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子及輸變電設備外絕緣》

基本信息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第1版(2006年1月1日)

叢書名:清華大學學術專著

平裝:379頁

開本:16開

ISBN:7302119422

條形碼:9787302119425

產品尺寸及重量:24.6x17.6x1.9cm;599g

ASIN:B0011484PM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高壓絕緣子和輸變電設備外絕緣問題。主要敘述絕緣子的作用、種類、特性和發展,絕緣子的設計和製造,絕緣子試驗,絕緣子選取的原則和方法,絕緣子的損壞和事故原因,線上檢測缺陷絕緣子的方法,絕緣子的污穢閃絡問題,複合絕緣子技術,RTV憎水塗料技術和高海拔地區輸變電設備的外絕緣問題。本書可作為電力系統運行、設計等部門以及電工製造部門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和培訓教材,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高電壓和絕緣學科師生的參考教材。

作者簡介

關志成,男,吉林圖們人,1944年11月生,1970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1981年、1984年分獲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1987~1989在英國曼徹斯特理工學院進修。曾任清華大學高電壓實驗室主任、高電壓教研室主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清華大學副校長。現任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國際交流與合作委員會副主任,大學與企業合作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學報副主任編委,清華大學電機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導。兼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聯合國教科文繼續工程教育主任教席。主要從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研究,取得多項科技成果,其中“沿染污介質表面放電研究”獲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高壓合成絕緣子”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合成棒型懸式絕緣子”獲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成果獎;“RTV防污閃憎水長效塗料”獲國家首屆電工新產品開發進步獎,並被列為國家重點科技成果推廣項目;“防污閃塗料套用技術”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供電設備狀態維修與實踐”獲原電力部科技進步二等獎;“電力設備防污閃技術”獲原電力部科技進步三等獎;“ZRF型阻尼式兩用電容分壓器”獲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管道絕緣接頭”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HXS棒型懸式絕緣子的推廣套用”獲原電力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發表論文200餘篇。1991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6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表彰。

目錄

第1章概述1.1絕緣子和輸變電設備外絕緣1.2有關名詞術語1.3絕緣子的種類和用途1.3.1懸式絕緣子1.3.2針式絕緣子1.3.3橫擔絕緣子1.3.4電站支柱絕緣子1.3.5瓷套1.3.6套管1.4對絕緣子的使用要求1.5絕緣子的電氣特性和機械特性對輸電線路可靠性的影響1.6絕緣子的結構形狀1.6.1線路懸式絕緣子1.6.2棒形絕緣子1.7絕緣子的機械性能和電氣性能的表示方法1.8電瓷、玻璃和複合絕緣子的性能比較1.9絕緣子製造和使用技術的發展趨勢參考文獻第2章絕緣子的設計和製造2.1電瓷絕緣子2.1.1電瓷材料及其特性2.1.2盤形懸式絕緣子2.1.3棒形懸式絕緣子2.1.4針式絕緣子2.1.5瓷橫擔2.1.6支柱絕緣子2.1.7套管2.1.8直流絕緣子2.1.9金具2.1.10設計過程2.1.11設計的準備2.1.12絕緣子結構的確定2.1.13直流絕緣子的離子遷移老化問題及其防護2.1.14製造工藝2.1.15乾法等靜壓工藝2.2玻璃絕緣子2.2.1懸式玻璃絕緣子2.2.2針式玻璃絕緣子2.2.3玻璃的特性2.2.4玻璃絕緣子金具2.2.5膠裝水泥2.2.6玻璃絕緣子的設計2.2.7製造工藝2.3複合絕緣子2.3.1複合絕緣子的分類2.3.2懸式絕緣子2.3.3支柱複合絕緣子2.3.4套管2.3.5製造工藝2.3.6芯棒2.3.7傘裙護套2.3.8金具參考文獻第3章絕緣子試驗3.1概述3.2試驗的種類3.3結構與外觀檢查3.3.1瓷件的結構3.3.2瓷件的外觀質量3.3.3一般性試驗3.4電氣試驗3.4.1電氣試驗的目的與種類3.4.2工頻交流電壓試驗3.4.3衝擊電壓試驗933.4.4工頻、雷電衝擊、操作衝擊電壓試驗的各種條件3.4.5污穢試驗3.5機械試驗方法3.5.1彎曲負荷試驗3.5.2拉伸負荷試驗3.5.3扭轉破壞負荷試驗3.5.4壓縮負荷試驗3.5.5機電負荷試驗3.5.6內壓力試驗3.5.7無線電干擾試驗3.6電瓷和玻璃懸式絕緣子試驗3.6.1一般試驗要求3.6.2產品試驗3.7棒形支柱絕緣子的試驗要求3.8複合絕緣子試驗3.8.1設計試驗3.8.2型式試驗3.8.3抽樣試驗3.8.4例行試驗參考文獻第4章絕緣子的選取4.1輸變電設備外絕緣選擇的一般原則4.2絕緣子按耐污閃特性的選取方法4.2.1根據污區級別和爬電比距確定絕緣子串長的方法4.2.2污區的劃分方法4.2.3根據絕緣子的耐污閃電壓確定絕緣子串片數的方法4.3按絕緣子耐操作過電壓特性的選取方法4.4按絕緣子耐雷水平的選取方法4.5絕緣子形狀的選取4.6價格、預期壽命和運行維護的經濟技術分析參考文獻第5章絕緣子的損壞和事故原因5.1運輸安裝5.1.1瓷絕緣子、玻璃絕緣子5.1.2複合絕緣子5.2外力破壞5.3由製造質量問題引起的損壞5.3.1瓷絕緣子5.3.2玻璃絕緣子5.3.3複合絕緣子5.4零值問題5.5雷擊閃絡5.6雨閃5.7污閃5.7.1污閃的危害及發生原因5.7.2防止污閃的技術措施5.8鳥糞閃絡5.8.1產生危害的原因5.8.2防止鳥害的措施5.9複合絕緣子的脆斷問題5.9.1複合絕緣子的脆斷原因5.9.2防止複合絕緣子芯棒脆斷的技術措施5.10棒形支柱絕緣子的抗震問題5.11老化問題5.11.1瓷絕緣子的老化5.11.2鋼化玻璃絕緣子5.11.3複合絕緣子的老化參考文獻第6章線上檢測缺陷絕緣子的方法6.1懸式絕緣子的零值檢測6.1.1絕緣電阻測定法6.1.2分布電壓測定法6.1.3脈衝電流法6.1.4紅外熱像儀檢測絕緣子劣化6.1.5超音波測量法6.1.6電場法6.1.7電子光學探測法6.2棒形支柱絕緣子的斷裂問題6.2.1橫波探傷法6.2.2縱波探傷法6.2.3爬波探傷法6.3複合絕緣子的檢測方法6.3.1外觀檢查和採用噴水法6.3.2藉助於電子光學儀器進行觀察6.3.3紅外熱成像測溫6.3.4聲波測量法6.3.5電場測量法參考文獻第7章絕緣子的污穢閃絡問題7.1污閃事故的危害7.2絕緣子污閃機理7.2.1絕緣子污閃放電的特點7.2.2絕緣子污閃條件分析7.2.3衝擊電壓作用下絕緣子的污閃機理7.2.4染污放電機理問題的研究7.3污穢程度的檢測方法7.3.1測量污穢程度的目的和意義7.3.2表征污穢度的參數7.3.3等值附鹽密度的測量7.3.4污層電導率的測量7.3.5局部表面污層電導率的測量7.3.6泄漏電流的測量7.3.7污閃電壓或污閃電壓梯度的測量7.3.8污穢度參數之間的關係7.4人工污穢試驗7.4.1人工污穢實驗室及其設備7.4.2污穢試驗的步驟7.4.3污穢試驗的一般要求7.4.4鹽霧法7.4.5固體污層法7.4.6其他方法7.4.7影響人工污穢試驗結果的因素7.5自然污穢試驗7.5.1概述7.5.2試驗線路(段)或試驗架7.5.3自然污穢絕緣子的實驗室試驗7.5.4人工污穢與自然污穢試驗的等價性問題7.6防污閃措施7.6.1概述7.6.2防污型絕緣子7.6.3調爬7.6.4清掃和水沖洗7.6.5半導體釉7.6.6憎水塗料參考文獻第8章複合絕緣子技術8.1沿憎水性表面的放電現象和污閃過程8.1.1絕緣子污閃的基本過程與影響污閃電壓的各種因素8.1.2矽橡膠絕緣子污閃的基本原理8.1.3水珠引發的電暈放電8.1.4霧中受潮時的閃絡特性8.1.5濕污條件下憎水性表面閃絡機理8.1.6複合絕緣子的耐污閃性能8.2耐電蝕損和漏電起痕8.2.1直流斜面法試驗裝置及試品8.2.2直流斜面法試驗的極性效應8.2.3傘裙材料的漏電起痕及電蝕損破壞過程8.2.4漏電起痕及電蝕損破壞機理8.3人工加速老化試驗8.3.1人工加速老化試驗方法分類8.3.2試驗判據的評價8.3.3綜合評價人工加速老化試驗方法8.4防脆斷措施8.4.1芯棒脆斷機理8.4.2降低脆斷髮生機率的措施8.5金具的連線方式8.5.1引言8.5.2金具材料及其性能要求8.5.3接頭結構的分類8.6長期機械性能8.6.1複合絕緣子長期機械特性的相關曲線和標準8.6.2國內複合絕緣子的長期靜載強度蠕變曲線8.7場強分布和均壓環8.8與電瓷玻璃絕緣子的等效和互換問題8.9運行事故統計及發展方向8.9.1雷擊閃絡8.9.2鳥害與不明原因閃絡8.9.3污閃8.9.4機械強度下降8.9.5擊穿和脆斷參考文獻第9章RTV防污閃憎水長效塗料9.1材料特點和塗層特性9.1.1材料特點9.1.2塗層特性9.2套用效果9.3塗料的施塗方法9.3.1刷塗9.3.2噴塗9.4試驗方法9.5現場檢測和壽命判斷參考文獻第10章高海拔區高壓輸變電設備的外絕緣問題10.1高海拔低氣壓條件下的染污絕緣問題10.1.1國外研究概況10.1.2國內研究概況10.2各類絕緣子在高海拔、低氣壓條件下的污閃特性10.2.1幾種線路絕緣子在高海拔、低氣壓下的污閃特性10.2.2電站支柱絕緣子在高海拔、低氣壓下的污閃特性10.3高海拔區輸電線路絕緣子的選擇方法10.3.1絕緣子串長選擇方法討論10.3.2按絕緣子的爬電比距確定輸電線路絕緣子串片數的方法10.3.3根據絕緣子的耐污閃電壓校核絕緣子串片數的選取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