒程式有時僅由幾十條指令組成,而大的計算機病毒程式有的很類似於一個作業系統,由多達上萬條指令組成。
一般是將計算機病毒分成弓舊區型、檔案型、混合型和宏病毒這樣4種類型。
①引導區型計算機病毒
引導區型計算機病毒是早期最流行的計算機病,這種病毒主要是通過軟碟在DOS作業系統內傳播。它首先侵染軟碟中的引導區,然後再傳染到硬碟中用戶的“主引導記錄”。病毒一旦傳染至硬碟中的引導區,就會極力染指每一個進入計算機進行訪問的軟碟的引導區。
由於這種病毒隱藏在軟碟的第一扇區,它可以在裝入系統檔案之前先行進入記憶體儲器,從而使它獲得對DOS的完全控制。
②檔案型計算機病毒
檔案型病毒是檔案侵染者,通常也稱其為寄生病毒,它運作在計算機存儲器里。通常它感染擴展名為COM,EXE,DRV,BIN,OVL,SYS的檔案。當它們每一次被激活時,感染檔案就把自身複製到其他檔案中,並能在存儲器里保存很長時間,直到病毒又被激活。
目前,有數千種檔案型病毒,它類似於引導區型病毒,絕大多數檔案型病毒活動在DOS環境中。然而,也有一些檔案型病毒能很成功地感染到微軟的Windows,IBM的OS/2等作業系統內。
③混合型計算機病毒
混合型病毒擁有引導區型病毒和檔案型病毒兩者的主要特徵。
④宏病毒
宏病毒一般是指用Basic書寫的病毒程式,這種病毒暫存在Microsoft Office文檔上的宏代碼內。它直接影響到對文檔的(如打開、存儲、關閉或清除 Microsoft Office文檔等)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