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邸鈔》

《萬曆邸鈔》

萬曆邸鈔,不分卷,凡三十二冊,舊抄本,毎半葉十行,行二十三字,.書為編年體,起萬曆元年癸酉正月,迄四十五年丁已六月止,分月繫事以為綱,毎事下次行低一字,或鈔錄奏疏及御批全文,或但節略大意,為例殊不純.


《萬曆邸鈔》萬曆邸鈔
以多鈔錄奏邸報,故以邸鈔名書.四庫簡明目錄未入此書 1968年臺灣國立中國圖書館出版有根據台灣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的舊抄本影印的精裝全三冊本1 24開2412頁250.00 因它抄錄於邸報,故曰“邸鈔”;又因其邸報出於明朝萬曆年間,故統稱為“萬曆邸鈔”。

萬曆邸鈔的訊息報導始於萬曆元年正月,止於萬曆四十五年六月。萬曆皇帝總共在位48年,也就是說僅差三年就可得到萬曆一朝的全部邸鈔。據粗略統計,萬曆邸鈔總共有45.27萬餘字,其中篇幅最多的為萬曆三十六年,達3.8萬餘字;最少的是萬曆三年,僅600餘字。此數為編年體,抄錄人將邸報原件按年頭月份的順序連綴而成,經過編輯和刪削的痕跡,非常明顯。在一些訊息報導的後面,抄錄人對原件作了一些補充和說明,如“附錄”、“又錄”、“外史臣雲”等等。不過,原件和加工的界限分明,一看便知,絲毫不影響對邸報原件的判讀和研究。但令人遺憾的是,邸報的原作者和邸鈔的抄錄者,此書均未留名。據台灣學這考證,萬曆邸鈔系明末抄錄,故邸鈔的真實性,當是確鑿無疑。它內容豐富,連續性長,不僅是研究明代邸報的珍貴史料,也是研究明代新聞史、乃至明代歷史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內容價值

由於萬曆邸鈔依年月列次,因而後人無法辨認當時邸報的完整模樣,譬如每期報紙有多少頁,報導多少條訊息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藉此了解到明代邸報的報導範圍、刊登的內容、報導的重點等等。為了使讀者能對明代邸報獲得生動的直觀的感性認識,同時也為了方便本文後面的論述,筆者在這裡摘錄一些取自不同角度、篇幅較短的邸鈔如下:

《萬曆邸鈔》《萬曆邸鈔》

1.有關於皇帝詔諭的:

諭內閣:內操原有祖制,向緣扈從南北部,及皇陵恭祀,以嚴內外之們,但演教銷知進退而已。而言官不知,妄行非論,亦是職責之分,姑都且不究。今已停止,卿等知之。

2.有關於官員升遷的:以李長青為禮部尚書,以羅萬化為吏部右侍郎。

3.有關於官員罷職和受罰的:

奪通政司參議梁子琦俸三月——子琦與禮書徐學謨相地不合,因參學謨並及時性,時行疏辨,子琦閱地凡三往。初往與尚書陳道基爭,再往與欽天監官及術士爭,三往則與學謨爭;且以學謨締姻於臣,為附勢植黨,實有所觸望,並欲中臣。有旨:“梁子琦本挾私瀆奏,著罰三個月。”

4.有關於官員參劾奏章的。

禮科給事中徐成楚參劾四川巡撫王繼光——成楚言今年六月,繼光差承宋文賓等持勘合一道、皮包四隻,過舊臣任內黃縣,卒以包重難負,覓人相送,文賓等怒其後期,鞭之幾死,具稟到臣,當堂啟包,其一約四十餘端,多四川土產;其一金銀鉸川扇,約八百柄。內有二禮單,一送恭院彥登,計書儀五封,共銀一百五十兩;一送舊院王象夢,計書儀七封,共銀一百八十兩。單尾附送萊州府劉,折儀三十兩,餘一包未盡開,不知所載何物,繼光以今年四月抵任,距五月初旬日耳,所為交際者才一舉,所及者才三人,輒費幣金如此之重,異日席捲全蜀之膏脂,亦勢所必至,此臣所以不容無言也。有旨:“下部院參看。”已而徐彥登上疏自辨其無。報聞。

5.有關於軍事動態的,如遼東戰況:

虜寇遼東——薊遼總督周泳報捷:李成梁當東虜入犯遼瀋地方,竊掠出境,離邊一百餘里,襲至阿台賊寨,官兵奮勇攻擊,在陣斬級一千三百三十二顆,我軍被傷一千五百餘人,陣亡五十餘人。

6.有關於民變的:

河南盜起——巡撫張一元報:據南陽知府李時孳稟稱,范家灣賊首喬金等二百餘名;又據葉縣拿解賊犯喬金招稱馬鞍山賊徒共驟有千人。又據汝寧府推官程紹稱,新蔡縣與潁州境接之處,有伙盜千人,強據穎州地方瓦店,兵衛甚盛,又有伙賊四、五百人,俱附於王自省之黨。又據南陽府稱,瀋陽縣象河地方有賊千餘,在舞陽縣城南安營聚寇搶掠,又稱南汝之間,斗粟躍至四錢。

7.有關於外交方面的,如中日關係:

兵部尚書石星請視朝禮倭使——該部譯審倭使小西飛口詞:一金山倭眾,盡數退歸。若得準封的人,不敢留住朝鮮,又不敢留對馬島,速回國。一一封之外,不得求貢市,任憑分付,並無他求。一原有國王,十六年前關白行長,殺了日本國王。萬曆22年12月13日日本差來西飛押。

8.有關於自然災害的:

浙直大旱——東南太湖俱涸,宜興東西兩俱絕流。浙江巡撫騰伯輪題嚴州桐廬縣民郭四挪饑饉絕食,止有一子六歲,遍賣無主,於四月十七日閉門殺男而食,隨自縊死;又紹興府餘姚縣民黃十五見一子五歲,於今年初三日密地殺男剖鬻。

9.有關於地震、慧星、異常氣象的:

京師地屢震——□月十一日,京師大風無日,慘黯無光,順天雲按報稱:昌平州是日巳時震聲如雷,官民房屋牆垣震倒甚多,至夜復震三次,隱隱有聲。

以上摘錄的訊息報導,只是當時邸報報導的主要方面,而不是全部。根據萬曆邸鈔判斷,萬曆邸報的報導內容確實比較豐富,從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生活到外交、天文、氣象、災異等,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報,涉及面廣,報導範圍遍及全國,類似現代社會的國家級大報。限於篇幅,就不一一枚舉了。

性質和特點

從內容上看,政治新聞是萬曆邸報的報導重點,約占整個報導容量的4/5,大致是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萬曆邸鈔》《萬曆邸鈔》

第一,報導皇帝的命令、指示和決策,反映皇室的動態和意圖。皇帝的詔諭是經常性的,除前面引錄的史料的內容外,還包括指示內閣推選首輔、指示內閣增補閣臣、差太監外出辦貨、下令大赦天下等;對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皇帝親自下加加官進爵,如進張居正武英殿大學士、加往象乾太子太保、贈李化龍少師等,以顯示皇恩浩蕩,調動大臣們竭力盡智。皇室動態的報導包括選宮人、皇長子大婚、皇太子生子、皇子封王之國、皇室重要成員謝逝等。可以說,邸報是皇帝及其皇室的忠實喉舌。

第二,報導朝廷官員的提升、降職、罷黜、處罰和重要官員的死亡等,如前面引錄的史料2、3那樣。這種類型的報導,在萬曆邸鈔中占了相當的篇幅。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時代的發達而成熟的科舉制培養了大批企圖從政的知識分子,其人數之多,大大超過了現行官僚體制中有限的官位容量。這樣一來,那些位於準官員隊伍的知道分子和謀求爬上更高位置的各級官員,就格外注意朝廷官場上的風雲變幻,而邸報正好抓住了這方面的讀者心理和社會需求。不過,萬曆邸報並不是所有官員的或升或降、或遷或罷,都要加以報導,而是有著一定的規格和級別的。據我初步查閱,部分來說,見報的決大部分是七品以上官員。但同樣是七品,地位中央政府新聞傳播樞紐的六科給事中,就比地方上的七品縣官容易露臉。換句話說,在中央機關供職的官員比在地方衙門任職的官員在邸報上拋頭出面的機會要多得多。

第三,通過刊登官吏們的章奏,反映它們的政治見解,對朝廷方針大計的主張和看法,以及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等等,鼓勵和支持官吏之間互相辯駁,互相爭論,互相糾察,互相彈劾。這方面的報導,就數量和篇幅而言,居萬曆邸鈔之首位,估計現實生活中的邸報,也就如此。明朝自洪武皇帝起,就確立了相當完備的言官制度。言官“職卑而權特重”,其職能是糾察百官。凡官員中有違例、違法、違制的言語和行動,他們有權上疏殘走和彈劾。某些言官,如六科給事中和同政司官吏本身又掌握著新聞傳播機構,既了解皇上意圖,又熟悉百官動態,所以它們的章奏數量多,影響大,常常起著呼風喚雨的作用。皇帝對報呈的章奏一般都有批文,這樣就幫助了各級官員了解皇帝的態度和想法,並藉此揣摩皇帝的喜怒與好惡,進而尋找進身的捷徑和階梯。藉助於邸報的傳播和流布,有的官員因一篇章奏而名揚天下。明代中葉以後,朱明王朝的官僚階層內部,大臣之間類聚黨派,各抱一團,爭權奪利,此消彼長,因而章奏的傾向性越來越明顯。邸報便日益成為不同黨派和不同社會集團進行相互攻訐、相互傾軋的政治鬥爭工具。

第四,報導全國各地的天文、氣象、地震、災害、怪異等異常現象。自春秋戰國以來,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們提出了所謂的“五行”學說。按照這個學說,歷史上的各個朝代的替換是依據於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相生相剋而成,因此歷代皇帝都非常關注自然界出現的各種怪異現象。在五皇帝們看來,倘若上天對當朝天子有什麼不滿之處,便會通過各種怪異現象,表達和宣洩出來;怪異越多,說明不滿情緒越強。這就等於提醒和警告作為上天之子的皇帝,要他深刻地檢查和反省自己黨政的得與失。即所謂“天象示警”。萬曆邸報上刊登了不少有關異常現象的報導,並且有的寫得很詳細,如前面引錄的史料8和9,有些報導還加上幾句政治性議論,其原因就在於此。在多數情況下,朝廷的大臣們還善於抓住和利用自然界出現的怪異現象,來為他們進行的政治鬥爭或派系鬥爭服務。例如,反對張居正的官吏就曾抓住萬曆十年四月出現的彗星一事,猛烈攻擊張居正奪情視事,企圖把張居正趕下台去。

除政治新聞外,軍事新聞也占有較多的分量。萬曆邸報上的軍事新聞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其一,報導遼東戰事。當時明軍和清軍為爭奪這一地區,在東北一帶殺得難分難解,舉朝注目,全國關心,遼東戰況的報導便成為軍事新聞的重點,前面引錄的史料5,僅僅是這方面的眾多報導中的一條;其二,報導各地的兵變、民變,騷亂和農民起義等情況,如前面引錄的史料6;其三,報導中國軍隊和朝鮮軍隊共同對付侵朝日軍的情況,其間還穿插著一些有關外交活動的報導,如前面引錄的史料。

由此可見,從萬曆邸鈔上反映出來的萬曆邸報,就其性質而言,它是明代皇帝及其皇室的忠實代言人,它不斷地將皇帝的指示、命令和意圖準確無誤地下達給臣民和職能部門;它有選擇地將皇室的重大活動和重要情況公布於眾;同時,它又是封建社會中不同政治派別和不同社會集團進行政治鬥爭和派系鬥爭的有力工具。它報導的重點主要是政治新聞,其次是軍事地聞,兼及經濟、外交、異常現象新聞;它的主要任務是反映朝廷的政治動態、政策主張、方針大計、政見辯駁和各地大事要聞。萬曆邸報是萬曆年間社會上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傳播工具,也是社會輿論的匯總機關。

采編協作特點

首先,萬曆邸報上的新聞報導強調用事實說話,絕大部分是運用客觀報導的手法協作的,絕少加入個人的看比和評價,前面引錄的那些訊息,已經有力的證明了這一點。當然,這並不排除邸報的編輯人員在編輯新聞的過程中,通過剪裁、刪削、取捨等手段,來表達自己對某些問題、某些人和事的看法,從而達到某種宣傳上的效果。同時,邸報刊登的訊息,幾乎都點明了何人、何事、何時、原因、結果等,這跟現代新聞的五要素構成,沒有什麼差別。唯一不同的是,現代新聞的寫法規範是“倒金字塔”結構,而萬曆邸報上的訊息卻是“順金字塔”結構。

《萬曆邸鈔》《萬曆邸鈔》

其次,在報導方式上,萬曆邸報已經出現了為現代報紙所廣泛採用的連續報導。有例在此:萬曆二十五年正月,邸報上載:“朝鮮國王李日公以倭情緊急請援”;同年二月,邸報又載:“朝鮮陪臣荊曹鄭其遠痛哭,請援”;不久邸報又載兩條標題新聞:‘兵部尚書石星請自往朝鮮,諭令在與日本定盟退兵,不許“,又”以吳惟忠副總兵、參政揚縞監督,前往朝鮮,相機戰守“;同年三月又載:“以揚縞經理朝鮮軍務,照譚綸例,奪情視事”;同年八月,由於倭情日趨嚴重,邸報連連報警:“(標題)倭破朝鮮閒山、南原等處(正文)楊元守南原被圍,所以遼東官兵並家丁共三千餘名,俱覆沒,元逃”;(標題)“倭據朝鮮金慶(正文)總督刑階報報稱:朝鮮南原全州已失,倭勢甚大,該國官民紛紛逃散,漸潰空城,不惟不助我兵,不供我餉,且將食糧燒毀,絕軍咽喉,及戈內向,蕭牆變起,數支孤軍御倭且難,御朝之賊甚難”;“以御史陳效監朝鮮軍”;“(標題)執石星法司議罪(正文)荊部接出聖旨:倭奴狂逞,掠占屬國,窺犯內地,皆前兵部尚書石星諂賊醞患,欺君誤國,以至今日。戕我將士,擾我武臣,好生可惡不忠,著錦衣衛拿去法司,以重議罪來說”;同年九月,邸報又連載倭情訊息:“倭據朝鮮全羅等處”;“(標題)倭入朝鮮全州,犯積山全豢等處(正文)副解生等迎戰,斬首29級”;“(標題)倭自稷山退保懷仁(正文)我並斬獲首級115顆。先是倭分三路,欲擁犯朝鮮王京,解生挫於稷山,又轉向東南,彭又德等又進至青山等處,倭眾遂潰南遁”。至此,為時9個月之久的倭犯朝鮮的連續報導,方告一段落。類似這種的連續報導,萬曆邸報上不止一起。它說明,當時邸報的編輯人員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新聞意識:客觀事物是各個不斷運動著的動態過程,報紙就是要不斷地及時地提供細節和反映全貌,讓人了解到事物發展過程和方向。只有這樣辦報,報紙才能抓住讀者,吸引讀者。

在萬曆邸鈔的新聞報導中,最富有特色的,要算它的社會新聞,試引一則如下:

執遊民婁佛顯詔獄

婁佛顯,浙江金華府人,石匠等藝。據稱萬曆十一年三月內,有處州青田縣人潘正顯到本縣遊方,勸人吃齋行善。佛顯禮拜正顯為師,有潘正顯教令佛顯敬奉天地君師親,普度眾人,若能度得萬曆爺爺吃齋,天下人民也得成佛。佛顯聽記在心,遂來京度化。有人民吳討、趙謹明就拜佛顯為師,商議同去北京度化萬曆爺爺吃齋,就得成佛。行至德州買白布半匹,剪成三塊,佛顯親筆自寫:“普度乾坤四部洲。”於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由宣武門入,聞知二十三日早朝,佛顯同吳討、趙謹明跟隨朝官至右闕門下,各人取出前項寫成字樣掛在身,言:“要行度化萬曆爺爺。”東廠訪獲以聞,有旨:“這左道遊民,擅行禁地,著錦衣衛拿送鎮撫司打問。”已而刑部擬上:婁佛顯監候處決,吳討等口外為民。

象這樣可讀性極強的社會新聞報導,萬曆邸報上不時遇見。它猶如一簇青草,在呆板、枯滯的政治新聞占絕對優勢的報導園地里,散發著一股清新、活潑的靈氣。這個事實說明:第一,社會新聞在當時已是新聞報導的一個組成部分,儘管它還不太受人重視;第二,從上面引錄的那則社會新聞的時間上看,事情發生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而報導的時間,邸鈔上無法確認,但從編排上判斷,報導日期當在十一月內這是毫無疑問的。按古代的傳播技術條件能在六七天內登出,可見邸報的反映還是比較迅速和比較及時的;第三,社會新聞的來源,很有可能是邸報的主持者自己採訪獲得的,因為這類新聞不可能象其他新聞那樣,能夠直接從官方渠道那樣獵取。而邸報敢於刊登這類新聞,恐怕也是要經過官方認可或默許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