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叢書]

《自然》[叢書]
《自然》[叢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含如下2個不同詞義:

1英漢雙語對照版科學主題叢書

2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自然》雜誌。

基本信息

英漢雙語對照版科學主題叢書

 

叢書介紹

北發圖書網--《〈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叢書北發圖書網--《〈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叢書

英漢雙語對照版《〈自然〉百年科學經典》(Nature: the Living Record of Science)是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麥克米倫出版集團和自然出版集團共同策劃編輯的科學主題叢書。叢書共十卷,收錄並翻譯了《自然》雜誌自 1869 年創刊以來近 150 年間發表過的 840餘篇經典文獻。這是目前為止全國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一套最大規模的《自然》雜誌論文選集。此次發布的是這套叢書的前兩卷,其餘8卷預計於2010年陸續出版。
 《自然》期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之一,是麥克米倫出版公司下屬的nature出版集團的旗艦產品。自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導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裡最重要的突破。曾擔任《自然》雜誌編輯20餘年,英國著名的科學和科普作家——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說:“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版過如此大部頭的《自然》雜誌的科學論文精選集,這套選集將很有可能成為相關的科學研究以及科學史研究甚而近現代社會發展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叢書由著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擔任總顧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擔任中方主編,《自然》雜誌前任主編約翰•馬多克斯爵士(Sir John Maddox)和《自然》雜誌現任主編菲利浦•坎貝爾(Philip Campbell)擔任英方主編。
該叢書所選文章涵蓋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和生物等基礎學科及眾多交叉學科,從狹義相對論的提出到量子理論的日趨成熟,從同位素的發現到納米管的誕生,從進化論之爭到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再現了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在自然科學領域艱辛跋涉、不斷探索的歷史足跡,堪稱一部鮮活的近代科學史詩。
作為外研社與麥克米倫出版集團和自然出版集團聯合推出的首個科學類重大項目,《〈自然〉百年科學經典》叢書的出版既是為外研社成立三十周年獻禮,也標誌著外研社在新的發展階段正式向科學出版領域進軍。
引用自:[北發圖書網]

叢書特色:

規模第一 與此前世界範圍內曾出版過的各種《自然》論文選集相比,本套叢書涵蓋時間跨度之廣(1869年-2007年)
所選篇目之多(840餘篇),都是史無前例的。
經典文獻 薈萃《自然》自1869年創刊以來最具開創意義、最具影響力的經典文獻。
原汁原味 用原創科學論文再現自然科學各個領域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重大發現和發明。
英漢對照 是國內第一套英漢對照版的《自然》論文精選集。
專業導讀 在約翰·馬多克斯爵士和菲利普-坎貝爾博士的主持下,《自然》雜誌資深編輯通力合作,撰寫文章導讀,
幫助讀者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質量保證 翻譯稿由中科院及高校的近百位自然科學各領域的資深專家審訂把關;龐大的專家陣容,專業的翻譯、編輯
隊伍,嚴格規範的出版流程,保證叢書的高質。

  總顧問簡歷

李政道(Tsung-Dao Lee):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他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主編簡歷

John Maddox(約翰·馬多克斯):《自然》雜誌前任主編,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演說家和作家,兩度擔任《自然》雜誌主編共達23年之久。1994年被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AAAS)院士,1995年被授予爵士封號,曾擔任倫敦那菲爾德基金會執行長,英國基因操作諮詢小組委員。
Philip Campbell(菲利普·坎貝爾):《自然》雜誌現任主編。同時也是《物理世界》雜誌的創刊編輯。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和物理協會會員,英國癌症研究所理事。
路甬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國際科學院委員會共同主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浙江大學教授。
中外雙方編委會組成情況

許智宏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黨委常委(1999年12月~2008年11月),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92年10月~2003年2月)。
趙忠賢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超導物理學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科院學部諮詢評議委員會主任、中科院物理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滕吉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研究生院和吉林大學教授。
Philip Ball(菲利普·鮑爾)
《自然》雜誌顧問編輯,擔任《自然》雜誌編輯20餘年,英國著名的科學和科普作家。
Vikram Savkar(維克拉姆·薩卡爾)
自然出版集團教育出版總監及高級副總裁。
David Swinbanks(戴維·斯溫班克斯)
自然出版集團出版總監。

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自然》雜誌

(圖)《自然》《自然》

《自然》(英語:Nature)是世界上最早及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雖然今天大多數科學雜誌都專一於一個特殊的領域,《自然》是少數(其它類似的雜誌《科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等)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誌。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線的研究結果是在《自然》中以短文章的形式發表的。

《自然》的主要讀者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但雜誌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眾也能理解雜誌內最重要的文章。雜誌開始部分的社論、新聞及專題文章報導科學家一般關心的事物,包括最新訊息、研究資助、商業情況、科學道德和研究突破等。雜誌也介紹與科學研究有關的書籍和藝術。雜誌的其餘部分主要是研究論文,這些論文往往非常緊密,非常技術性。

在《自然》上發表文章是非常光榮的,《自然》上的文章往往非常經常被引用,這有助於晉升、獲得資助和獲得其它大路性媒體的注意。因此科學家之間在在《自然》或《科學》上發表文章上的競爭非常強。但是與其它專業的科學雜誌一樣在《自然》上發表的文章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在發表前編輯選擇其他在同一領域有威望的、但與作者無關的科學家來檢查和評判文章的內容。作者要對評審做出的批評給予反應,比如更改文章內容,提供更多的試驗結果,否則的話編輯可能拒絕該文章。

創刊

(圖)《自然》《自然》雜誌2007年度圖片最佳圖片

1869年約瑟夫·諾爾曼·洛克耶爵士建立了《自然》,洛克耶是一位天文學家的發現者之一,到1919年為止他也是《自然》的第一位主編。

《自然》是一份在英國發表的周刊,其出版商為自然出版集團,這個集團屬於麥克米倫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則屬於格奧爾格·馮·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團。《自然》在倫敦、紐約、舊金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東京、香港、巴黎、慕尼黑和貝辛斯托克設有辦公室。自然出版集團還出版其它專業雜誌如《自然醫學》,《自然神經科學》、《自然生物學技術》、《自然方法》、《自然臨床實踐》、《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自然評論》和《自然中國》系列等。

承諾

(圖)《自然》《自然》創刊號

《自然》系列期刊的編輯努力為作者提供高效、公正和充滿關切的投稿、同行評議及發表經歷。作者期望被接受發表的投稿都是經過同行以最嚴格的專業標準進行過評審,他們也希望編輯是根據其提供深刻和有益分析的能力來挑選同行評審的專家。編輯在選擇《自然》期刊的內容需要權衡諸多因素,但他們會在儘可能保持最高決策質量的前提下努力減少做出決定的時間。

經過評審後,編輯會努力提高一篇論文的可讀性,因此對讀者來說,通過建議和對文章的編輯,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將這樣的形式呈現,即對領域內專家來說它是易讀的,對直接領域外的科學家來說它是可以理解的。通過我們的高級線上出版系統,研究工作會以線上開工發布而不被延誤。在每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系列期刊為3000多位註冊記者提供新聞,內容涉及到即將出版的所有研究論文。大約80多萬註冊用戶會通過電子郵件收到目錄內容,在期刊的主頁、目錄頁以及“新聞和觀點”欄目中,許多論文都以“亮點方式”突出介紹以方便非專業讀者閱讀。

在所有的這些工作過程中,《自然》系列期刊的編輯堅守根據相關政策制定的編輯方針、倫理和科學標準,這些政策都刊登在我們期刊的網站上,我們也會周期性地評估這些政策以確保它們能持續地反映科學界的需求。

中國專刊

自然》雜誌2004年3月11日出版了《中國之聲》專刊。坎貝爾總編輯說,《自然》雜誌一向刊有有關中國的報導,但發表整個由著名華裔科學家寫的、有關中國科學的中文版專刊還是第一次。該專刊收錄了8篇論文,對中國在分子醫學、克隆、人類胚胎幹細胞、生態學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等領域的研究進行了前瞻性的介紹,細緻分析了中國如何建立國際化科研機構、如何提高科學研究產出率等問題。

之所以選取這些華裔科學家的作品,只想表達兩個看法:“一是中國需要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保持更為積極的接觸;二是中國需要採取措施,吸引旅居國外的最優秀的中國科學家回到祖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