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之屋》

《絲之屋》

“後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在福爾摩斯去世一年後,垂垂老矣的華生寫下了福爾摩斯生前絕對不會允許他寫下的一樁大案——《絲之屋》。”這正是本月發布的新書《絲之屋》的開頭。作為一部推理小說,這樣的“包袱”抖得引人入勝。該書由英國跨界作家安東尼·霍洛維茲創作,也是唯一得到柯南道爾產權會認證的續書。

基本信息

圖書介紹

封面封面

後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在福爾摩斯去世一年後,垂垂老矣的華生寫下了福爾摩斯生前絕對不會允許他寫下的一樁大案:《絲之屋》。
華生說:“我要講述的是福爾摩斯一生中最聳人聽聞的案子。”華生擔心他所生活的時代還沒有準備好讀這個案件,就令他的後人將手稿封存一百年……
2011年11月11日,百年密卷《絲之屋》終得開啟,一個空前絕後、令華生想起就脊背發涼的迷案拉開序幕……

作者介紹

安東尼·赫洛維茲,1956年生於倫敦。國際暢銷書作家,他的青少年系列間諜小說《旋風特務》風靡全球。16歲第一次讀到福爾摩斯,之後成為一位福爾摩斯經典探案小說專家。他是柯南道爾產權會有史以來唯一認證的續寫福爾摩斯之人。跨界創造的《絲之屋》,是安東尼·赫洛維茲對福爾摩斯的熱愛和他本人卓越的敘述技巧的完美融合。他不只寫小說,還是位多產的影視、舞台編劇。

名家印象

當大家從神秘體驗到激情釋放中平復下來後,《絲之屋》的譯者馬愛農、學者兼書評人止庵解璽璋、旅居英國多年的作家虹影開始暢談他們對福爾摩斯的記憶,對《絲之屋》的印象。
《哈利波特》系列的原班翻譯團隊,《絲之屋》中文簡體版翻譯之一的馬愛農女士談到翻譯心得時表示:“我很小就讀過福爾摩斯,對偵探小說一直情有獨鍾。在翻譯的過程當中,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柯南·道爾產權會能夠認證這本書。因為它有引人入勝懸疑的案情,而且忠實地延續了柯南道爾的手法。它描繪了維多利亞那個時代英國倫敦的社會生活,還有各個階層的社會狀況,現實表現手法,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柯南道爾實際上寫的最好的是短篇的。”著名學者止庵認為,“《絲之屋》是個長篇。但現代作家都比以前的人更能駕馭複雜的故事,寫個長篇不是很難的事情。難的地方是要接上福爾摩斯的氣息,福爾摩斯還是那個福爾摩斯,華生還是那個華生。我覺得《絲之屋》在這點上做的很好。”
在倫敦生活了10年的國際暢銷書作家虹影說,她在倫敦時常去貝克街附屬檔案會朋友,有時大家拿福爾摩斯開玩笑,覺得福爾摩斯的故事太臉譜化了。“但是《絲之屋》和所有以前的福爾摩斯不一樣,”虹影說,“就是它有一個同情心在裡面,而且會牽引著你,寫著人性的多面。”
著名書評人解璽璋回憶70年代初自己還是一個在化工廠上班的毛頭小伙子,深夜要爬上高塔值班,福爾摩斯的故事為這段青春歲月打下驚悚的烙印。
綠茶書情”的主編綠茶稱自己為“非偵探文學青年”,但可以想像《絲之屋》會為他的偵探閱讀開個頭。
《絲之屋》出品人,鳳凰阿歇特總經理王競談到,“《絲之屋》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讀福爾摩斯的美妙感覺。還有,把後維多利亞時代的醜聞留給百年後的我們來讀,太有力量了。鳳凰阿歇特不惜代價買下這本書,並參與了今年11月份的全球同期出版計畫。”

出版發行

2011年元月一條來自倫敦的訊息讓人期待初冬的到來:柯南道爾產權會有史以來唯一認證了一部福爾摩斯新作《絲之屋》,全球同期上市的時間也定下來:2011年11月。英國和美國等地的出版商選擇了11年11月1日這個日子。藏著這個日子裡的密碼由英國阿歇特出版商Orion悄悄告知:1+1=2,加法之後重新組合起來的數字變成了221。這個數字在福爾摩斯迷的心目中有一股魔力:這是福爾摩斯在倫敦的門牌號碼。貝克街221b,大偵探的居所,每個案件都是一個訪客去到那裡才開始的。《絲之屋》簡體中文版的譯者馬愛農說:“在英國,相信福爾摩斯真實存在的人比相信邱吉爾真實存在的還多。”貝克街221b本是柯南道爾筆下虛構的一個地點,但今天卻成為了一個真實的地方。遊客在倫敦可以去那裡參觀福爾摩斯博物館。虛虛實實,盡在不言中。選擇11.11.1這個日子出版《絲之屋》,表現了英美等國出版人對福爾摩斯的致敬。
大陸《絲之屋》的出版商鳳凰阿歇特參加了全球11月同期出版計畫,但經過跟著作權方溝通,商定了一個“很中國式”的日期讓《絲之屋》與中國讀者見面—11年11月11日。鳳凰阿歇特出品人王競說:“有三個11排下來,是個非常神奇的數字。而且,11月11日是咱們這裡的光棍節。福爾摩斯就是一個大名鼎鼎的光棍,讓我們在這一天和福爾摩斯約會吧!”台灣著名創意女王李欣頻對這一天做出如下預測:“2011.11.11是個很重要的日子,象徵著開啟,寓意很深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