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詩歌]

《芝加哥》[詩歌]
《芝加哥》[詩歌]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詩歌《芝加哥》中,卡爾·山德伯格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以及俚語化的口語語言,描繪了芝加哥充滿力量、活力的生活場景,充分展示了他對生活在機械化時代中人們的深厚感情。

作者

卡爾·桑德堡(CarlSandburg,1878-1967年),是一位美國詩人、傳記作者和新聞記者。被譽為“人民的詩人”的卡爾·桑德堡對表達中西部的樂觀和民主精神尤為感興趣。他運用通俗語

《芝加哥》作者《芝加哥》作者

言和平常講話時的節奏描繪了先驅開拓的日子裡的赤裸而又強有力的現實主義以及美國工業化擴張。《芝加哥》——他的早期作之一,便是一個例證。他還創作了雅致的抒情詩,如《霧》,他的抒情詩運用精粹而細緻的意象派風格。  

1940年,卡爾·桑德堡因作品《亞伯拉罕:戰爭的年代》(四卷,1939年)獲得普利茲歷史著作獎。1951年他再次因《詩歌全集》(1950年)而獲得普利茲詩歌創作獎。

原詩

世界的宰豬屠戶,/工具機製造者,小麥堆垛工,/鐵道運動員,回家貨運的裝卸手,/暴躁的健壯的喧鬧的/闊肩膀們的城市:/人們告訴我你邪惡,我相信,因為我看見你塗脂抹粉的女人在煤汽燈下勾引農家少年。/人們告訴我你不正直,我說,不錯,這話果真,我看見槍手殺人,逍遙法外,又再次殺人。/人們告訴我你殘酷,我回答,在婦女和兒童的臉上我看見飢餓肆虐的痕跡。/這樣答覆過後,我再轉過身去,向我的這座城市發出譏誚的回報以譏誚,對他們說:/來吧,請讓我見識一下,還有哪一座城能這樣昂首高歌,為充滿了生命活力,粗獷、靈巧而自豪。/在辛苦忙碌的勞動間隙,吐出富有磁性的詛咒,半裸著身軀、熱汗淋漓,這是一位魁梧強悍的拳擊師,矮小軟弱的城鎮形成鮮明對比;/象舔著舌頭伺機出動的狗一樣兇猛,象與荒原作鬥爭的野蠻人一樣靈巧,/光著頭顱,/揮著鐵鍬,/破壞,/設計,/建造,摧毀,再建造。/在濃煙下,滿嘴灰塵,露出潔白的牙,譁笑著,/在可怕的命運重軛下,象譁笑著的年輕人一樣譁笑著,/象譁笑著的戰無不勝、不知天高地厚的斗土一樣譁笑著,/為腕上的脈搏、肋下的心臟是人民的而誇耀著,譁笑著,譁笑著,/譁笑著,青春的暴躁的健壯的喧鬧的譁笑,半裸著身軀,熱汗淋漓,由於是宰豬戶,工具機製造者,小麥堆垛工,鐵道運動員和國家貨運的裝卸手而自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