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拾穗集》

《美學拾穗集》

《美學拾穗集》是集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於一身的朱光潛先生八十歲以後有關美學的選集,收錄長短不一的文章十一篇,大體上反映了他晚年的美學觀。由灕江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美學拾穗集》封面《美學拾穗集》封面
《美學拾穗集》是集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於一身的朱光潛先生八十歲以後有關美學的選集,收錄長短不一的文章十一篇,大體上反映了他晚年的美學觀。

作者簡介

作者朱光潛作者朱光潛
朱光潛(1897~1986年),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筆名孟實、盟石。安徽桐城人。是我國現代美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1925年出國留學,先後肄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斯塔斯堡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先後在國立北京大學、國立四川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任教。並任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名譽會長。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委員,中國美學學會會長、名譽會長,中國作協顧問,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朱光潛在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期間認為,在美感經驗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覺,物所以呈現於心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態度與科學的和實用的態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實用等,只是聚精會神地對於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的觀賞。

《西方美學史》是朱光潛解放後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美學史著作,代表了中國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的水平,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1950年以後提出主客觀統一說,認為美必須以客觀事物作為條件,此外還須加上主觀的意識形態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為物的形象,然後才是美。20世紀60年代,他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主觀視為實踐的主體“人”,認為客觀世界和主觀能動性統一於實踐。在“文革”期間,朱光潛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仍認真系統地研究馬列主義原著,力求弄懂弄通。1984年,香港大學授予朱光潛為該校名譽教授。1986年3月6日,朱光潛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美學拾穗集》是作者80歲以後,有關美學的論文和札記的選集,大體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美學工作及學術觀點。

圖書目錄

緣起
我是怎樣學起美學來的
美學
黑格爾的《美學》譯後記
對《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譯文的商榷
附建議校改譯文
馬克思的《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美學問題
附《經濟學-哲學手稿》新譯片斷
形象思維:從認識角度和實踐角度來看
形象思維在文藝中的作用和思想性
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西方資產階級文學家藝術家有關人道主義、人性論的言論概述
我學美學的一點經驗教訓

精彩書摘

近四十年來,全世界都在爭論的“異化”問題,是馬克思在《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特別是在“異化的勞動”章中詳加闡明了的。“異化”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共產主義遠景,經濟學、哲學、科學、宗教和文藝等等。特別涉及美學的是馬克思所提的“美的規律”,馬克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結合“異化”與私有制提出一些意義重大的看法。馬克思只花了六個月就寫出了這部手稿,從中可以看出他對私有制的極端痛恨,對共產主義宏大遠景的熱烈嚮往。同時也可以看出,這部手稿是他在匆忙之中奮筆疾書寫出來的。寫完就擱下來,來不及修改,一直擱了差不多九十年,到1982年才在德國出版,原稿中有些段落已殘缺或遺失,這就給讀者造成了很大困難。馬克思沿用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一些術語,對一般讀者不免艱晦;而且經常重複或中途停頓,也使讀者很難摸索出個條理。現在我試圖就個人所摸索到的一點一滴,用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錯誤在所不免,希望引起美學界的同志深入學習手稿原文,對我的淺談進行批判糾正,以便把對原文的理解搞深搞透一點。

發行版本

版本一

書名:《美學拾穗集》

作者: 朱光潛

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1980

頁數:192頁

定價:0.60統一書號:10151-520

版本二

書名:《美學拾穗集》

作者:朱光潛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出版年:2011-10頁數:204

定價:22.00元

裝幀:平裝

叢書:朱光潛作品系列

ISBN:97875407530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