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鷹擊》

《蒼鷹擊》是近代傳奇作品。作者傷時子。全劇20齣,寫革命志士田豐愛國憂時,出洋遊學,羨慕東鄰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中興盛景。本劇有上海改良小說出版社本,收入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卷》上冊(1962)。

《蒼鷹擊》

正文

近代傳奇作品。作者傷時子,生平不詳。全劇20齣,寫革命志士田豐愛國憂時,出洋遊學,羨慕東鄰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中興盛景。回國後,廣結同志,矢志諦造共和。雖有家人勸阻和保皇黨的籠絡,均不為所動。他打入清朝政府,任淮南警兵學校調統。某日,察罕帖木兒平章來校,令其搜捕革命黨人,田豐與同志密謀後,槍擊平章,率眾往劫武庫,以圖舉事。事敗被捕,田豐英勇就義,親友皆被株連。此劇實隱寫1907年光復會員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事。在當時革命運動中,此案最為激動人心,劇作家往往譜入戲曲,藉以表彰英烈,鼓吹革命。如華偉生作《開國奇冤》傳奇,孫雨林作《皖江血》傳奇等。《蒼鷹擊》假託田豐之名,情節稍有虛構,較之其他劇作,革命思想和激情表現得更加強烈、鮮明,人物形象也較豐滿。劇作借田豐之口,揭露腐敗黑暗的清政府,歡呼革命的風潮日趨高漲,公開號召:“從此休只憑筆舌寫哀怨,鐵血關頭須實把平生目的宣。……俺拚得受一個惡名兒叫做反!”這正是辛亥革命前夕,一些熱血志士思想的反映。作者熱情稱頌田豐等人為“神鷹”,將他們的反叛行動贊為蒼鷹之一擊,全劇因此得名。但劇中表現了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和狹隘民族主義思想。這也是當時同類題材作品的共同缺陷。本劇有上海改良小說出版社本,收入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卷》上冊(1962)。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