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之死》

《總統之死》

《總統之死》演員全部起用美國人。影片用紀錄片的形式展開,虛構了採訪前美國聯邦調查局有關人士以及布希被殺後採訪英國政府人士的情節,是一次對美國外交政策如何限制民權、伊拉克戰爭的後果以及美國安全保障系統的清醒觀察。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總統之死》總統之死

蘭傑在芝加哥拍攝了《總統之死》,演員全部起用美國人。影片用紀錄片的形式展開,虛構了採訪前美國聯邦調查局有關人士以及布希被殺後採訪英國政府人士的情節,是一次對美國外交政策如何限制民權、伊拉克戰爭的後果以及美國安全保障系統的清醒觀察。導演在布希到達芝加哥的真實影像資料基礎上,加上演員對布希不同側面的詮釋,虛構了布希2007年到芝加哥演講的畫面。影片用電腦技術將布希的頭“嫁接”到演員身上,演出了布希被兩顆子彈射中腦袋的一幕。對於這一英國電影人慣用的“偽紀錄片”模式,4頻道的一個發言人堅持,如果電影人選擇表現一個完全虛構的總統,就不會達到電影如今具有的這種震撼人心的效果。

2007年,喬治·W·布希總統前往芝加哥發表演說(採用布希總統在芝加哥時的新聞影像資料),演說結束離開會場時,遭到一個不知名的持槍歹徒暗殺。其實,在布希到芝加哥之前,已經有秘密特工通知他此次活動可能會有危險,因為會有大批反戰示威,但布希總統沒有在乎,還是如期參加。當布希快要走到飯店時,不知從什麼地方射來的兩顆子彈擊中了他的頭,手下的工作人員見到這種情況,趕忙把總統推上大型轎車,送往市西北部的一家醫院,這個過程持續了二十五分鐘,但導演並沒有刻意地將這弄成恐怖或者教唆,只是用客觀的鏡頭冷靜地講述著……

美國執法部門和特工組織立即展開緝拿兇手的行動,簡短調查後,警方據射擊距離等因素確定歹徒是在街道對面高樓的第二十層向布希總統開槍的。根據案發現場留下的****武器,警方不斷縮小範圍,定下了幾個特別可疑的人。

在影片的中間部分,布希總統的傷口惡化的同時,警方逮捕了疑犯之一的敘利亞男子茲可瑞Zikri,因為茲可瑞曾在他們國家的軍隊里當過兵,又在街道對面的大樓里生活過。除了這個敘利亞男子外,他們還懷疑過一名巴基斯坦男子,而大量證據顯示他們並非罪犯。

兩年後,有關方面製作了一部關於此事的調查性紀錄片,而影片,也正是通過這個實際上由布里埃爾·蘭來和西蒙·芬奇刻意打造的紀錄片向觀眾們講述著這個虛擬的故事。

幕後製作

《總統之死》《總統之死》

這部電影是英國導演埃爾•蘭格在敏感話題尺度上的升級挑戰,而所謂的藝術自由,在這部電影之後,似乎也跟著向前邁進了一步,同時也為以後的人再次挑戰製造了難度。
2007年,喬治•W•布希總統前往芝加哥發表演說,演說結束離開會場時,遭到一個不知名的持槍歹徒暗殺。遇襲後,布希總統被推上車,送往市西北部的一家醫院,整個過程持續了二十五分鐘。
導演並沒有用任何的特技場面,也沒有在氣氛營造上作任何的手腳,好像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只是恰好,有一台攝影機被擺在了旁邊,拍攝下了事件的全部。
電影用紀錄片的形式展開,用電腦技術將布希的頭"嫁接"到演員身上,演出了布希被兩顆子彈射中腦袋的一幕。雖是虛構,卻達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另外,那些虛構的採訪前美國聯邦調查局有關人士以及布希被殺後採訪英國政府人士的情節,也是一次對美國外交政策如何限制民權、伊拉克戰爭的後果以及美國安全保障系統的清醒觀察。

面對《總統之死》引至的正反兩方極端的評價,導演加布里埃爾·蘭傑辯駁道:“我們這部影片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假設,但絕不是為了蠱惑人心,也絕不是無端生事。我希望大家能將其看作是一部平常但又比較引人注目的電影。影片從側面反映出了美國在‘9·11’事件後政治舉措上發生的變化。”

關於導演
英國著名的導演兼編劇布里埃爾·蘭傑頗有歐文·艾倫Irwin Allen的風格,一直都走的另類路線,他冷靜地觀察世界,再用誇張激進的手法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幕後花絮

《總統之死》劇照《總統之死》劇照

《總統之死》在多倫多電影節開幕前便引發了極大的爭議,獲得由國際影評人評選的影評人大獎(Fipresci)。評審會表示,這部講述布希總統遭暗殺的虛構紀錄片“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情節雖然是虛構的,但所揭示的主題卻是真實存在的”。影片以布希總統芝加哥遇害作為開場,已經吸引了無數眼球,驚嚇之餘,也都覺得這是一個令人倍受刺激的開場,大多數多倫多的觀眾們都認為本片是近幾年來少見的恐怖到令人窒息的作品。影片虛構了一些秘密特工、警察和嫌疑犯及其家人對事件的回憶,虛構了美國總統布希遇刺身亡的情景,通過被採訪者的敘述反映了總統遇刺後美國人愈發意見不一、恐外和仇外的心理變化。導演布里埃爾·蘭傑曾執導的電視電影《英國癱瘓日》(The Day Britain Stopped,2003年)是對這種影片形式的第一次探索,在《總統之死》中表達地更甚。他巧妙地將大量的視覺新聞資料用到這部電影當中,作為刺殺總統事件的背景材料。

導演在片中成功運用了大量特效,使虛構的人物看起來和真的一樣,好像就是到了2007年,好像布希總統真的遇害。除了特效之外,蘭傑對故事的講述是無懈可擊的。謹慎地講故事的方式使影片的主題基調十分嚴肅,通過許多相關人士轉述了影片的可信性(儘管它並非真實)。影片主題雖然深刻並很容易引起爭論,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導演還是拿捏地很恰當的,所以,影片只是深沉嚴肅地分析了美國社會心理層面的真實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八卦或者玷污什麼。所以,喜歡這部電影的人都是被它的可信性和影片整體的恐怖氛圍所打動。

正如一些評論人所預料的那樣,布里埃爾·蘭傑最終還是將落腳點放在了當今乃至未來的美國政治上。影片並非某個人對布希的人身攻擊,而是探索經歷過911恐怖攻擊和伊拉克戰爭等事件後的美國政治政策變化和潛在的社會心理狀況。影片不僅是如大多數觀眾所感受到的那樣,感動於它所謂的“真實性”(也許說成逼真性會更恰當一些),而且也正如導演自己所說的,他只不過是將人們日常生活狀態加以激進和尖銳的表達。

《總統之死》是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是一部比較另類的片子,也正因為此,它已受到了買家們的中意。許多買家都想得到它的發行權。

影片風格

《總統之死》中布希遇刺的一幕《總統之死》中布希遇刺的一幕

英國電視四台製作了一部影片《總統之死》,以“紀實風格”虛擬了一個美國總統布希被刺身亡的故事,在英國以及全世界引起相當的關注。
英國電視台為什麼在當前特定時空出台了這么一部“惡搞”布希的影片?
在美國的歷史上有7位總統曾遭遇暗殺,巧合的是,他們均為“0”年當選總統,即1840年的當選總統哈里遜、1860年的林肯、1880年的加菲爾德、1900年的麥金利、1920年的哈丁、1960年的甘迺迪、1980年的里根。布希是2000年的當選總統,很容易讓人產生歷史聯想,或許,這就是《總統之死》創作的“歷史靈感”。
在文化上,英國和美國是“近親”,但英國似有一種從文化上對美國進行“大批判”的傳統。上世紀90年代初,英國BBC電視台播放過兩部專題片,一為《受審判的美國》,一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其收集材料之詳盡,批評手法之銳利,真是箭無虛發,刀刀見血。如今,英國媒體在評論《總統之死》時說,這部影片最終讓美國人明白,“雖然英國首相被視為美國總統的跟班,但實際上英國人有多么憎恨美國人”。
《總統之死》尚未公映,細節尚不得而知。根據英國報刊介紹,故事中的殺手來自敘利亞,背景是伊拉克戰爭之後的世界性混亂。這種與當今現實“無縫對接”的選材手法無疑將使影片具有一種現實衝擊力。英國《每日鏡報》評論說,這部電影挑戰了藝術極限,向渴望思考的人提供了“與眾不同的食物”;它會激怒布希的支持者,但它提出的問題不容迴避:這場反恐戰爭究竟要走向何方?在取得正面效果之前,它造成的破壞效果還要持續多久?
反恐戰爭走向何方?這或許是當今人們最想知道答案的一個問題。布希總統近來將其定義為反對“伊斯蘭法西斯主義”的一場戰爭,此前他還無意識地提及過“十字軍”,讓許多人深感困惑和擔憂。這種帶有文明衝突、宗教對立、意識形態對抗色彩的定義內含著極為恐怖的不祥之兆。在人類社會中,宗教和信仰極具敏感性,不可褻瀆,衝突一旦圍繞這一命題展開,恐怕將是一種曠日持久的“血拚”。影片未面世先轟動,原因就在於它觸動了當前人們心理上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影片評論

《總統之死》《總統之死》

這部英國電影對政治言論尺度的挑戰,搖晃了今年的多倫多電影節。10月底以來,開始在部分美國院線上映。導演以仿紀錄片風格,虛構了現任美國總統布希,在2007年10月出席芝加哥商業領袖會議時遇刺身亡。警方的地毯式排查,漸漸把焦點放在一個現場被捕的敘利亞人,曾去過基地組織參加集訓。一年後此人被判罪名成立。但電影中的獨立調查暗示,真正的行刺者卻極可能是一個參戰伊拉克的美國大兵。幾個特勤人員、白宮幕僚、CIA官員和嫌犯,一直端坐在採訪鏡頭前鋪陳整個故事,與電腦合成的紀錄片場景穿插起來。將導演反戰和反布希的政治立場,刻畫得令人坐立不安。
從技術上說,這部電影達到了電影史上政治批評的顛峰。虛構的是未來的犯罪,落實的是現任國家元首,逼真的紀錄片手法,完全使用政治人物的真實形象。連布希的頭號政敵,一貫反戰的民主黨議員希拉蕊,也公開譴責這是一部喪失責任倫理的作品。
1981年行刺總統里根的約翰·辛克利,曾說自己看了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汽車司機》,愛慕年輕的朱迪·福斯特,才萌生此念。但這部電影不同,從法律上說,它的尺度已無限挨近了“挑釁性言論”或“煽動性言論”。若未來當真發生行刺事件,導演還能否受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不得立法限制信仰和言論自由)的保護,就很難講了。美國的各大院線和電視台出於法律和道義上的謹慎,都拒絕了這筆買賣。導演公開否認他的電影有可能慫恿犯罪,只不過他出席首映式時,特別聘請了幾位私人保鏢。
沒本事的用FLASH“惡搞”電影,有本事的用電影“惡搞”政治。英美兩國的電影界都有惡搞的傳統,全世界聲名遠播的兩個“惡搞”電影團體,一是英國的“巨蟒劇團”,60年代末就開創了嘲諷政治和宗教的“無厘頭”風格。一個著名的段落是,有婦人走進理髮館,說我想剪一個柴契爾夫人的髮型,於是理髮師舉起剪刀,將她的頭齊著脖子剪斷。在代表作《生命的意義》中,“巨蟒”則對基督教信仰作了也許是藝術史上最粗俗的反諷和嘲弄。
英國的普通法傳統,有一種特別的“褻瀆罪”。專門針對“任何對上帝、耶穌或《聖經》的侮辱性、辱罵性及庸俗下流的出版物”。反對基督教和否定上帝存在的觀念會受到保護,但上述侮辱性言論,卻可能被視為“對英國國教教義的褻瀆”而被禁止。“褻瀆罪”只適用於英國國教,對其他宗教信仰的褻瀆性批評仍在言論自由之內。顯然這違背了“非歧視性”的人權標準,但最近的歐洲人權法院還是容許了這一“被歷史的鉸鏈所束縛”的特例,它相信英國的法治傳統有足夠的信用,擔保這一罪名不被濫用。
事實上,這一罪名已長達50年沒被驚動了。“巨蟒劇團”從未因他們搞翻天的謾罵而惹過官司。十幾年前,英國的穆斯林曾企圖以此罪名控告《撒旦詩篇》的作者,英國法律大臣對穆斯林發表了一個聲明,表示英國政府不會再利用這一罪名去保護信仰不被褻瀆。他說,“宗教信仰自身的力量是反對嘲弄者和褻瀆者最好的武器”。
世俗的政治就更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出現許多反對徵兵的宣傳,大法官霍爾姆斯在憲法判例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限制言論自由的標準,若非某種言論引發了“明顯和現存的危險”,就不應被禁止。他舉了一個後人津津樂道的例子,“最嚴格的言論自由,也不會保護一個在劇場中謊叫失火,而引起恐慌的人”。照此標準,這部《總統之死》頗有些在劇場謊叫失火的嫌疑。這一原則把政府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幾乎縮到了最小,但仍然引起不斷的批評。憲法學者米克爾·約翰反駁說,第一修正案是不能打折的,政治批評的言論自由,不應受到任何削減。
之後霍爾姆斯和最高法院逐漸修正了“明顯和現存危險”的標準,到70年代,這位大法官發表了一個更著名的論述,他提出“觀念市場”的概念,說人們如果信奉某種思想,就應該相信“思想具有使其自身在市場競爭中被人接受的力量”。如果市場體制中存在一隻“看不見的手”,那么觀念市場也同樣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誰不相信這一點,誰就會忍不住使用強制力。而不相信這一點的人,其實並不相信自己所宣稱的真理。
1978年,一些新納粹在居住了幾千名猶太人集中營倖存者的社區,高舉納粹標誌進行示威。結果美國最高法院認為這不算“挑釁性言論”,這些令人厭惡的傢伙有權這樣做。就像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性書大亨》中,色情雜誌的老闆佛林特,用一幅色情漫畫辱罵天主教的教會領袖。他的律師在最高法院中宣稱,我極其討厭我為之辯護的這個傢伙,但我更討厭一個在思想領域使用強制力的政府。所以我要為他辯護。法治的基本精神,就是在流氓面前保持克制,所以大法官們說,佛林特可以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對道德價值的藐視。
就這樣,電影慢慢成了一種寫政論的方式,或者嚴肅,或者惡搞。迄今為止,在銀幕上被好萊塢殺害的美國總統,大概已超過歷屆總統的總和。也許當總統在銀幕上被殺死,自由就在銀幕下被成全。拍這部電影真的很奢侈,看著也很奢侈。他們有憲法第一修正案,但我們有盜版。
比“巨蟒”更惡搞的電影團體,是美國的“南方公園”。他們交替使用動畫和真人秀,用淫穢粗鄙的方式,對一切政治和宗教信念進行褻瀆。最近的碟市,還有另一套“南方公園”幾年前嘲諷布希的肥皂劇。辱罵第一夫人是“高級妓女”,已算是劇中比較文明的語言。迄今為止,南方公園也沒惹上任何官司。
但不被政府強制,並不等於在道德上免於被譴責。曾主演《刺殺甘迺迪》的凱文·科斯特拉,在公開批評這部電影后,越發的令我尊敬。他說,虛構一位總統被殺的真相,和詛咒現任總統被殺,是完全不同的。電影全然不顧布希及其家人的感受。凱文說,“如果你是他的妻兒、父母和親人,你就知道這部電影無法令人接受。不管我們如何評價它,是喜歡它還是嗤之以鼻,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但卻被導演拋棄了”。

影片趣事

《總統之死》《總統之死》劇照

《總統之死》引火燒身 導演製片人收死亡威脅
200萬英鎊(約322.6萬美元)打造的“布希遇刺”電影尚未公映就已備受爭議。英國《每日郵報》2006年9月11日報導說,電影導演和製片人近日還收到死亡威脅。
死亡威脅
死亡威脅針對《總統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導演加布里埃爾·蘭奇和製片人西蒙·芬奇。報導沒有透露威脅的性質和級別。但《總統之死》10日晚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全球首映儀式時,會場如臨大敵,布滿私人保全和警衛。
所有持票進入多倫多派拉蒙電影院的人須接受檢查,以確認包內是否藏有危險物品。電影放映過程中,安全人員部署在導演和製片人身邊,警衛也不斷巡邏過道。
這部影片飽受爭議,因為影片中出現了現任美國總統布希“遇刺”場面。在最引起轟動的“遇刺”瞬間,暗殺者射出兩粒子彈時,影片採用電腦合成技術,將布希總統的真人頭像“嫁接”到演員身上。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的羅傑·弗里德曼2006年9月10日晚做客一家電台節目時,指責影片聳人聽聞、不負責任,“徹頭徹尾的低格調”。他說,這好比在布希的頭上放靶子。
但導演蘭奇反駁說:“關於刺殺的虛構電影很多,我想沒有人會因為我的影片冒出刺殺布希的想法。”
“布希遇刺”
《總統之死》以紀錄片的形式,展示布希“遇刺身亡”後,虛構的特工處和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回顧“遇刺”情節。
影片把“總統遇刺”時間設在2007年的一天。布希那天將在芝加哥演講,1.2萬名示威者聚集在街上,手中揮舞寫有“戰爭是恐怖主義”和“阻止布希”的牌子。
一名虛構的特工處官員回憶說,當時他感到有什麼不對勁,“他(布希)看著我,然後問我,‘拉里,有什麼不對嗎?’”拉里回答說沒事,但他的眼睛盯著人群。
幾秒鐘後,槍聲響起,布希應聲倒地。隨後人們看到布希被送往醫院之後不治身亡的新聞。副總統切尼宣誓就職。當“切尼”宣讀悼詞時,電影製作者使用的是電腦合成頭像和修飾過的聲音。
觀照“反恐”
《每日郵報》說,《總統之死》冷靜探視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如何窒息公民自由,並探討了伊拉克戰爭的起因、影響和美國安全問題。
英國第四頻道的編輯莉莎·馬歇爾為《總統之死》播出開了綠燈。她認為,影片的出發點是觀照反恐戰爭的影響以及它如何影響美國,“加布里埃爾對恐怖主義爭論中的各方意見做了大量研究,在深思熟慮美國現狀後,才推出這部影片”。
但第四頻道還是認為,如果影片只是塑造一個完全虛構的總統,就不會引起這么大爭議,也不會被一些人看成是聳人聽聞的電影。
《總統之死》2006年10月9日將在英國數位電視頻道More4播放,隨後將在第四頻道播出。電影製片人希望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影片發行人能夠購買這部影片。
《每日郵報》說,一些美國記者並沒有報導影片全部情節。

引發爭議

一部描寫刺殺現任美國總統布希的電影《總統之死》引發爭議,美國兩大媒體CNN和NPR拒絕播發這部電影的廣告。

《總統之死》由英國導演Gabriel Range執導,故事內容是調查布希總統2007年10月被刺殺一案,片中用數字技術展現了現任美國總統布希被槍擊的全過程,許多人對這樣一部虛構現任總統被刺殺的電影持批評態度。該片在9月份多倫多電影節一經首映便引起了混亂,而美國兩家主要院線則傾向於放映這部電影。

CNN認為這部片子以過度寫實的手法描述了刺殺的全過程,因此拒絕播發該片廣告。

該片發行人認為該片傳遞給觀眾的最終信息是反對暴力,許多著名的報紙已經開始刊登該片廣告,如《華盛頓郵報》

《總統之死》本周五將在美國首映,全國約100家影院將播放這部電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