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一學就通》

《脈診一學就通》

《脈診一學就通》以新穎的圖解方式,向讀者介紹各種脈象的分類,以及脈象與各種疾病的聯繫。形象生動,方便中醫科學生和中醫生學習。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撰,詳細描繪了28脈的脈形,列舉了臨床上常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見的病證,並摘錄了《脈經》第八卷的部分內容,用來進一步說明脈診的套用,是為使初學者能對脈學建立起正確的認識。

編輯推薦

脈診又稱切診。脈診在中醫診斷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分量。所謂“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以筆者多年的經驗認為,脈診在臨床診斷時,可以比喻為具有“畫龍點睛”、“臨門一腳”的作用,也就是說,“望、聞、問”三診所推斷出來的病證,如果可以從脈診中得到印證,那么對於疾病的診斷,就可以避免誤診而更為精確。

中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醫學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六淫七情的病因學說,病機學說,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中藥的組方方法,中醫針灸等,都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份。眾多古代的中醫論著,更是中醫學的寶庫。

《一目了然學中醫》分別從中醫理論、中醫診斷、中醫方劑、針灸等幾個方面介紹中醫,讓讀者輕鬆愉快地學習並掌握中醫學知識。

包括:中醫入門一學就通黃帝內經一學就通脈診一學就通瀕湖脈學一學就通圖解針灸一學就通針灸甲乙經一學就通、一目了然學方劑、中醫養生洞悉肥胖症與高脂血症、99味常用中藥入門圖解中醫診斷入門

作者簡介

林政宏博士,學歷:台灣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碩士,中國國際針灸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著作:《中醫入門一學就通》、《黃帝內經一學就通》、《脈診一學就通》、《瀕湖脈學一學就通》《圖解針灸一學就通》、《針灸甲乙經一學就通》、《一目了然學方劑》、《中醫養生洞悉肥胖症與高脂血症》、《99味常用中藥入門》《圖解中醫診斷入門》、《圖解傷寒論》、《金匱要略一學就通》、《續99味常用中藥入門》。

目錄

一、脈診的起源與發展
1脈學的先行者:扁鵲
2脈學的老先知:醫緩
3脈學的始祖論著:《脈法》和《陰陽脈死候
4脈學的奠基石:《黃帝內經》
5脈學的革命家:《難經》
6脈學的實行家:《傷寒雜病論》
7脈學的大一統:《脈經》
8脈學之歌:《脈訣》
9脈學的評論:《脈訣刊誤
10脈學的終結者:《瀕湖脈學》
二、二十八脈的判別
(一)切診
1脈象原理
2診脈斷病
(二)診脈部位
1寸口診法
2寸口診法所候髒氣
3切診的注意事項
4脈象的至數
5正常的脈象
6其他的特殊事項
(三)脈象的綱領
1浮類脈
2沉類脈
3遲類脈
4數類脈
5虛類脈
6實類脈
(四)28種脈象的主病與特徵
(五)28種脈象的分炎
1浮類脈
2沉類脈
3遲類脈
4數類脈
5虛類脈
6實類脈
(六)脈象的主病與鑑別
1浮脈
2洪脈
3濡脈
4散脈
5芤脈
6革脈
7沉脈
8伏脈
9牢脈
10弱脈
11遲脈
12緩脈
13澀脈
14結脈
15數脈
16疾脈
17促脈
18動脈
19虛脈
20微脈
21細脈
22代脈
23短脈
24實脈
25長脈
26滑脈
27弦脈
28緊脈
三、實例說明
1頭身發熱
2咳嗽
3支氣管炎
4高血壓
5心臟病
6胃潰瘍
7肝硬化
8慢性肝炎
9糖尿病
10慢性腎炎
11坐骨神經痛
12婦女痛經
13婦女帶下
14更年期綜合徵
四、脈經《卷八》
1平卒屍厥脈證第一
2平痙濕喝脈證第二
3平陽毒陰獨百合狐惑脈證第三
4平霍亂轉筋脈證第四
5平中風厲節脈證第五
6平血痹虛勞脈證第六
7平消渴小便利淋脈證第七
8平黃疸寒熱瘧脈證第九
9平胸痹心痛短氣賁豚脈證第十
10平腹滿寒疝宿食脈證第十
11平驚悸衄吐下血胸滿瘀血脈證第十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