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胡地胡騷》

去年編完《新時期地域文化小說叢書》(第一輯)後,總算鬆了口氣。 因此,這種內在的衝動成為地域文化表現現代人心理嬗變的一種定勢,作家們在文化的裂變中也就找到了自己書寫的位置和最佳視角。 他們所編織的一幅幅風俗畫、風景畫、風情畫,儼然是地域文化小說的一束束古典的陽光,照耀著現代人心靈中的暗陬。

胡天胡地胡騷 本書前言

總 序


丁 帆

去年編完《新時期地域文化小說叢書》(第一輯)後,總算鬆了口氣。孰料此系列叢書一上市,尚頗受好評,一是讀者反映不錯,二是一些作家亦情有獨鍾。因此,在北京出版社文史部諸編輯的建議和促動下,這第二輯的九部作品亦很快面世了。
我曾在《新時期地域文化小說叢書》(第一輯)的“總序”中說:“新時期以降,中國地域文化小說的創作達到高峰期,富於地域文化特徵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只出此8種便有深深的遺珠之憾,這種遺憾只有待這批作品面世後視讀者的反應得以彌補。”未曾想到彌補“遺珠之憾”的契機來得如此之快,然而,在“彌補”的過程中,經過反覆篩選,遴選了這九部作品集,卻覺得還有“遺珠之憾”。明眼的讀者一看便可理解其中的甘苦了,第一輯為8種,第二輯為9種,這個數字的變化就足可見最後定奪時不忍割愛的兩難心境。即使如此,仍不能彌補在遴選時惆悵若失的那份無奈心境。
我們面臨著一個文化轉型的時代,經濟體制逐漸走上了全球一體化的運作過程,而舊有的文化語境和現實生活形成的“文化滯差”給這個社會帶來了一片文化的混沌狀態,傳統(鄉土)與現代(都市)的分離而形成的觀念的斷裂,成為當下許多作家思考的聚焦,我們不能不直面物質主義時代的種種文化的選擇,而文學的表達,尤其是地域文化的表達,乃成為我們窺視這個世界風景線的最好視窗。
在幅員遼闊的中國,沿海和內地,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平原與山區,鄉村與都市,每一地域因著經濟與文化的制約,都顯現出不同的文化景觀。發掘這塊地域文化的特徵,已經成為某些作家自覺的追求,更有一些未經理論薰陶的作家,以天然去雕飾的品格來書寫具有地域風情的文本,這種在不自覺後面的本能衝動似乎更接近於創作美學的本源。我們發現,在大部分書寫當下的地域文化小說中,作家們敏悟到的兩種思想、兩種觀念、兩種文化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斷裂和思想落差,幾乎成為他們所要表現的共同母題,無論是在偏遠的山地,還是閃爍著現代虹霓的商業大都市,物質和欲望的壓迫成為現代人的“影響和焦慮”。因此,這種內在的衝動成為地域文化表現現代人心理嬗變的一種定勢,作家們在文化的裂變中也就找到了自己書寫的位置和最佳視角。
在物質和欲望的商業化寫作時代,有些作家沉淪了,有些作家在作最後的抗爭,還有一些作家乾脆遁入歷史題材,用浪漫和抒情來療救心靈的創傷。他們所編織的一幅幅風俗畫、風景畫、風情畫,儼然是地域文化小說的一束束古典的陽光,照耀著現代人心靈中的暗陬。我以為作為藝術的消極抵抗,它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其中的人文內涵是激勵人類永遠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原動力。就此而言,我對那種富有詩性的地域文化小說篇章,則更有一種膜拜的審美心境。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堅守人性和人道已經很不容易了,作品倘使還有更大更多的人文涵量,則就更使人刮目相看了。我默默祈禱這套叢書中作家筆下所折射出的燦爛的人文陽光,能給讀者諸君心靈帶來一片明媚和晴朗。
因此,我代表讀者向九位作家表示最深摯的敬意!
因此,我亦代表九位作家和編者對支持出版這套具有學術和美學價值叢書的北京出版社的領導和同仁們表示虔誠的謝忱!

 1998年10月
於金陵紫金山下

胡天胡地胡騷 本書目錄

總序
文化北國的精神與生存
胡天胡地胡騷
與魂北行
蘑菇氣
風流慷慨過流年
逸事消遣
年關六賦
人間俗話
文藝世家
天堂雅話(二題)
東北人,東北人
一夕困話
良娼
魚風
小鎮走筆(二題)
往事三詠
田傻子
老國兵
鹽鹼灘
蟒珠河
小酒館
驛站人
金脊樑
放河燈
馬茲闊夫生平
紙美人
上校古巴列夫
休息(代後記)

胡天胡地胡騷 文章節選

阿成的小說有著異常濃烈的北國氣息,即所謂的“胡天胡地胡騷”,其筆下散發著濃烈草氣的大草甸子、浩浩蕩蕩的烏蘇里江和松花江、荒放苦寒的莽莽雪原與蒼蒼森林對我這個居留江南的人來說無疑是極有魅力的“地方色彩”和“異域情調”;但是,阿成的筆觸雖然涉及於此而又並不僅止於此,他在展現東北特有的自然景觀的同時更加重視自然環境中人的生活方式,也更重視自然對於人的鑄造力量。這樣,阿成的小說便表現出較為深厚的文化意蘊,也使他的小說成為了相當典型的東北文化小說。
說到文化,尤其是說到地域文化小說,我們自然會考慮到其中的風俗文化,不錯,阿成在某種意義上是以風俗文化小說馳名文壇的,其成名作《年關六賦》便淋漓盡致地書寫了哈爾濱地區的年節風俗。另外,他在《蘑菇氣》、《小酒館》、《往事三詠》中所表現的東北人的家居與吃食,他的《文藝世家》中關於崩子戲和《放河燈》、《紙美人》中關於東北民間祭奠風俗的描寫,特別是《蟒珠河》等小說中有關東北鄂倫春人、赫哲人以及薩滿的狩獵、頌禱和信仰的寫照都表現了阿成相當傑出的“風俗畫”繪寫才能。比如《蘑菇氣》里的一干人等對於狗肉的貪饞以及其中“二哥”的殺狗場面、老邱的饕餮之相就有相當濃烈的東北味道,雖然是“口之於味,有同嗜焉”,但是不同地域的人們在吃食方面仍然是各有禁忌也各有所好的,這也構成了地域文化之中吃食文化的基本差異,像東北人的好吃狗肉,即於我輩,也是有所不解的,其它如烤蛤蟆、烤螞蚱等等,更是令人詫異了。
從阿成的創作來看,將其視為中國當代最為傑出的風俗畫小說作家之一應該是不會有錯的,然而阿成的文學身份顯然又不止於此,他似乎並不滿足於對於東北民風的“奇觀性”描繪,而是將筆力穿透風俗的表象著力刻寫文化北國的民眾靈魂,“文學是人學”,不管理論批評界對此時風時雨地推崇還是貶斥,反正阿成的小說寫作是恪守此道的。對於阿成的堅持,我在內心裡充滿敬意,因為無論怎么說,地域文化(包括東北文化)的內在精髓還是要由這一地域的民眾精神及民間生存才能得以體現,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在阿成的小說中結識了命運各異的芸芸眾生。
差不多是世居東北、近乎“土著”的東北人是阿成刻畫最多的人物形象,他們也最為突出地體現了東北人的人格特徵,其中尤以生活在荒寒峻酷的自然環境中的山民、漁民和獵人形象表現得更加明顯。從人與自然之同的關係來看,人在一方面自然能在某種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改造自然,但在另一方面,自然又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來鑄造人格與人性,東北人的獨異民性自然也導因於東北特有的自然環境,阿成的《鹽鹼灘》、《小酒館》、《蟒珠河》、《天堂雅話》、《放河燈》、《蘑菇氣》、《魚風》和《胡天胡地胡騷》便很突出地表現了這一點。東北自古出豪傑,從傳說之中的關東響馬、綠林好漢,到抗日英雄楊靖宇、趙尚志和趙一曼,莫不表現出令人欽敬的豪強剛烈與慷慨俠義。東北人的這一民性表現在另一方面,便是令人驚心動魄的殘忍和野蠻,這也就是東北出英雄,但也出土匪的道理。像《胡天胡地胡騷》中的殺人和《蘑菇氣》中的殺狗讀來真是讓人心驚肉跳:“土匪之一走過來,端起利亞維奇的下巴,仔細看,說真是奇死嘞,是藍顏色兒的眼珠哩,剜一隻玩玩。‘嗖’,抽出匕首,利落地‘圈’下一隻。”(《胡天胡地胡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