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里的金錢遊戲》

《藝術里的金錢遊戲》

《藝術里的金錢遊戲》一書由媒體名人蔡康永和明星級藝術經紀人陳冠宇共同編著。在本書中作者把多年賞畫買畫的經驗和故事娓娓道來,既教給讀者很多收藏鑑賞的知識,也傳達了一種獨特的收藏觀和文化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作者把多年賞畫買畫的經驗和故事娓娓道來,既教給讀者很多收藏鑑賞的知識,也傳達了一種獨特的收藏觀和文化觀。這本書不是討論藝術,它是藉助買(賣)藝術的人常玩的金錢遊戲,來告訴我們怎樣賺藝術的錢。我們最關心的兩大內容都在其中:讓你擁有賺錢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維,同時在賺錢中處好社交之道.
平日裡在電視上你看不到、聽不到,最傳奇、最趣味、最八卦的故事,也都在這裡。誰說藝術是圈內遊戲,掌握好人脈、眼力、智慧……藝術與生活是相通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並能做好的.

作者簡介

蔡康永,出生在台北的老派上海家庭,帝任國際級時尚雜誌的總編輯,廣播電台及電視台的總監,以及大學老師.20世紀末期開始主持電視節目,最常被提起的節目包括《康熙來了》《金馬獎典禮》《兩代電力公司》《真情指數》。蔡康永出版過的作品包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有聲書《歡樂三國志》,等等。
陳冠宇,明星級藝術經紀人,以J.Chen之名活躍於國際藝術交易圈,曾任職於投資銀行及上市公司財務長。收藏歷史10年以上,生平最得意的收藏,是1990年代開始持續購買的奈良美智油畫。客戶包括多位上市公司老闆及知名藝人,如張小燕林志玲、作家侯文詠等。

本書看點

1.有玩又有賺,蔡康永告訴你金錢遊戲中不能說的秘密。
2.買賣藝術不簡單,眼光、人脈、機智……一個都不能少。
3.在電視上你看不到、聽不到,最傳奇、最趣味、最八卦的買畫故事,都在這裡。

媒體評論

蔡康永新書《藝術里的金錢遊戲》這是他和藝術經紀人陳冠宇合作的藝術雜記,兩人將在書中談“買賣藝術該知道的事”和“對藝術圈生態的看法”。書里講了不少因為買畫而賺到錢的故事,也討論了買賣藝術的人常玩的金錢遊戲。
蔡康永提到自己首次買畫其實是替父親搶畫。電視劇《潛伏》以及電影《建國大業》裡面,出現一位知名的將軍顧祝同,是曾經參與抗日戰爭的著名將領,他的兒子顧福生是一位畫家,當過名作家三毛小時候的畫畫老師。顧福生長期住在美國,不算特別有名,可是他父親顧將軍的人脈廣,黨政軍朋友多到不行,所以顧福生首次回台灣辦畫展的時候,所有顧將軍的朋友全部都湧進畫展,匆匆買下他們可能看不懂,也可能是他們買過的唯一一張現代畫。蔡康永記得,當時父親正在跟顧將軍打麻將。父親把他叫到一邊小聲交待說:“你趕快去畫展現場買幅畫,給顧家哥哥捧場。”於是,國中生蔡康永第一次走進賣現代畫的畫廊。“到了現場目睹人頭攢動,每一幅畫都貼了紅點(貼紅點代表已經有人買了),心想‘完蛋’,擔心一幅都買不到。終於,給我在角落找到一張版畫,還沒有貼上紅點,我就抓住老闆說:‘我就要這張,趕快幫我貼!’他一貼好,我才鬆了口氣……”
本書目錄蔡康永自序要玩遊戲,就要知道規則
陳冠宇自序別讓陷阱降低你買賣藝術的樂趣
寫在前面“這是個麻煩的遊戲喔!”
金錢遊戲,那個人的遊戲
 金錢遊戲,人的遊戲
 康永為父買畫記
 匆忙搶一幅,好向老爸交差
 第一次花自己的錢買畫,買了幅像鬼的小孩
 遊戲的通關密碼,往往就在眼前……
 新聞報導里的人,不只是馬英九千金的老闆
 Google一下,陌生名字變成投資機會
 大師作品,用破盤價上購物頻道叫賣
 一年內漲五倍,你驚奇嗎?
 寶物出現,也需要你有識得寶物的眼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照樣摔一跤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投資藝術品,像投資好股票
 這場遊戲中,別人會用的“欺敵”武器
 “放毒”說是假畫,有心人低價得標
 撥開“彩色煙霧”,值多少就付多少
 畫作像葡萄酒,也要挑年份
 親手創作或工作室創作,各有所好
 當代藝術,講究理念而未必是技法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一邊存資金,一邊存知識
 玩遊戲,錢要花在刀口上
 曾有過某件藝術品打動你的心靈嗎?
 能產生共鳴又買得起的話,非理性購買也無妨
 “三D”來時,機會也來了
 當代藝術漸漸融入生活場景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除非你喜歡,否則別投資藝術
金錢遊戲的發生地
 這遊戲動眼動腦,還要動腳
 上哪買畫呢?畫廊?拍賣會?
 畫廊氣氛有時很肅殺
 畫廊不標價,喜歡密室交易
 拍賣會,像藝術市場的櫥窗
 拍賣會裡人多好壯膽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遊戲新手可以找好人當顧問
 這場遊戲,同隊的人很重要
 好畫廊主人,會像好房中介為你篩選指引
 畫廊栽培新人,“畫店”只管做買賣
 滯銷有時比暢銷更好的怪行業
 買畫有話術,談錢太俗氣
 喜歡一個人,不必讓鈔票陪葬
 找家氣味相投的畫廊,開始接觸藝術吧!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把逛畫廊排入旅遊行程
 遊戲中“吊胃口”的手法
 買東西還要通過面試的奇怪規則
 保護藝術家,還是玩伎倆?
 排在候補名單上等買畫
 能幫你參與遊戲的各網站
 寫e-mail詢價,驗證一下自己的眼光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畫廊經營績效,不像基金容易評價
 拍賣會是近身肉搏的遊戲場
 拍賣的估價,高或低都是戰術
 拍賣前辦展覽,讓你親眼體會
 去展場探聽敵情
 去打聽這場遊戲的其他玩家
 作品的故事,是藝術品的附加價值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電話競標,先索取狀況說明書
 遊戲玩家心理戰
 手法1:空喊
 手法2:作價
 手法3:假成交
 別被氣氛情緒牽著走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先設預算,才不會掉進作價圈套
 雞肋不會引爆激情
 要投資最好別炫耀
 短線進出的話,請多利用拍賣會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稀有作品,才值得進拍賣會和人廝殺
搞懂玩家心理,占住你的位置
 想賣畫,最好要懂買畫的心
 打動這群,打不動那群
 一看就知道來頭的,最受愛炫者歡迎
 買賣未來趨勢,得讓品位跟上時代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撥小部分錢練膽子、練眼力
 果然是遊戲,玩具也能漲十倍
 人民幣三萬夠入門了
 小心一產再產的“假限量”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買畫能不能分期付款?
 玩遊戲當然需要本錢
 藝術家不會經營自己的話,找個好經紀人
 藝術家逐步墊高自己的作戰計畫
 懂得戰略思考,才能稱霸一方
 藝術先進國的館長們,也在競賽誰先創造新話題
 打造藝術明星,有三招常見方法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當心買到藝術圈的“一代拳王”
 “有深度”或“受歡迎”你選哪個
 受歡迎的藝術品流通性高,是投資首選
 形式特殊的作品難收藏,限制市場流通性
 行為藝術也可以在市場流通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學術地位也能增加光環,為藝術品增值
 難斷高下時,畫面優美的總是加分
 印成很小張後的吸睛力,也影響吸金力
 凝視觀眾的人像,最吸引目光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亞洲市場較保守,避免挑戰大眾品位
 這場遊戲有專用錢幣
 畫廊賣藝術品,定價是秘密
 守住畫家身價,畫廊只漲不能降
 你漲你的,我未必埋單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拍賣價下跌,未必是警訊
 變身遊戲
 當代藝術,也有偽作
 看你選擇相信誰
 產生糾紛,真跡照樣被抹黑
 有保證書也未必是真品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通過代理畫廊最安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五招“撿漏”良方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沒有布置兵力的地方,往往挖好了坑
 該脫手時就脫手
 現成的錢,也有人不願賺
 賺到理想價差就可以賣
 買藝術品得用閒錢
 重大事件發生前,會出現一波追捧利多
 善用談判技巧
 由畫廊代為脫手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藝術品三種滯銷情況
 名畫背後的人脈存摺
 一件藝術品等於一張會員證
 高門檻,就是一種樂趣
 藝術主題旅行的樂趣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藝術品的應酬功能
 “機會”?還是“命運”?
 藝術投資很可能求售無門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投機就容易掉入陷阱
 為了存畫換新家
 國外買畫,要考慮運費成本
 太計較衍生費用,不適合投資藝術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藝術品越大,買家的倉庫就越大
帷幄中決勝千里外
 藝術品的“金磚四國”
 藝術年代的啟蒙,從“群聚”開始
 學者與畫商,誰的動作快?
 藝術價值隨著經濟發展起飛
 從美術館展覽尋找明日之星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跨國越活躍,“錢景”愈看好
 看動漫長大的人漸漸有錢了
 動漫時代的藝術語言
 比頭腦,不是比技巧
 故意做不能賣的藝術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你看不懂,可能是藝術家太差
 桌椅直接變成雕塑
 設計師一把木椅能賣到四十萬
 設計師的藝術,照樣很貴
 藝術不再高高在上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限量才會產生價值
 信息發達是雙面刃
 網路對藝術推波助瀾
 神秘感要維持
 第三封電郵才問價錢
 來自陳冠宇的提醒/站上全球化浪頭,擴大投資視野
關於藝術,J.K.大斗陣 
 畫家如果不聰明
 你為什麼不關燈看畫?
 藝術圈製造明星的招式好老套喔
 畫家到底怎么定售價的?
 愛漂亮,很重要?
 初次展覽,定價別太高
 畫家可以不簽畫廊嗎?
 關於我的當代藝術收藏這事兒……
 BubbleisGood!
 其實,做一個收藏家,也蠻苦的
 WhenIFallinLove…
 漲時重量,跌時重質
 悲觀vs.貪婪
 櫻花盛開的春季?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