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蟻丘》

《荒原蟻丘》

阿契貝的這本書,避開了非洲式體驗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進程,是為了引領人們去見識極富人性意味的普世智慧。

基本信息

看點

荒原蟻丘荒原蟻丘

全球百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畢生最成熟之作,中譯本首次面世,直指腐敗政壇。

內容簡介

《荒原蟻丘》虛構了一個叫“卡根”的西非國家。卡根被有軍方背景的獨裁者薩姆統治,他曾在英國受訓,回國後用鐵腕統治卡根,他的政府極為腐敗,小說的主人公之一克里斯托弗是薩姆內閣的新聞部長,負責整個國家的新聞管制,根據總統的指定,他的任務之一是監控《國家公報》編輯伊肯的一言一行,伊肯寫了很多評擊政府的評論。其實薩姆、克里斯托弗和伊肯在英國遊學時都是同學,亦是好友,回國後卻成為政治敵手,故事情節緊張,每一章都採用不同的劍術視角,在寫作技巧上可以被看做是阿契貝最成熟的作品。

作者簡介

欽努阿•阿契貝(ChinuaAchebe),非洲現代文學之父,布克獎得主,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非洲史上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作家,全球百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人選。1930年生於奈及利亞。一直用英語寫作。以奈及利亞伊博人民獨立前後的生活為題材的“奈及利亞四部曲”是其代表作品,其中《瓦解》1958年發表後,引起世界性轟動,狂銷10000000冊,是非洲文學最重要的作品和20世紀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別是1960年出版的《動盪》、1964年出版的《神箭》、1966年出版的《人民公僕》。阿契貝是奈及利亞乃至非洲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文筆懇切深沉,反映非洲社會與殖民地政治的現實,備受國際矚目。英國《獨立報》稱他是非洲最偉大的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南丁•戈迪默說,“阿契貝有一種值得稱道的天賦,他是一位充滿激情、文筆老辣、揮灑自如的偉大天才。”他在世界各地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被英美等國的大學授予了二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

媒體評論

不是阿契貝需要諾貝爾獎;正相反,是諾貝爾獎需要阿契貝來證明自己。

——奈及利亞《每日太陽報》

全世界的作家都在為新的現實和新的社會尋求新的語彙和新的形式,阿契貝為他們指明了道路。

——《紐約時報》

阿契貝的這個故事,避開了非洲式體驗的意識形態和政治進程,是為了引領人們去見識極富人性意味的普世智慧。

——《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荒原蟻丘》具有絕妙的諷刺性瞬間,迴蕩著非洲人的高亢笑聲。

——《紐約書評》

《荒原蟻丘》將為世人銘記。這幅社會變遷的圖景挾裹著預言般的力量,擊打我們的心靈。

——《今日美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