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美德:自由主義憲政中的公民身份、德性與社群》

《自由主義美德:自由主義憲政中的公民身份、德性與社群》

《自由主義美德:自由主義憲政中的公民身份、德性與社群》作者為外國作家史蒂芬·馬塞多(Stephen Macedo),由馬萬利翻譯成中文,由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等出版,內容是告訴我們如何捍衛自由主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譯林出版社;第1版(2010年11月1日)
外文書名:LiberalVirtues
叢書名:西方政治思想譯叢
平裝:303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544714228,7544714225
條形碼:9787544714228
商品尺寸:23.2x15.4x2cm
商品重量:440g
ASIN:B004H37WXY

內容簡介

自由主義美德:自由主義憲政中的公民身份德性與社群》內容簡介:自由主義是否意味著“原子化”?自由主義是否與公民美德不相容?自由主義能否建構一個現代共同體?自由主義是否還具有普世價值?面對社群主義等的種種指責,面對美國近半個世紀以來自由主義實踐遭受的困境,《自由主義美德:自由主義憲政中的公民身份德性與社群》試圖通過解讀自由主義的理性基礎:德性、公民身份、共同體,提醒人們注意自由主義原本也是可以有德性的,並且這種德性是建立在“以理服人、以理服己”的“公眾證明”基礎之上。這是從“德性”角度捍衛自由主義傳統的一次努力。

編輯推薦

《自由主義美德:自由主義憲政中的公民身份德性與社群》:西方政治思想譯叢

媒體推薦

馬塞多說,能夠在“一”中保持“多”是自由主義美德的一個重要特徵。
——傑克·特納,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自由主義人格的興盛,並非基於和諧的內心生活,它基於“內在”與“外在”的價值多元性。
——史蒂芬·馬塞多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史蒂芬·馬塞多(StephenMacedo)譯者:馬萬利叢書主編:李強
史蒂芬·馬塞多,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研究中心主任,勞倫斯·S.洛克菲勒政治學講席教授。講學涉及政治理論、倫理學、美國憲政、公共政策,側重於自由主義與正義,以及學校、市民社會和公共政策在培養公民身份方面的作用。著作還包括《多元文化民主》(2000)、《美國憲法解釋》第三版(合著)、《公民教育:從國際視角看公民價值觀和學校選擇》(2004)等。

目錄

致謝
導言
一、逃離自由主義
導言
社群主義對自由主義政治的批評
傳統主義者對自由主義的批評
結論
二、自由主義與公眾證明
導言
作為“公眾理性”的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公眾證明
關於證明的政治學
證明與忠誠,孰為上?
有原則的自由主義節制
結論
三、法律與自由主義公民身份
導言
自由主義公共道德:法律與政治
自由主義公民身份
法律與政治
結論
四、正當性證明制度
導言
利益與美德
競爭與合作:關於解釋的政治學
分權頌
結論
五、自由主義的憲法
導言
道德與憲法
構建自由主義
憲法的雙重標準
公眾理性與有原則的能動主義
結論
六、自由、自治與自由主義社群
導言
工具理性與主體價值
自由主義個人與自由主義自治
多元化與自由主義人格
社會多元化與價值衝突
自由主義正義與個人志向
結論
七、自由主義諸美德
導言
多元化與價值統一
自由主義中立的幻象
具有自由主義價值的個人生活
自由主義諸美德
自由主義社群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序言

自東漢末年佛教東傳,梵客華僧,絡繹於途,翻梵為秦,流布天下,極大地促進了華夏文明的發展。前賢移譯異域經典的努力,不僅令後人欽仰,也為我們留下不滅的典型。
近世海通以降,特別是晚近二三十年來,譯介西方政治理論的著作已經蔚成風氣,但近來學界翻譯的選目,卻多偏重於當代作品。此中似乎隱含著這樣一些理據:其一,當代理論關注現實問題,往往有較高知名度,讀者會更加認同。其二,自進化論在近代傳入中國後,國人對“進步”的觀念堅信不移,認定新學問必然代表知識進化的更高階段,包含更高、更全面的真理。但是,這種厚今薄古、貴近賤遠的傾向,往往會忽略政治理論中一些最深層的問題。
所謂政治理論,在本質上就是關於秩序的理論。人類秩序之構建至少必須處理三方面的問題。第一,認同問題,涉及個體與群體、群體之間、人類與超越價值之間的關係等;第二,政治制度問題,涵蓋諸如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統治權威與被統治者的關係、政府內部之結構功能與運作等;第三,公共政策問題,涉及政府在具體問題上的政策原則、目標及實施程式等。若如此理解政治理論,當代西方政治理論的視界便顯得頗為狹窄。

後記

本書作者史蒂芬·馬塞多現為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研究中心主任。作為美國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家,馬塞多教授一直以捍衛自由主義原則的普遍價值為己任。本書是他的早期代表作,試圖通過論證“美德”與“自由”基於“公眾理性”的兼容性,建構一種“自由美德”,或者說“具有德性的自由主義”。
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興起“社群主義”思潮,並形成一批“智庫”,影響到美國的政治與社會生活。社群主義者指責自由主義加深了現代社會的“原子化”,使人“注定四處漂泊,沒有方向、羅盤與既定的歸宿”。在實踐層面,美國戰後出現的各種社會問題,比如同性戀、吸毒等等,也被社群主義者視為“現代啟蒙”的“惡之花”,是自由主義價值終結的徵兆。
面對“社群主義”(以及傳統主義)的挑戰,哈茨(自由主義傳統)、哈耶克(“自發秩序”)、羅爾斯(“無知之幕”)、羅納德·德沃金(“法律帝國”)等作出了堅決的回應。應該說,將“美德”嫁接到“自由”之上,馬塞多絕非第一人。作者告訴我們,為自由賦予美德並非他自己的獨創,而是對偉大傳統的復興——彌爾頓所謂為真理女神重塑“至美至善不朽之身”。自由美德意味著,基於理性原則,基於“以理服人、以理服己”的原則,每個有理性、講道理的現代人都能夠認同自己和他人的公民身份,接受自己和他人的血緣上和文化上的共同體。由此,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對立似乎可以消解,至少不那么重要了。

文摘

從某種過於抽象的高度去批判自由主義,有可能是不得要領的。首先,從那些關於人的價值之本質的深奧哲學,跳到心理學或社會學的論斷,這樣做畢竟有一定危險。——價值也許是主觀的武斷,帶有工具理性的特點,而個人卻還可以是互相依賴或高度社會化的。自由主義首先並不是關於“自我與自我之目的”之間的關係的學說,它直接提供的是政治生活的組織方式,這種方式重視自由、個人權利、法律、有限政府以及公眾理性等的重要性。當然,要理解“自由主義名下那些常常是異質混雜的”思想與主張,有很多途徑可循,其中一個可靠的途徑就是,尋找那些與公認的自由主義政治制度與實踐相關的人格及理性能力的特徵。
自由主義認為,具有理性能力的人正當地追求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目標、理想及事業。實際上,自由主義政治學及其人性論的一個了不起的動人之處就在於,把人從那些束縛個體並限制選擇的世襲角色、固定等級以及習俗中解放了出來。自由主義的理性能力必須足夠廣泛,以兼容並蓄;它必須容納自由主義多樣性、公眾理性,以及針對個人的角色及效忠義務的批評性反思。
在排斥工具論時,一些社群主義者表現出某種懷舊之情,他們想回到以前的社會,在那裡,政治權威決定什麼是好的生活。他們似乎認為自己知道人性的善究竟是什麼,但又語焉不詳。沒有理由可以說明,為什麼一種關於公共的或客觀的善的信念,應該勸導人們遠離自由主義。畢竟,好的生活與人的自由是密不可分的,用麥金太爾的話說,美好生活就是“用來追求人的美好生活的生活”。寬容、多元主義、自由主義社群恰恰為探索各種改善生活的方式提供了空間。言論、出版、交友、旅行、旨趣相投的成人之間私密關係的隱私安全等自由主義權利,都保護人們在同等尊重他人權利的前提下去尋找好的生活。
我這裡所辯護的自由主義學說認為,個人自由是政治的核心,並且通常情況下,權利高於對公共利益的集體追求。這種優先性並不以價值主觀主義或者對人性的善的懷疑論為基礎(這一點應當闡明),也不以對理性的工具化理解為前提。自由主義假定,只要具有反思能力,能制定生活計畫、行為正這一事實穩定了我們的思考,為選擇提供了初始基礎,即,思考的相對穩定的起點。正如泰勒所言,我們的描述“並非簡單的武斷,並非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有些事情是或多或少注定了的,比如,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不可能永生,不能逃稅(儘管對於這些帶有明顯“強制”特徵的限制,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姿態、作不同的理解)。對於某些習慣的推論、信仰以及性情,不論是批評性地考察還是再造,都是很困難的;而其中有一些如果要放棄而又不造成精神痛苦或者導致“認同危機”,就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重視那些由特定性格導致的限制外,我們重視整體性,行動的某種一致性,至少是統一性或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之間的關聯,或者如麥金太爾所稱的,它是關於好的生活的“敘述統一體”。
個人的人格為選擇提供了暫時性的基線,我們從自身所在的位置出發,而不可能沒有出發點;沿途我們還有其他不太個人化的路標。用豐富的評價語言去言說現存的困境,就是調用各種價值觀,使之充當我們這樣或那樣行動的理由。一個自治的個人將“根據從自身傳統的某個方面得出的批評準繩,去評判其傳統的另一方面”。我們不能武斷地運用學到的觀念(如果我們學到了的話),也不能用自己想要的東西去任意塑造我們的情境。我們可以有想像力地臆造一些選項,但我們仍是自身情境的批評性解釋者,以及各種評價標準的有鑑別力的繼承者。
我們憑藉公共道德語言,去理解自己業已形成的身份以及現有的各種選項。沒有人能超越這種語言,不管霍布斯、“胖蛋先生”’這類主觀主義者們曾經怎么想。道德辭彙與範式所包含的意義,並不總能等於我們希望它們能包含的意義。泰勒指出:“總有較充分或較不充分、較真實或較不真實的……解釋。……言語會出錯。”而這不僅僅是因為一個人可能誤解自己的傾向,還因為一個人對於理想、價值以及善領會得不夠充分、不夠清晰——那些理想、價值以及善不只是他個人的,也不是由新的個人、新的一代所臆想出來的。
自我解釋與自我批評應當包含對高貴與平凡、勇敢與怯懦、成功與失敗,以及對信任、友誼等觀念的審視——不僅是“向內”看,而且是“向外”看。指引我們的,不僅有各種關於我們自身性格的新穎見解,還有各種公共理念,後者天然構成一個人最為個性化的抱負的源頭與模型;它們總能被創造性地個人化,而非一味地模仿。
作為道德主體,公民認識到追求自由主義正義乃是一項至高無上的事業,他們都具有道德上的自我批評能力;並且他們承認,自由主義正義調和每個人的自由與全體人的自由,如果自己的目標與計畫不能通過這一非個人性標準的檢驗,那么它們就必須得到修正,甚至被毀棄。但是,自由主義正義的那些理由,不是強加給自由主義公民的外在要求。正義不僅是一條檢驗我們行為的公共標準,而且,在一個治理良好的社會裡,還是自由主義公民的生活的構成性特徵,它從一開始就塑造著公民的目標與志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