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的狂歡——關於網際網路弊端的反思》

《網民的狂歡——關於網際網路弊端的反思》

《網民的狂歡——關於網際網路弊端的反思》簡潔有力的論述提醒眾人:勿沉醉於民主理想,卻扼殺了專業主流媒體的存在意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網民的狂歡——關於網際網路弊端的反思》網民的狂歡——關於網際網路弊端的反思》

作者:(美)安德魯·基恩著,丁德良譯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3-1
版次:1
頁數:204
字數:129000
印刷時間:2010-3-1
開本:大32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SBN:9787544246774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在Web2.0的世界中,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文化正在遭遇大批“業餘者”的攻擊。網路“剪貼文化”竊取了學者、藝術家、編輯、製片人辛勤創作的成果。網路博主的個人意見成為引領大眾的輿論指標,YouTube上的自製視頻取代了電視網,數字盜版壓垮了音樂產業……面對業餘玩票凌駕專業考慮、智力成果在網路上免費下載,並將其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該如何重建信息的專業性和著作權保護系統?作者並不反對科技,而是指出誤用科技將對人類價值觀、經濟與創造力造成嚴重傷害。尤其是當一知半解的業餘者與受過訓練的專家變得模糊難辨,讓人開始質疑信息的可信度之際,真相將成為可買賣與包裝的商品!書中簡潔有力的論述提醒眾人:勿沉醉於民主理想,卻扼殺了專業主流媒體的存在意義。

作者簡介

安德魯·基恩,美國著名媒體人,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節目中,如,福克斯新聞、CNN國際、BBC晚間新聞等。他還為《倫敦獨立報》寫一個關於企業重組的專欄,同時也在為DutchpaperVolkskrant和theBelgiumdailyDeStandaard兩個紙媒撰寫專欄。

編輯推薦

對Blog、MySpace、YouTube,以及其他網路新媒體的不良使用正在摧毀我們的經濟、文化和價值觀!
你知道嗎?
網上的很多知識其實是大批“業餘者”一知半解的意見;
網上的很多輿論其實是大公司雇用的“網路黑社會”一手炮製;
網上的很多音樂其實是不受限制的數字盜版;
來自矽谷的安德魯·基恩大膽揭露網際網路種種弊端,在美國引起巨大爭論!書中描述的美國網際網路對傳統文化產業以及人們價值觀的衝擊也同樣值得中國網民警醒!
《紐約時報》、《泰晤士報》、《出版家周刊》、《大眾百科》共同推薦!網際網路文化領域的一部醒世恆言!

讀者評論

麥克盧漢曾說“媒介即訊息
在網路時代,這一點體現得尤為明顯。網路給予民眾的力量已經強大到“人肉搜尋”可以讓每一個人都無處遁形;“網路暴力”的審判力量甚至超過我們的執法機關;“?絡輿論”的引導作用可以大過傳統媒介力量之和。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身邊充斥著這樣一些事件,而這些都是拜網路所賜:
2004年,芙蓉姐姐騰空出世,掀起了網民自我暴露的浪潮,從此,曬照片、曬隱私、曬生活、曬思想等各種形式的暴露在網上流行。網路暴露是好是壞,眾說紛紜。
2006年,“虐貓事件”、“銅須門事件”讓中國人見識了人肉搜尋的強大、見識了網路暴力的兇猛。人們的從眾心理在網路事件中被無限放大。
2007年,這邊的“周老虎”被人死揪著不放,那邊的“帶頭大哥”卻打著“網路股神”的名頭招?撞騙。中國網民覺醒了,卻還不夠清醒。
2008年,“艷照門”事件成了08年的頭災,一些藝人的隱私通過網路暴露得一覽無餘。始作俑者“奇拿”至今下落不明,讓這次網路事件更加神秘。香港藝人聲淚俱下,中國網民極度狂歡。
2009年,一句“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啦”雖讓中國人見識到網路跟帖和網路推手的厲害,卻更加難掩億萬網民內心深深的寂寞和空虛。有句話說得好:網民跟的不是貼,是寂寞。
的確,網民跟的不是貼,跟的是寂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