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鴛鴦對浴銀塘暖》

《虞美人·鴛鴦對浴銀塘暖》是晚唐五代詞人毛文錫的作品。這首詞兩片各二十九字,寫一男子對情人的思念之情。上片觸景生情,下片用典抒情。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虞美人·鴛鴦對浴銀塘暖

【創作年代】晚唐五代

【作者姓名】毛文錫

【文學體裁】詞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虞美人鴛鴦對浴銀塘暖,水面蒲梢短。垂楊低拂麴塵波,蛟絲結網露珠多,滴圓荷。遙思桃葉吳江碧,便是天河隔。錦鱗紅鬣影沉沉,相思空有夢相尋,意難任。

作品注釋

⑴銀塘——形容塘水清澈明淨。

⑵麴塵波——寫垂柳一派淡黃色的煙波。麴塵:或寫作“麴塵”,酒麴所生的細菌,色淡黃如塵,故稱淡黃色為“麴塵”。《周禮·天官·內司服》鞠衣”註:“黃桑服也,色如鞠塵,像桑葉始生。”古代“鞠”與“麴”通。劉禹錫《楊柳枝》:“鳳闕輕遮翡翠幃,龍墀遙望麴塵絲。御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

⑶蛟絲——蛛絲。

⑷桃葉——指所懷念之人。《古今樂錄》:“桃葉,子敬妾名,緣於篤愛,所以歌之。”“子敬”是王獻之的字,他的妾叫桃葉,其妾之妹叫桃根。王獻之在今江蘇南京市秦淮河畔,曾送其妾而作歌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後來,人稱此渡口為“桃葉渡”,稱此歌為《桃葉歌》。這裡說“桃葉吳江碧”,因此渡在古吳地秦淮河釁。用此典的意思是遙思故人舊地。

⑸錦鱗紅鬣——指魚。鬣(liè獵),通“|”(liè),魚名,雄魚帶紅色,生殖季節色澤鮮艷,生活在淡水中,也叫桃花魚。又解:鬣為魚頷邊的小鰭。這裡“錦鱗紅鬣”連用,借代“書信”。

作品評析

這首詞寫男子思念情人。上片寫銀塘、蒲草、垂楊、圓荷等,皆為襯筆,意在烘托鴛鴦對浴,引起下片對情人的思念。下片用“遙思”領起,連用“桃葉渡”、“天河隔”兩個典故,點出與情人的難見。接著寫書信難通,只有夢裡能尋而已,最後以這種相思使人經受不了作結,突出懷人之深。

作者簡介

毛文錫,唐末五代詞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