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血》

一本耀世登場的處女作,一個生活在十七世紀伊朗的女孩,一部關於家庭、愛情、信念和追求的動人詩篇,充滿夢幻色彩的波斯地毯,講述著美麗與魅力的傳奇……

繼《燦爛千陽》之後又一部感動全球的精彩之作!告訴你伊朗女性神秘面紗背後真實的生活與情感;一個如波斯織毯般華美絢麗的故事演繹了愛與欲望的主題;帶給你十七世紀伊斯法罕的顏色、味道、香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花之血》花之血

本書的故事發生在17世紀伊朗,14歲的女主人公因為突然的變故被迫和母親來到伊斯法罕,成為織毯匠叔叔家的僕人,又被迫接受了一份為期三個月的婚姻契約。

貧困與羞辱中,她從民間故事獲得了激勵與啟示,最終在叔叔的指導下掌握織毯技藝,並承諾為自己和母親贏得自由

本書是由一個匿名的敘述者來講述,還穿插了很多阿拉伯傳統故事,展現了一幅17世紀伊朗的生活畫卷,表現了伊斯蘭文化中的女性——面紗之後的女性。

作者簡介

安妮塔·阿米瑞瓦尼安妮塔·阿米瑞瓦尼

安妮塔·阿米瑞瓦尼(Anita Amirrezvani)出生在伊朗的德黑蘭,在舊金山長大。

本書是她的處女作。此前她曾擔任舊金山灣地區兩家報紙舞蹈評論和藝術評論專欄作家

安妮塔·阿米瑞瓦尼花了九年時間寫作這部作品,其間三次回到伊朗進行實地考察。

她顯然對自己首部小說的一切都進行了精心構思:動人的韻律、受伊朗傳統故事和歷史細節啟發而安排的情節和人物、以及書中匿名的講述者,這些都是有意設計的。

正如作者的後記所指出的:“這本書獻給伊朗無名的藝術家”。通過將伊朗和伊斯蘭的傳說故事穿插其中,這本書的形式本身就是對曾經的口頭講述傳統的致敬

目錄

第一卷
前言 花之血第一章(1) 花之血第一章(2) 花之血第一章(3)
花之血第一章(4) 花之血第一章(5) 花之血第一章(6) 花之血第一章(7)
花之血第一章(8) 花之血第一章(9) 花之血第一章(10) 花之血第一章(11)
花之血第二章(1) 花之血第二章(2) 花之血第二章(3) 花之血第二章(4)
花之血第二章(5) 花之血第二章(6) 花之血第二章(7) 花之血第二章(8)
花之血第二章(9) 花之血第二章(10) 花之血第二章(11) 花之血第二章(12)
花之血第二章(13) 花之血第二章(14) 花之血第二章(15) 花之血第二章(16)
花之血第二章(17) 花之血第二章(18) 花之血第二章(19) 花之血第二章(20)
花之血第二章(21) 花之血第二章(22) 花之血第二章(23) 花之血第二章(24)
花之血第二章(25) 花之血第二章(26) 花之血第二章(27) 花之血第二章(28)
花之血第二部分
花之血第三章(1) 花之血第三章(2) 花之血第三章(3) 花之血第三章(4)
花之血第三章(5) 花之血第三章(6) 花之血第三章(7) 花之血第三章(8)
花之血第三章(9) 花之血第三章(10) 花之血第三章(11) 花之血第三章(12)
花之血第三章(13) 花之血第三章(14) 花之血第三章(15) 花之血第三章(16)
花之血第三章(17) 花之血第三章(18) 花之血第三章(19) 花之血第三章(20)
花之血第三章(21) 花之血第三章(22) 花之血第三章(23) 花之血第三章(24)
花之血第三章(25) 花之血第三章(26) 花之血第三章(27) 花之血第三章(28)
花之血第三章(29) 花之血第三章(30) 花之血第三章(31) 花之血第三章(32)
花之血第三章(33) 花之血第三章(34) 花之血第三章(35) 花之血第三章(36)
花之血第三章(37) 花之血第三章(38) 花之血第三章(39) 花之血第三章(40)
花之血第三章(41) 花之血第三章(42) 花之血第三章(43) 花之血第三章(44)
上架公告及充值方法
花之血第三部分
花之血第四章(1) 花之血第四章(2) 花之血第四章(3) 花之血第四章(4)
花之血第四章(5) 花之血第四章(6) 花之血第四章(7) 花之血第五章(1)
花之血第五章(2) 花之血第五章(3) 花之血第五章(4) 花之血第五章(5)
花之血第五章(6) 花之血第五章(7) 花之血第五章(8) 花之血第五章(9)
花之血第五章(10) 花之血第五章(11) 花之血第五章(12) 花之血第五章(13)
花之血第五章(14)
花之血第四部分
花之血第六章(1) 花之血第六章(2) 花之血第六章(3) 花之血第六章(4)
花之血第六章(5) 花之血第六章(6) 花之血第六章(7) 花之血第六章(8)
花之血第六章(9) 花之血第六章(10) 花之血第六章(11) 花之血第六章(12)
花之血第六章(13) 花之血第六章(14) 花之血第六章(15) 花之血第六章(16)
花之血第六章(17) 花之血第六章(18) 花之血第六章(19) 花之血第六章(20)
花之血第六章(21) 花之血第六章(22) 花之血第六章(23) 花之血第六章(24)
花之血第六章(25) 花之血第七章(1) 花之血第七章(2) 花之血第七章(3)
花之血第七章(4) 花之血第七章(5) 花之血第七章(6) 花之血第七章(7)
後記(1) 後記(2)

試閱

前言
世間本無物,而後才有世界萬物。先於真主,萬物皆空。
從前,有一個村婦非常渴望能有一個孩子。她用盡了一切辦法——祈禱,吃草藥,生吃烏龜蛋,灑水在新生的小貓身上——但都沒有用。最後,她遠航去了一個遙遠的墓地,向一尊古老的石獅求救。她用小腹摩蹭石獅的側腹。感覺到石獅在顫抖後,她滿懷希望啟程回家,期盼著自己最大的願望能早日實現。第二個月,她終於懷上了此生唯一的一個孩子。
從出生那天起,她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親每周都會帶她去山上散步,視她為自己一直渴望的兒子。母親教她如何用橙色的紅花、胭脂蟲、石榴皮和核桃果殼做染料,如何把著色的羊毛織成地毯。不久,這個小女孩便通曉了母親所知的一切圖案,人們都認為她是村裡的年輕工匠中最棒的一個。
眼看女孩已經14歲了。她的父母覺得她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為了攢錢置辦嫁妝,她的父親在農田裡不辭辛勞地工作,希望能有大豐收;她的母親則一刻不停地紡羊毛,直到雙手變得粗糙。但是,誰都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女孩知道她所能做的就是織一塊美得炫目的地毯作為自己的嫁妝。地毯的顏色不是普通的紅色或棕色,而是像夏日的天空一樣明媚的翠藍色。
女孩苦苦哀求染匠易卜拉欣告訴她製造翠藍色染料的秘訣。他告訴她,爬上山去尋找一種葉子為鋸齒狀的植物,然後尋找自己體內的某種東西。雖然她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她仍然採回了葉子,並煮成染料,但得到的卻是一種難看的紫色。她的母親看到這些液體,於是問她在做什麼。她吞吞吐吐地回答了母親的問題,而後發現母親用憂愁、憤怒的眼光看著自己的額頭。
“你一個人去了易卜拉欣的染坊?”
“媽媽,請原諒我,”女孩回答,“早上,我太衝動了。”
當她的父親回來時,她的母親告訴了他女兒的所作所為。“如果人們開始議論的話,她就完全沒有機會找到丈夫了!”她抱怨道,“她怎么能這么魯莽?”
“她總是這樣!”父親咆哮道,並訓斥了她的魯莽。整個晚上她都低著頭,不敢與父母對視,以彌補自己的過錯。
接下來的幾天,她的父母都對她看管嚴密,而她則在努力尋找染料的謎底。一天下午,當她在山上放羊時,她躲在一個大圓石後小解。突然,一個奇怪的念頭閃過她的腦海。難道易卜拉欣是……這個意思?她體內的確有一種東西。
她回家後又煮了一鍋紫色的染料。那天下午,當她去廁所時,她用破舊的罐子盛取了一些液體,與黯淡的紫色染料以及羊毛混合在一起,浸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當她揭開染料罐的蓋子時,欣喜得大叫起來,因為染料變淺,變成了像天堂里的水池一樣的翠藍色。她不顧父親的禁令,拿起一縷翠藍色的羊毛,走到易卜拉欣的染坊前,系在門環上。
女孩把翠藍色的地毯賣給了一個名叫哈桑的絲綢行商。他非常喜歡這塊地毯,所以,雖然地毯尚在織布機上還未完成,他就迫不及待地付了錢。母親向其他村婦炫耀女兒的成功。她們都誇獎她手藝非凡。有了嫁妝,女孩就可以結婚了。她的婚禮慶祝了三天三夜。她懷孕的時候,丈夫為她準備了醋黃瓜。在接下來的七年裡,他們一共生了7個兒子。小說里,她的一生充滿了明亮的色彩,如果安拉允許,小說會一直這么繼續,直到——
“不是這樣的,”我忍不住打斷,一邊整了整圍在肩上粗糙的毛毯。窗外的風在怒吼。我的母親——瑪辛——和我促膝而坐。我壓低聲音說話,因為其他人就在離我們幾步之遙的地方睡覺。
“你是對的,但我喜歡這樣說。”她一邊說一邊把一縷白頭髮塞進破舊的頭巾里,“那是我們對你的期望。”
“那是一個好結局,”我贊同地說,“但還是實事求是地說吧。”
“甚至是那些悲傷的部分?”
“是的。”
“那會使我哭泣。”
“我也會。”
“天啊!”她說,臉上露出悲傷的神情。我們就這樣默默地坐著,回憶過去。一滴冰冷的雨滴落在我的棉布長袍上。我靠近母親,避開從屋頂漏下的雨。我們中間的那盞油燈並沒有帶來多少溫暖。就在幾個月前,我還穿著印有玫瑰花圖案的厚實的天鵝絨長袍和絲綢褲子。那時候我眼著青粉,香熏羅衫,等待著愛人。在一間像夏天一樣溫暖的屋子裡,他脫去我的衣服。而現在,我的身體蜷縮在一件單薄的、破舊得發白的藍色長袍下瑟瑟發抖。
母親重重地咳了幾聲,那沉重的聲音讓我的心都碎了。我祈禱著母親能早日康復。“我的女兒,看來我撐不到最後了。”母親的聲音很渾濁,“我的病還沒好。”
我深吸一口氣,說:“感謝真主!”突然,我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但是我不能肯定是否應該問母親。從前,母親的聲音總是像山野里的蜜一樣甜美。
她編的幾個故事讓她聲名遠揚:由鳥兒撫養長大的白髮扎爾,發明編織藝術的賈姆希德,還有那個總是做錯事的傻蛋穆拉·納什拉丁。
“可不可以——可不可以讓我來說這個故事呢?”
母親打量了我一會兒,仿佛重新認識了我,然後沉沉地放鬆了身體,靠在牆邊的墊子上。
“是的,你長大了。”她回答,“我想,在過去的這幾個月里,你已經長大了好幾歲。如果你沒有做這么多事,也許你永遠都不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
雖然凍得徹骨,我的臉卻紅得發燙。我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小女孩了。從前的我無法想像自己會說謊,更無法想像自己會隱瞞事實;無法想像自己會背叛所愛的人,拋棄喜歡我的人,雖然那喜歡並不是很深;無法想像我會與自己的親人抗爭;無法想像我幾乎害死了最疼愛我的人。
母親溫柔而又期待地注視著我,說:“講吧,講故事吧。”
我喝了一大口濃茶,坐直身子,開始講故事。
花之血第一章
那年春天,也就是我打算結婚的那一年春天,一顆彗星出現在我們村子的上空。那是我們見過的最亮也是最不祥的彗星。每天晚上,看著它爬過村子的上空,散播悲傷的種子,我們都試圖揣摩它所傳遞的可怕信息。哈吉·阿里——村里最有學識的人——去了一趟伊斯法罕,從大星相師那兒取回了一份年鑑,以讓大家了解將會發生什麼災難。
他回來的那天晚上,村民們都聚集起來,聆聽這一年的預言。我和父母就站在老柏樹的旁邊。這棵老柏樹是村里唯一的一棵樹。上面掛著各種各樣的布條,代表人們的誓言。每個人都神情凝重地翹首仰望星空。嬌小的我正好可以從哈吉·阿里那看起來像沙漠中的灌木叢般的大鬍子下望向天空。我的母親,瑪辛,指著在夜空中熊熊燃燒的火星說:“看那火紅的火星!它會縱容彗星的邪惡。”
許多村民都已經知曉了彗星神秘的徵兆,或者聽說了彗星所帶來的不幸。伊朗北部發生了一場瘟疫,成千上萬的人死於非命。都格巴達的一個新娘由於地震被困於家中,在她見到新郎之前就已同女賓們一併窒息而死。至於我們村,從未見過的紅色昆蟲在農田裡泛濫成災。
我的閨中密友歌莉和較她年長許多的丈夫哈桑·阿里一起回村了。她吻了吻我的臉頰,向我問好。
“你感覺怎樣?”我問。她的手滑到肚子上。
“很沉重。”她回答。我知道她一定是在為腹中的新生命而感到擔憂。
不久,除了老弱病殘,大家都已經聚集在一起了。大多數的女人都穿著瘦長的褲子,外面罩著明亮的鐘型短袍,頭上戴著有流蘇的頭巾。而男人們則穿著白色的長袍和褲子,戴著白色的頭巾。只有哈吉·阿里戴著黑色的頭巾,以表明他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子孫。他的手上仍然拿著那個和他形影不離的測星盤。
“親愛的村民們,”他說話了,聲音低沉得就像輪子軋過石頭的聲音一樣,“首先讓我們頌揚先知穆罕默德的追隨者們吧,尤其是他的女婿阿里,天下信徒之首。”
“願安寧伴他左右!”我們回應道。
“先說說今年預言中關於敵人的壞訊息。東北部的烏茲巴克將遭遇猛烈的蟲災,莊稼盡毀。西北部的土耳其人將會出現逃兵現象。在遠西的那些基督教國家中,一場不明原因的疾病將會使它們的國王焦頭爛額。
我的父親,伊斯馬儀,靠向我小聲地說:“知道敵人將遭遇不幸總是感覺很好。”我們都笑了,因為事實的確如此。
當哈吉·阿里繼續宣讀那份年鑑時,我的心就像爬山時一樣“砰砰”直跳。我很想知道關於今年舉行婚禮會有什麼預言——這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我開始擺弄頭巾上的流蘇。母親總是督促我要改掉這個壞毛病。哈吉·阿里說有關紙、書以及寫作的各項事宜都無大礙;南部將發生一場輕度地震;國家將會捲入一些激烈的戰鬥,鮮血將染紅裏海。
接著,哈吉·阿里向人群揮舞著手中的年鑑。當接下來的預言需要引起人們的警覺時,他總是會這么做。他的助手,在整個過程中一直拎著一盞油燈,而這時已跳到一旁為阿里騰出空間。
“也許最糟糕的事就是今年將會有一場廣泛的不明原由的道德敗壞風潮。”他讀道,“這個敗壞風潮只能歸咎於彗星的影響。”
人群中開始低聲抱怨他們在新年伊始所見到的敗壞行為。“她從井裡過量取水了。”我聽到澤依乃拜說,她是戈蘭姆的妻子,對別人從來沒有好話。

編輯推薦

插圖插圖

安妮塔·阿米瑞瓦尼的處女作講述了一個關於美的代價與心靈慰藉的故事,豐題的多重變奏讓這本書顯得與眾不同……細膩優美的筆觸使它充滿了持久的活力,阿米瑞瓦尼所描繪的生動畫面把一部看似傳統的歷史小說變成了一種更為純淨的東西,就像一幅精緻的波斯掛毯。 —— 《華盛頓郵報》

出生在伊朗,曾擔任過北加州舞蹈評論員的安妮塔·阿米瑞瓦尼顯然對自己的首部小說進行了精心的構思:九年的創作,動人的韻律,延續伊朗傳統的故事情節和歷史細節,富有啟發意味的情節設定和人物安排,以及書中匿名的講述者。所有這些都是極富創意的設計,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僅以此書獻給伊朗無名的藝術家”。通過將伊朗和伊斯蘭教的傳說故事穿插其中,這本書的形式本身就是在向古老的口頭講述傳統致敬。甚至在主要的故事情節展開之前,我們就已經能夠清楚地感受到《花之血》並非一部普通的小說。 ——《舊金山紀事報》

這真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伊朗出生的加州記者安妮塔·阿米瑞瓦尼花了九年時間寫作她的第一部小說——《花之血》,其成果就是一部充滿了激情與異國情調的令人愉悅的作品。 ——《今日美國》

面對安妮塔·阿米瑞瓦尼的《花之血》,我們難以抑制自己的激動之情:“這是一部開闢了文學新領域的小說……這部精心編織的作品深深地震撼了讀者。” ——《聖路易斯郵報》

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花之血》有點太複雜了,它的內容從掛毯編織工藝講到伊朗的古老傳統,以及女性的壓抑。然而,正如那些令人讚嘆不已的波斯掛毯一樣,這部作品也將所有完美元素巧妙地編織在了一起。 ——聯合通訊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