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 上卷》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的特點在於,它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繫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而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的發展。

西方哲學史 上卷 內容簡介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的特點在於,它是在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聯繫中講述西方哲學發展的歷史,而不是單純地講西方哲學自身的發展,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哲學問題的發展。羅素認為,哲學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說不是個人孤立思考的結果。社會環境和已往各種哲學學說對一種哲學學說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哲學家們是時代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的結果。另一方面,他們又是後來的社會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之。因而,他在本書中,總是試圖把每一個哲學家看作是時代的產物。又考察他們對時代的影響。例如,為了使讀者更容易理解斯多葛派和伊壁鳩魯派的哲學,本書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希臘化時代的社會歷史情況;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經院哲學的產生和發展,本書介紹了從5―15世紀基督教發展的知識。 
本書的特點之二是,從時代的社會生活與哲學的關係出發,對本書中所要論述的哲學家的選擇與一般的哲學史有所區別。他不是完全以哲學本身的優越性為選擇標準,而是更加看重哲學家的學說對時代社會生活影響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詩人,由於他們對哲學發展有比較大的影響,在本書中也占有一席地位。
本書的第三個特點是,羅素是個著名的哲學家,他對哲學和社會生活有獨特的認識,對哲學發展史有獨到的理解,本書由他一個獨自寫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對西方哲學史發展的線索,及哲學史發展過程中的統一性的認識。

西方哲學史 上卷 本書目錄

美國版序言
英國版序言
緒論
卷-古代哲學
第一篇前蘇格拉底哲學
第一章希臘文明的興起
第二章米利都學派
第三章畢達哥拉斯
第四章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巴門尼德
第六章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雅典與文化的關係
第八章阿那克薩哥拉
第九章原子論者
第十章普羅泰戈拉
第二篇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蘇格拉底
第十二章斯巴達的影響
第十三章柏拉圖見解的來源
第十四章柏拉圖的烏托邦
第十五章理念論
第十六章柏拉圖的不朽論
第十七章柏拉圖的宇宙生成論
第十八章柏拉圖哲學中的知識與知覺
第十九章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
第二十章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
第二十一章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
第二十二章亞時節士多德的邏輯
第二十三章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
第二十四章希臘早期的數學與天文學
第三篇亞里士多德以後的古代哲學
第二十五章希臘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犬儒學派與懷疑派
第二十七章伊壁鳩魯派
第二十八章斯多葛主義
第二十九章羅馬帝國與文化的關係
第三十章普羅提諾
卷二天主教哲學
導言
第一篇教父
第一章猶太人的宗教發展
第二章基督教最初的四個世紀
第三章教會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聖奧古斯丁的哲學與神學
第五章公元五世紀和六世紀
第六章聖邊奈狄克特與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經院哲學家
第七章黑暗時期中的羅馬教皇制
第八章約翰・司各脫
第九章公元十一世紀的教會改革
第十章回教文化及其哲學
第十一章公元十二世紀
第十二章公元十三世紀
第十四章弗蘭西斯教團的經院哲學家
第十五章教皇制的衰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